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如何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许立平

许立平浙江省义乌市青口小学322000

【摘要】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对于不同学科来说,有基本一致的核心素养,也有有所不同的核心素养,根据哲学上的观点来说,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能有效培养他们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提高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更充分发挥他们积极向上、乐观实践的精神。信息技术和生活的关联性比较强,教学需要做到课上课下结合,全面激发和培养,并巩固和维护学生的信息素养,奠定信息技术学习基础。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经验,浅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素养;小学生;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8-182-02

前言

培养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很多教师都感觉到头疼,并认为课堂教学难以和课堂目标融合在一起,总是会出现偏离,导致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得不到实现或是不能完全实现,学生对信息技术认识不够深刻,只限于教师教学层面,不理解其现实意义。即便家里有电脑。也往往只是去玩游戏、看视频等。很多教师怀疑过这些教学目标的合理性,认为脱离了教学实践,但从培养方向上来讲,这些目标的确立是科学的,它基本指导教学方向,提供教学思路。教师不是去照搬这些目标,严守这些目标,而是灵活一些、简单一些、积极一些,这样才能让学生信息技术的学习更加贴合实际。培养信息技术核心素养,首先要了解有哪些素养、如何从学生的角度正确切入,如何实现效果巩固等等,下面笔者一一介绍。

一、什么是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核心素养,信息技术的核心素养自然要突出“信息二字”,它的层次包括非常广泛,在小学生的层面,基本的素养如下:

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因为它决定了信息素养的高低和强弱,更决定了学生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如果遇到一个问题,不能想到用信息技术来解决,就会受困与学习中,难以突破信息技术的藩篱。信息素养也是对信息问题的敏感度,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可以理解信息,传递信息,保证他人理解信息等。自己不仅可以作为信息的产生者,也能做传递者,更能成为吸收者。

2.信息能力。有了信息意识,还需要具备信息能力,否则无法将自己的意识付诸于实践。信息能力要求善于发现信息、捕捉信息,更要去利用信息,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不一样的信息技术,选择合适的技术和工具,同时采用合适的途径来完成。信息能力包括信息知识、技术以及工具等,善于去理解这些知识,收集资源,自主地练习信息技术水平,都是对信息能力的要求。并且在应用方面,会选择最佳途径,达到最高效率。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善加引导,帮助学生发现信息技术的使用规律。

3.信息道德。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就证明它是公认的,是大家共同形成的一种社会契约。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对信息技术任意使用,会造成混乱,侵犯人类的隐私权、知识产权等等。信息道德要从小开始培养,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特别是一些网络道德,教师要真正做到言传身教,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信息伦理观,保护自己和他人。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1.提高核心素养,首先要培养信息意识。

在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使用意识,遇到问题能想到用信息技术来解决。教师主要可以从两个方向来培养信息意识,一方面可以从知识的学习出发。例如三年级学习画图软件时,要求学生制作一个学校的地图,并且将自己认为重要的建筑物画在这幅图中。或者是让任务变得更加有趣一些,让学生藏一个自己认为的“宝贝”在校园里,然后再制作一张“藏宝图”,让其他小伙伴去找。这样学生绘制地图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而且能够练习到计算机绘画功能,学到课堂所学习知识。另一方面,可以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学会综合利用信息技术来解决问题。例如学生想要做一期黑板报,那么信息的设计和收集都是比较复杂的过程,学生在此之前可能会更加倾向于拿一张纸,然后在上面画出个草稿,可是这样不仅可能会使用很多纸张,而且不容易修改,花费时间也比较长。培养学生基本的信息意识,就能能够让学生联想到使用计算机,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的画图、WORD等软件功能来搜集、整理和安排材料,基本成型之后再进行黑板画的创作。这样学生完成了基本的“从网上查找图片,进行作品赏析和设计”的信息技术的学习要求。而且提高了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有利于进一步深入的学习。信息技术的培养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多提出和假设一些生活问题,由学生尝试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来予以解决,这样能增加客观使用信息技术的机会,自然增加信息意识。而且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也容易获得学习启发,进一步培养其他的信息素养。

2.提高核心素养,需要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能力。

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因此在使用时要“见仁见智”。例如拓展课教学excle软件时,有的孩子会熟练使用excle来计算和统计,而有的孩子操作比较慢,导致认为还不如使用计算器来得快。所以信息技术学习是一个过程,教师需要循序善诱,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来一步步地优化自己的信息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将重点的范例在课堂上做讲解,形成“操作定向”,然后再要求学生进行不断的“操作模仿”和“操作整合”,随后达到“操作熟练”的地步。并且教师在进行范例讲解时,要注意生活方面的延伸,即拓展延伸,所学的知识或技能操作能够应用到生活中的哪些领域,可以解决怎样的问题,然后再让学生自由讨论,提出自己的想法。在布置作业方面,也不需要做到统一,只要能够使用到“信息技术”这项工具即可,学生作业内容完成地更加丰富者可以给予肯定和奖励,形成学习和练习强化。

另外,对于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学不要过于呆板,这样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要灵活多变,并且采用富有童趣的语言,符合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例如学习四年级下册《网络摘记》一课时,教师以“参观动物园”为主题,让学生自行浏览网页,并且收集整理动物图片和相关文字信息,做成WORD动物介绍卡片。看谁的动物园建设地最好,然后让学生相互之间“参观动物园”,得到彼此的建议和肯定等。

3.提高核心素养,注意对信息道德的培养。

每节课、每种课都承担了道德教育的责任,只是信息技术教学还包括自身的道德教学。因为学生所处的空间是另外一个“时空”,这里监督会少一些,言论会更加自由一些,但是不代表没有道德约束等。要想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使用能力,首先要保证他们的信息道德素养足够,这样才能加深核心素养影响力,进而使得教学更加科学。注意对信息道德的教育,可以从教学的角度来说,让学生考虑使用这种信息技术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正面、反面来全面学习。如五年级上册《精彩图片剪辑》用光影魔术手软件剪辑照片时,教师可以教学生擦除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同时教育他们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虽然画面上不好或是不对的东西能被我们用魔法棒擦掉,但是一旦进入人心或是进入人耳,我们就无能为力了,也许不是刻意而为,但是却对别人造成了伤害。因此信息技术要正确使用,要有道德的支撑和帮助。再比如学习“发邮件”的时候,教师要教导学生不能看他人隐私,要尊重彼此,可以采用情境教学的方式,让学生相互之间发秘密邮件,然后教育他们还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等等。通过这些方式让小学生能正确看待和使用信息技术,这是教育的底线,也是信息技术核心素养培养的底线。

总之,提高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核心素养,要从意识、能力和道德三个方面入手,让学生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能够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自觉、主动地寻求恰当的方式获取、处理、加工信息,为生活与学习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冬梅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0(5).

[2]李云莲信息技术课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5.

[3]庞洁琛浅论如何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中提高学生信息素养[J]科学之友,2008(8).

[4]于金玲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高[J]中国教育技术装,20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