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珠海竹洲水乡水利风景区规划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珠海竹洲水乡水利风景区规划研究

李沛权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广东珠海519000

摘要:本文以珠海竹洲水乡水利风景区为例,探索生态文明视角的水利风景区规划,提出生态文明视角下水利风景区的规划原则与空间布局思路。

关键词:生态文明;水利风景区;竹洲水乡;规划研究

一、背景概况

我国的城市文明发展正处于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过渡阶段,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统筹推进,并特别强调要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领域与全过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

珠海市竹洲水乡水利风景区地处珠海市斗门生态农业园,毗邻港澳,拥有山水田园、古村镶嵌、小桥流水的水乡特色,水利旅游资源类型丰富多样,堤、湖、山、河相映生辉,山水风光、历史文化、田园景色完美融合,景点丰富,生态风貌质朴多样,大沙田水乡风光旖旎,竹篙岭自然保护区景色宜人,世界最大人工连片种植水松林宛如海上绿舟,是西江的桥头堡、港澳的后花园。

图1地理区位:世界级城市群中的绿洲

二、生态文明视角下的规划原则

(1)严守生态底线,做好功能分区

自然环境和生态格局是水利风景区的重要资源,应采用反规划理念,以蓝绿系统为生态本底,通过功能分区优先强化基本农田和水源保护地保护,严格控制保护区内的建设活动。

(2)融入地域文化,突出地方特色

竹洲水乡以水为名,水乡特色鲜明,岭南文化突出;规划要突出“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探求本地人文底蕴,对地域文化进行充分地挖掘与发扬,避免千篇一律的发展模式,走出竹洲水乡符合自身特色的发展路径。

(3)重视产业联动,完善服务配套

乡村发展不同于城市,需要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对乡村望山见水的生态本底的保护,因此产业联动尤为重要。通过一产三产联动,保护乡村传统农渔业的同时,完善旅游服务设施配套,既能顺应城市人回归乡村的渴望,又能实现乡村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多赢局面。

(4)挖掘特色主题,实现区域互补

竹洲水乡是重要的水源保护地,不仅有其生态意义,更有其文化渊源。规划与发展需着眼于这一独特优势,在水利旅游方面充分发挥本地特色,开发以水为主题的多层次多样化的旅游项目,建设集观光、体验、休闲、教育为一体的水利旅游风景区,同时可避免与其他风景区趋同发展。

三、珠海竹洲水乡水利风景区规划方案

(一)SWOT分析

图2珠海竹洲水乡水利风景区发展SWOT分析

(二)发展定位

建设成为具有示范意义的集水利旅游、水源保护、水文化科普、爱国主义教育、文化体验等为一体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形成以生态旅游为核心,融合水松林湿地生态游览园、水岸景观带、现代农业园、休闲度假、健康养生为一体的乡村生态休闲示范区。

(三)空间布局规划

立足竹洲水乡水利风景区地理区位、土地资源、旅游资源、农业资源和交通条件等自身禀赋,以建设水生态文明为着眼点,规划构建“蓝网绿底、三心领航、两轴齐发、六区协同”的空间结构。

图3珠海竹洲水乡水利风景区空间布局规划

(1)蓝网绿底

坚持生态优先原则,构建以磨刀门水道、螺洲河水道、竹银水库等河涌水渠为蓝网,以竹蒿岭、竹洲山等山体和基本农田为绿底的生态本底系统,切实保护生态环境,展示水乡水利风景区生态特色。

(2)三心领航

打造坝下旅游服务中心、六乡墟镇综合服务中心和办冲入口服务中心三个中心,通过三个中心的功能互补,引领竹洲水乡水利风景区可持续发展。

(3)两轴齐发

包括东西向的六乡大道发展轴和南北向的虾山-南澳-孖湾-丰洲发展轴。

(4)六区协同

按照主导功能的不同,打造核心服务区、水乡休闲体验区、生态旅游小镇中心服务区、科普宣教体验区和水源生态保护与修复区六大旅游功能区。

表1珠海竹洲水乡水利风景区旅游功能分区规划

图4珠海竹洲水乡水利风景区旅游功能分区与重点项目规划图

(四)游线组织规划

根据竹洲水乡旅游资源和项目开发,按照不同主题布置五大旅游路线,分别为农业体验线、滨水游览线、森林疗养线、特色文化线和乡村骑行线。

表2珠海竹洲水乡水利风景区游线组织规划

结语:

在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过程中,应从生态文明视角对其进行合理的规划,在强化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同时,保护自然基底并维持生态平衡。将现状景点串联成线,整合优化景观资源,将当地农业文化、水乡文化与自然保护区、水利科普等优势资源通过规划设计向游人展现。

参考文献:

[1]林文君,李美秀.宁德市蕉城区水利风景区旅游解说系统规划研究[J].宁德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5(04):29-32+36.

[2]许飞进,余彦彬.以“人水”、“村水”和谐为主题的水利风景区规划理论研究——以江西乐平市翠平湖水利风景区为例[J].南昌工程学院学报,2018,37(02):1132-1137.

[3]胡奔,马云,单鹏飞.基于水文化的巴城湖水利风景区规划探析[J].水生态学杂志,2018,39(02):1141-1147.

[4]马云,单鹏飞,董红燕.水文化传承视域下城市水利风景区规划探析[J].规划师,2017,33(02):104-109.

[5]李金玲.基于红色文化的灌区型水利风景区规划设计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