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美术课堂教学的提升创造条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5-15
/ 1

为美术课堂教学的提升创造条件

和志忠

和志忠

(西宁市第二十一中学,青海西宁810005)

美术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以美术知识技能为桥梁进行的心灵沟通。对于美术教师来说,课堂教学是创造的平台,教学方法是创造的手段,学生的成才则是创造的成果。二期课改的教学理念为美术教师的这种创造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抓住机遇,树立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教学理念,会使这种创造更加灿烂辉煌。

一、观念是行动的灵魂

上海师大美术学院副院长王大根教授说:“观念是行动的灵魂,首要任务就是改革旧的教育观念,确立起体现素质教育精神的教育观念。当前,课改成效的大小并不在与教师美术知识技能水平,教学能力的高低,而取决于教师的观念和对新课程的理解。”教育的本质就是开发人才资源,从知识本体转向人本体,促进人全面健康的发展,使之符合教育规律,学校要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前提,使学生获得社会化统一性发展,个性化多样性发展,让每个学生选择一份富有个性的课程,给每个学生创造一片充分发展的时空,使每个学生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要转变观念,教师不但是课程实施者、更应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要树立现代教育理念,在培养目标上,从重育才向重育人转变;在教学目的上,从重传授知识向重培养能力转变;在教学内容上,从繁、难、偏、旧向精、宽、综、新转变;在师生角色上,从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转变;在教学模式上,从刚性向弹性转变;在教学方法上,从单向性、封闭性向互动性、开放性转变;在考试内容上,从考记性知识向考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转变,用现代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二、加强学习、更新观念

开展课程改革实验,必须首先加强学习,在转变教育观念上狠下功夫,方能取得成效。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和课程改革实验,确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习观,把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教学工作本身很复杂,因而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总结与思考。教学的新知识、新技能和新策略有多种多样的来源———来源于研究,来源于新教材和新手段,来源于对教学的自我总结,来源于对课堂的学习情况的思考等。教师要不断地考虑如何来充实自己的教与学的知识库,并且为增加这方面的知识做出不懈努力。要善于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反馈,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和学习风格,并不断提高这种能力。善于运用教学日志、研究小组和个人教学心得记录、同事建议等作为自我评价和总结的手段、方法和策略,不断提高自我总结和反思教学的水平。

三、追寻人本,求得自身发展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关系,教师不是万能的上帝,不可能无所不知。教师在教学中只是一个协调人,其作用是为学生的学习尽可能的提供资源,营造积极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健康、和谐的发展。

知识技能目标的设置是课堂教学效率的达成和检验的标尺,一堂美术课,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思考与自主学习的机会,才能使学生更多的锻炼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更多地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发现新的知识,体验成功,主动地投入学习。如上海市宜川中学教师孙家祥讲授的《点击服饰时尚、体验服饰之美》这堂课,显示了教师对教学常态的关注。其可贵之处在于它的平常和自然,在讨论对话式的教学形式中,学习主题随着问题的展开环环递进,平实甚至带有拉家常的对话,为学生营造了一个亲切愉快的学习氛围;在精心的预置和课堂随机的生成之间,教师巧妙地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情感,使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得到真实的流露和发挥。正如孙老师在说课中提到的:“让学生学一点知识、拓展一点视野。”过高的知识技能目标是空话,过低的目标缺少学习兴趣和动力,只有符合学生认识规律、贴近学生生活和学习实际的目标,才能把知识学得扎扎实实。王大根教授说:“上好课,未必因为他有多渊博的学识或高超的美术技能,更取决于老师先进的理念,教学的智慧,发现的意识和研究的能力,是看老师是如何按照新的理念设计并组织民主而多开放的教学,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是指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堂(协助老师)教学,包括教学方案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设计及课堂的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效果的评价等。

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要切实树立起为学生服务、对学生负责、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观念和意识,努力实现由单纯的教育者向教育者与服务者的角色转变。充分利用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这一契机,强化学习,转变理念,尽快适应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要当好一名称职的美术教师要拿好三支笔:粉笔———上好课;钢笔———搞好科研;画笔———展示自己的艺术追求。用三支笔描述完美的专业化发展道路,追求卓越的美术教育生涯,为美术课堂教学的提升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