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睡眠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1-11
/ 1

肝硬化患者睡眠影响因素分析与护理

陈芳

陈芳(芜湖市中医医院消化内科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了解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获取详细的临床资料,分析影响睡眠的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09月入住我科的10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李建明[2]等编制的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及自制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结果肝硬化患者SRSS自评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及时分析影响睡眠的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肝硬化患者睡眠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1-0261-01

睡眠不足影响患者的情绪、精神和体力恢复及疾病的康复,从而加重病情,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感染的可能性,甚至影响疾病的恢复[1]。肝硬化住院患者作为特殊人群更需要有充足的睡眠。所以,了解肝硬化住院患者的睡眠质量,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09月入住我科的102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5名,女47名,均无语言及智力障碍,愿意合作本次调查。本组居住病房环境、条件、温度和光线无差异。

1.2方法

1.2.1采用李建明[2]等编制的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及自制影响睡眠因素调查表。SRSS由10个睡眠评分因子组成,均为5级评分(1~5分),大于等于23分为失眠,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调查表为自行设计,形式为多选题,分别为:①舒适感改变;②外界影响;③心理因素;④家庭和社会因素;⑤经济因素;⑥疾病症状影响;⑦睡眠节律紊乱;⑧环境改变等。

1.2.2调查方法由经过培训的护士按指导语要求请患者回答,发卷后当场回答并回收。

1.2.3统计学方法将所有资料输入SPSS10.0统计软件中,采用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肝硬化患者SRSS自评分与常模比较见下表。

项目常模(n=13273)肝硬化患者(n=102)P值

睡眠不足2.80±0.873.45±1.002<0.01

睡眠质量2.33±0.813.28±1.32<0.01

觉醒不足2.43±1.072.83±0.98<0.01

睡眠时间2.00±1.013.46±1.32<0.01

入睡困难2.00±1.063.33±1.16<0.01

睡眠不稳2.30±0.632.95±1.30<0.01

早醒1.98±0.983.01±1.42<0.01

恶梦夜惊2.07±1.112.82±0.88<0.01

服药情况1.24±0.642.31±0.98<0.01

失眠后反应2.96±1.453.62±1.34<0.01

总分22.14±5.4826.07±4.83<0.01

3肝硬化患者睡眠影响因素影响肝硬化患者睡眠的主要因素依次为:①疾病症状影响(44.70%);

②外界影响(如其他患者、陪护、医护人员的影响及噪音干扰,占37.03%);

③心理因素(如自卑,孤独,抑郁,对经济状况和预后的担忧,占34.0l%);④受多种因素影响:本组有78例患者提出3项以上的因素。其中疾病症状又以多尿(20.31%)、腹胀(6.74%)及皮肤瘙痒(14.73%)为主。

4护理

4.1创造出良好的睡眠环境向患者详细介绍住院环境,消除其陌生感,同时保持病房适宜的温湿度。加强病区管理,将噪声控制到最低限度。

4.2减少疾病症状影响对于腹胀患者,应鼓励进食顺气食物,睡前2h避免进食,限制饮水量等。皮肤瘙痒多是由于胆盐淤积皮下刺激皮肤感受器所致,使用我院中药制剂中草药疗效液喷抹于患处,可在一定时间内有效缓解瘙痒,促进睡眠。

4.3排除药物干扰护士应该积极参与肝硬化患者的医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4.4指导睡前卫生保健,改善睡眠质量指导患者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

4.5镇静剂的应用失眠严重者遵医嘱给药。给药时间应根据患者就寝时间和药物生效时间而定。

4.6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肝硬化患者由于病程长,迁延反复,容易出现悲观,烦躁,失望,紧张等心理。护士可以向患者介绍相关的疾病知识,列举一些成功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尽早重返社会的信心。

5小结

睡眠障碍可对肝硬化患者的身心造成不可逆性的损害,影响疾病的康复,同时也增加了医疗负担。因此,应细心观察,及时分析影响睡眠的因素,采取切实有效的护理措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克芳,李绍忱,冯美丽.在基础护理中增加睡眠评估的讨论[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58.

[2]李建明,尹素凤,段建勋,等.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3):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