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肠疾病术后疼痛372例中医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肛肠疾病术后疼痛372例中医护理体会

杨洋1,2

(1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2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肛肠科;江苏南京210028)

【摘要】目的: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中医护理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择在我科治疗的372例肛肠疾病患者术后采用中医护理方法,辩证施护,综合应用中药熏洗法、中药坐浴法、耳压法、针刺法、艾熏法、穴位疗法等中医特色护理操作。结果:在术后缓解疼痛方面,中医护理方法具有较好的疗效。结论:综合应用各种中医护理方法,在缓解肛肠疾病术后患者的疼痛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关键词】肛肠疾病;术后疼痛;中医护理

【中图分类号】R248.2【文献标识码】B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肛肠疾病的发病率呈急剧增多趋势。手术作为肛肠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已普遍应用于临床。而各种肛肠疾病术后发生疼痛是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肛肠疾病手术后疼痛不仅严重影响着肛门病患者术后康复和生活质量,并且已成为困扰患者是否选择手术治疗的首要问题。我科对肛肠疾病术后患者采用多种中医护理方法应用于肛肠疾病术后疼痛,辩证施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选择2016年8月2017年8月肛肠疾病患者372例,男239例,女133例,年龄20~78岁,其中炎性外痔47例,血栓性外痔44例,混合痔75例,肛周脓肿102例,肛裂68例,肛瘘36例。

2护理方法

2.1调情志

中医学注重情志变化对疾病的影响。手术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恐惧不安,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抑郁。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仔细洞察患者的心理,进行细致的情志护理。术前护士态度要和蔼,耐心细致地向患者介绍术后可能出现的疼痛,让患者在心理上对疼痛有所预知,建立应对疼痛的心理对策,使患者树立治疗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取得患者的信任与配合,术后定时询问患者自身疼痛的评估,做好解释工作,积极改变患者的心理状态,使患者产生安全感并采用松弛和意想干预疗法[1],即应用某种身体活动如节律性呼吸或者有规律的按顺序使肌肉紧张和松弛,以达到减轻或减少环境刺激、情绪紧张和疼痛的感觉之目的。

2.2调饮食

术后因伤口疼痛,患者畏惧排便,大多患者纳食不馨,久而脾胃受损,脾失健运,影响脾胃受纳功能。在护理过程中,应将饮食对伤口愈合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并依据患者的体质与饮食的禁忌进行对证调理。首先应根据“痔者乃素积湿热”、“热者寒之”、“痔以凉血为主”的辨证施治理论[2,3],在补充营养和饮食调理方面,应以清热凉血为主,选用偏寒凉之食品,如香蕉、芹菜、马齿苋、菠菜等,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对于气血虚为主的患者,应选用温性滋补饮食,如大枣、鸡肉、鲫鱼、猪肉等。其次,为避免大便干结,排便时痛苦增加,应忌肥甘厚味,减少便秘的发生,因肥甘厚味易致湿热痰浊内生、气血壅滞,加重便秘。术后饮食调理得当,可使大便通畅,气血充足,有利创面愈合。

2.3中医特色护理操作

2.3.1中药熏洗法中药熏洗法:是以药物加水煮沸或散剂开水冲泡,先熏后洗再坐浴的一种中医外治法。本院通常会采用消肿止痛熏洗方法,利用中药熏洗机一键操作,方法是科室特制的中药400ml加入机器内加热,3~5min后温度达25℃,有蒸汽出现,开始坐浴熏洗,1~2次/d,每次20min,无痛苦操作,促进创面愈合。熏洗一般在术后第2天晨开始进行,熏洗前对患者的体温、血压以及脉搏进行测量,并嘱咐患者排空大小便,对外阴及肛门进行清洁,以提高药效,控制好药物的浓度以及温度,防止水温太低患者感觉不适.或者是水温太高烫伤患者皮肤,在熏洗的过程中,及时的了解患者的生理和心理的感受,如出现不正常情况,应立即停止熏洗,并及时报告给医生进行处理,熏洗之后,为了避免患者受凉感冒,应在室内待一段时间,不能立即外出;女患者在月经期、妊娠期以及产褥期应禁止熏洗;在每次熏洗完毕之后.要用柔软干净的毛巾擦干患部,并用消毒纱布覆盖;熏洗仪应专人专用,定期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避免交叉感染。

2.3.2中药坐浴法用自制消炎洗剂坐浴,将诸药混合,加水2500ml,武火煮沸,文火煎至2000ml,用纱布过滤,待药液的温度约45℃-60℃时,即可进行坐浴治疗,坐浴时应做到边坐浴边做提肛运动,这样可使肛门括约肌松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水肿消失从而减轻疼痛,每次10-15min,1-2次/d[4,5]。

2.3.3耳压法传统医学认为耳为宗脉所聚,体内外病变均可在耳廓出现反应点[6]。按压神门穴可镇静安神、消炎止痛。交感、皮质下两耳穴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兴奋大脑皮质,通过经络传导解痉止痛,且无任何副作用。方法:耳廓表面经酒精常规消毒待干,将王不留行籽贴敷于0.5cmx0.5cm大小医用胶布中央,用镊子挟住贴敷在选用的耳穴上,直至患者有明显的酸胀感,每侧耳廓贴压,取4-5个穴位即可,取穴以肺、大肠、肛门、直肠下段、枕、神门、皮质下为主。术后当日按压,每次每穴30-60s,可每30min按压1次(睡眠除外)。

2.3.4针刺法痔、瘘手术后气血运行不畅,经络瘀阻,治宜疏通经络。肛门为督脉所主、针刺能通督脉之气,故能止痛,而且是止痛等诸多方式中最简单并且容易实施的,患者的副作用相对较少,通常会采用针刺取穴对患者进行根本性的治疗,可用针刺取穴:长强、足三里、承山、神门、白环俞。方法:常规消毒皮肤后,用华佗牌0.35mm×0.40mm毫针数枚,得气后配用6805型电针治疗仪,给予电针治疗30min,每日一次。

2.3.5艾熏法艾熏法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创面,并借助热力作用刺激肛门局部皮肤,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降低炎性区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利于药物吸收,减轻痔疮术后疼痛。方法:中药外用熏洗后点燃艾条,艾条置于距肛门局部皮肤3cm左右,根据患者感觉可前后微微移动,或予以雀啄方式一上一下,保持肛门局部皮肤温热感为宜。

2.3.6穴位疗法穴位疗法的镇痛作用在历代中医文献中早有记载。方法:双手拇指同时按压双侧合谷、三阴交、足三里穴位,每个穴位按压1min。

所有的中医护理操作都是由一名固定护理人员实施,其方法按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严格实施[2]。

3.讨论

疼痛是肛肠疾病术后患者最常见、最突出的症状,往往影响到术后康复治疗。临床上可针对疼痛的情况酌情应用镇痛药物治疗,但毒副作用不可避免,综合应用各种中医护理技术,辩证施护,在缓解肛肠疾病术后患者的疼痛方面具有很好的效果,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黎红,何华.癌症疼痛的评估及护理对象.中华护理杂志.2000,35(8):489-490.

[2]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常规技术操作规程[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90-193.

[3]马丽琳.中医护理对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影响[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09):225.

[4]万云芬.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中医治疗及其护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02):48-49.

[5]康黎,杨淑华,卿艳萍,等.降低肛肠疾病病人术后疼痛评分分值的品管圈实践[J].全科护理,2017,15(36):4558-4560.

[6]廖华蔚.耳穴埋籽联合穴位贴敷缓解肛肠疾病术后疼痛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4):124-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