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析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

邱志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呼和浩特供电局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0)

摘要:电力系统发展进程是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而发展的,城镇化程度越高,对电力调控能力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在充分阐述我国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状况,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期对提高当前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性给予一些建议。

关键词: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

电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之一,电力系统的建设和运行不仅会影响各领域经济的发展,还直接关系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了解电力调控运行管理工作的内容及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电力畅通稳定,是电力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1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性

1.1有利于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

电力系统的组成结构十分复杂,规模庞大,同时,输电线路的电压也有一定的区别,因此,电力网络具有复杂程度较高的特征,只有通过有效的调控措施才能够保障电能输送质量。在电力系统发电过程中,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电能输送,保障电力用户正常用电,但是,为了保障发电机组以及电力网的正常运行,必须加强电力调控管理。近年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电力调度运行系统以及电力监督运行系统正在逐渐朝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电网数据信息传输效率不断提升,电能质量也越来越高,在保障电网安全运行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2有利于提高电力网供电质量

新时期,我国电网建设力度不断增加,电网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与此同时,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供电质量管理和控制难度越来越大,对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障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这样才能够确保电力用户用电稳定性。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如果出现操作失误问题,则会造成停电故障问题,从而对电力用户正常用电造成不良影响,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造成人员伤亡问题,对此,必须加强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管理,避免出现电力事故。

2当前电力调控运行系统安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缺乏专业的技术型人员

国内电力系统在调控系统的研发方面,已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针对目前电力调控系统中的人力资源状况来看,对专业型的技术人才的需求仍旧非常迫切。人才缺失已经成为阻碍电力调控系统发展的因素之一。没有优秀的专业型人才,电力调控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工作就不能正常开展,系统运行效率大大降低,安全保障无法实现。

2.2管理体系不完善

由于电力调控系统的不断创新升级,体现出更多的优势,例如运行周期比以往的调控系统的运行周期缩短了很多。但是工作人员对新式的运行系统要有一个了解阶段,才能更好的进行运作,管理经验的缺乏使调控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得不到充分的保障。

2.3电力调控系统管理意识淡薄

现行的电力调控运行系统过于重视应用性,而忽略了系统的管理工作。从事电力调控系统的工作人员,管理意识薄弱,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缺乏应对系统问题的专业素养,一旦系统运行中出现事故,通常做法是把责任推卸给厂家,不能自己解决问题。

3电力调控运行的完善的措施

3.1优化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

3.1.1主站与变电站

根据自动化系统的要求,调度自动化系统主站要根据具体的功能、构成、技术指标等多项指标进行全面升级,这样才能保证实现电力系统的远距离操作和数据信息的及时传送。变电站调度要实现自动化,首先对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然后再和调度中心获得的信息进行对比应用,才能和和优化后的电力系统相匹配。

3.1.2主干网网络拓扑结构

在环状结构为主体构架下,要先对系统中中心节点的重要数据进行配置,再和另外的系统进行衔接,这样得到的系统网络就可以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转。

3.1.3网络框架

工作站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网络媒介。设置远程工作站之前,要先进行网络连接,也就是以网络框架为基础,利用网卡或者集线器和网络进行连接。如果工作站的位置过于分散,所采用的组网方式必然要考虑到距离问题。例如,当网络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受到削弱,数据容易泄露等情形,系统安全就会存在很大的威胁。因此,在建设电力调控系统网络框架前,要对面临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以实践中的运行状况为基础,采取适合的构建形式,采用相应的解决措施,才能实现系统网络的正常连接,提高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监控运行系统的优化

3.2.1实时监控和数据录入

监控自动化的前提条件是要密切关注电网系统中的各种实时数据的录入,通过网络智能化管理,使系统能够在网络系统的控制下,实现自主工作。监控系统的自动化不仅可以节省人力,而且还能最大程度的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监控系统主要包括仪表控制、数据采集等,这些设备是进行自动化监控的物质条件。如果发生紧急事件,监控系统会自动报警,调度人员在收到报警信息后,能够根据信号等级进行事故的智能化处理。

3.2.2PLC和电能监控

传统采集电度量数据的方式是采用电压脉冲导入监控系统来完成的,但是这种形式存在一定的限制,电度量必须是初始值,而要进行初始值的设置,不仅增加了工作量,而且还不能保证电度量数值的准确性。因此,采用PLC和电能监控手段,在保证电度表值准确性的同时,还可以保证监控系统的自主运行,即保证了整个监控系统共享信息,而且还可以实现实时的通信功能,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

3.3强化对电力调控运行的操作管理

为了提高电网运行的质量,尽可能地减少电力调控中设备的安全隐患,电力调控应该严格贯彻我国国家颁布的各种规章制度与标准,不断提高电力调控人员的安全意识,调节变电站主要调控室内的室温,保证配电过程中继电保护装置的可靠、稳定、安全工作。

3.4监控数据分析

监控数据分析是确保设备安全高效运行的重要手段,国网电力充分依托计算机系统,开展全电压等级监控数据分析工作。开展多维度分析和图形化展示;基于系统新功能模块,评估设备运行状态,探索开展设备状态预警,研判设备缺陷发展趋势,提早发现并消除隐蔽缺陷,有效降低了方式调整及现场作业的安全风险。通过持续完善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的功能,电网运行调度和控制的智能化、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驾驭电网运行的能力进一步增强。逐渐实现了省地县调控工作同质化,全面提升调控系统整体管理水平。

3.5加强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人员作为电力系统中重要的能动因素,人员的素质尤为重要,加强电力调控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从多方面提高整体素质,提高电力调控的安全性,不断实现电能的运输稳定,从电力调控的监控以及电力调控的人员素质进行,提升综合素质;加强技术和知识的培训,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工作人员意识上的培训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提高工作人员责任意识,对电力系统调度的管理制度进行动态的完善,尽可能的避免可能出现的损失和事故,从人员上保障电力调控工作的有序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能是十分重要的能源,在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如今,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压力逐渐增加,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由于受到环境因素、外力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安全问题,对此,应该优化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提升电力系统调控检修水平,同时还应该积极改进电力监控运行系统,这样才能够有效保障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安全运行,提高电力工程建设效益。

参考文献

[1]陈长清,李永康.基于图形平台的电网调度运行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2(6).

[2]黄卓斌.浅谈电力调控运行系统的优化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21(16):104~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