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6-16
/ 2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

王文清

山东淄博万杰肿瘤医院妇产科山东淄博255213

[摘要]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150例产妇,均为单胎、初产、健康的产妇。按护理模式不同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75例,给予传统的新生儿护理模式),观察组(75例,给予新生儿母婴床旁护理)。比较两组产妇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对母婴床旁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沐浴、抚触、臀部以及脐部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哺乳技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护理态度、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技术满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护理效果显著,可提高产妇的护理技能掌握程度,改善其对该护理模式满意度,值得应用推广。

[关键词]母婴床旁护理;护理模式;产科护理

由不同的护士对新生儿进行产科护理,这种传统的护理模式均在婴儿洗澡间以及治疗室集中完成,该模式的母婴护理常会造成交叉感染[1]。对产妇及新生儿在产妇的床旁进行的护理为母婴床旁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也是当前主要的护理模式[2]。本研究旨在进一步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应用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150例产妇,按护理模式不同将所有产妇分为对照组(75例),观察组(75例)。对照组年龄21-42岁,平均(26.83±3.01)岁;孕周36-41周,平均(40.03±0.04)周;住院时间3-9d,平均(5.10±2.71)d;观察组年龄21-43岁,平均(26.74±4.12)岁;孕周35-41周,平均(40.03±0.11)周;住院时间3-8d,平均(5.06±1.94)d。比较两组的年龄、孕周、住院时间等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新生儿护理模式,内容:脐带消毒、沐浴以及抚触,说明关于照顾婴儿等相关知识。观察组给予新生儿母婴床旁护理,由素质高、经验丰富的高级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的护理。母婴同室,在产妇的床旁完成新生儿的脐带消毒、沐浴以及抚触等所有护理,护理人员还需要对产妇详细说明进行顺产与剖腹产的产后护理,指导产妇进行健康的饮食及活动,另外还应指导产妇哺乳时的注意事项、如何进行新生儿预防接种、排查疾病等操作,全面介绍新生儿洗澡方法、免疫保护以及保暖等知识。家属与产妇在护理人员讲解时,建议学习操作,确保家属与产妇能正确地完成所有护理。

1.4评价指标利用问卷调查对产妇进行相应的护理模式评价。评价指标:①比较两组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出院前考核产妇新生儿的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考核内容:哺乳、沐浴、抚触、臀部以及脐带护理共5项[3]。每项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说明产妇对该项的掌握情况越好;②比较两组对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包括:护理人员的态度、护理技术以及健康教育的3项,每项分为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技能掌握观察组产妇沐浴、抚触、臀部以及脐部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哺乳技能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满意度观察组对护理态度、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技术满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中所有的护理在产妇床旁进行,卫生、安全,母婴共室可以促进新生儿对母亲更早的熟悉,提高产妇对婴儿的安全和保护意识[4-5]。而传统模式的护理将产妇和婴儿分开,婴儿被置于公用的空间进行护理,容易产生细菌感染等,不利于婴儿健康。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以提供产妇准确地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指导产妇进行产后恢复、新生儿预防接种、排查疾病等。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中产妇如有某项技能不熟练,相应的护理人员会给予严格的训练,指导产妇实施正确的新生儿护理。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哺乳、沐浴、抚触、臀部及脐部护理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态度、技术及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表明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护理效果显著,产妇的技能掌握情况很好,产妇对母婴床旁护理的满意度高。

综上所述,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的护理效果显著,利于增强产妇相关技能,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代宗琴.临床护理健康指导在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2):196-197.

[2]沈丽青,陈婷婷.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2):354-355.

[3]吴丽娜.母婴床旁护理对初产妇的新生儿护理能力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7):1206-1208.

[4]李广隽.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模式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17):2512-2516.

[5]朱利娜,王养娥.母婴床旁护理与传统护理模式效果评价[J].西部中医药,2015,28(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