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分析

金玉凤

安徽省天长市人民医院骨科安徽天长239300

摘要:目的:阐述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康复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路径。结果:护理后,康复组患者疼痛评分(2.13±0.51)分、骨折愈合时间(110.25±3.06)d、生活质量(90.84±2.61)分、51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者共2例,1例为切口感染,1例为压疮,并发症发生率3.92%。共49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满意度96.08%。与对照组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应用到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疼痛、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及生活质量。

关键词:快速康复护理路径;胫腓骨骨折;生活质量;愈合时间;疼痛

前言

胫腓骨骨折患者,疼痛严重,且活动受限。经手术复位后,需长期卧床接受护理。在此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有学者指出,将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应用到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能够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并发症。本文于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中,随机选取102例作为样本,阐述了快速康复护理路径的应用方法,并观察了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收治的胫腓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与对照组。康复组患者共51例,性别:男:女=31:20。年龄最高64岁,最低16岁,平均(38.41±3.95)岁。对照组患者共51例,性别:男:女=30:21。年龄最高68岁,最低17岁,平均(38.45±4.56)岁。两组患者可对比(p>0.05)。

1.2纳入标准

(1)患者需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术治疗。(2)患者均需无手术治疗禁忌症。(3)患者均处于术后康复阶段。(4)患者无意识及精神异常。(5)患者知情同意。

1.3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并发症预防、病情监测等。康复组实施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给予疼痛护理、早期功能锻炼及体位护理。在减缓疼痛的基础上,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通过早期功能锻炼,促进骨折愈合。通过体位护理,降低骨筋膜综合征、下肢深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发生率,促进病情康复。

1.4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包括疼痛评分(术后3d)、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随访观察)、生活质量评分(术后3个月时评分)3项指标。疼痛采用VAS量表评分,生活质量采用SF-36量表评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及满意度。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视为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各项评分

护理后,康复组患者疼痛评分(2.13±0.51)分、骨折愈合时间(110.25±3.06)d、生活质量(90.84±2.61)分。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4.51±0.57)分、骨折愈合时间(184.66±3.70)d、生活质量(82.84±3.88)分。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护理安全性及满意度

康复组51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者共2例,1例为切口感染,1例为压疮,并发症发生率3.92%。共49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满意度96.08%。对照组51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者共5例,3例为切口感染,1例为压疮,1例为下肢深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9.80%。共43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满意度84.31%。两组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论

影响胫腓骨骨折患者康复的因素,与疼痛、锻炼情况,以及体位有关。根据快速康复护理路径的要求,护理人员应在分析康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出发,对患者加以护理,以缩短康复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1]。具体而言,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胫腓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应用优势如下:(1)疼痛护理:胫腓骨骨折术后,患者均伴随强烈的疼痛。长此以往,将导致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导致其治疗信心减弱,对病情的康复不利。对此,护理人员应采用VAS量表,对其患者的疼痛情况进行评分。针对轻度疼痛者,为其播放轻音乐,或转移其注意力,既可缓解疼痛。针对疼痛严重,且不断加重者,应首先排除骨筋膜综合征的可能。(2)早期功能锻炼:术后早期,护理人员应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术后1d时,患者多无法自主活动[2]。此时,可辅助患者被动活动患肢,并指导患者有效咳嗽,促进痰液排出,预防肺部感染。待术后4d--5d,患者可自主活动时。护理人员则可指导患者下床活动。嘱其在双拐的辅助下逐渐站起,不断延长站立时间,促进病情康复。术后3m,可指导患者进行负重训练,促进患肢功能恢复。(3)体位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嘱患者避免将患肢过度屈曲或伸直,可于膝关节下垫软垫,使膝关节屈曲5°--20°,提高体位的舒适度及合理性。术后,如患者肢体肿胀,则可将患肢抬高15°左右,减少躯体应激反应,提高体位的舒适度。本文研究发现,采用上述方法护理后,本组胫腓骨骨折患者疼痛评分(2.13±0.51)分、骨折愈合时间(110.25±3.06)d、生活质量(90.84±2.61)分。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患者的疼痛程度更轻、生活质量更高,骨折愈合时间更短,优势显著。本组51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者共2例,1例为切口感染,1例为压疮,并发症发生率3.92%。共49例患者对护理满意,满意度96.08%。与常规护理方法相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在提高护理安全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将快速康复护理路径,应用到胫腓骨骨折患者的护理中,可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减轻疼痛、提高护理的安全性及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崔丽丽.对行骨外固定支架固定术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探析[J/OL].双足与保健:2018,05(02):185-186.

[2]叶华青.延续性护理联合交锁髓内钉固定对胫腓骨骨折患者的骨折愈合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8):168-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