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泪膜的效果影响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8-18
/ 2

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泪膜的效果影响分析

王微

王微

(哈尔滨市眼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10)

【摘要】目的:分析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泪膜的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87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49例),前者给予常规抗感染滴眼液,后者给予术后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采用泪膜破裂时间(but)与泪液分泌量测定(Schirmer)评分,观察两组but及Schirmer长度。结果:研究组的but评分相比对照组更长(P<0.05);研究组的Schirmer长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应用于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泪膜可有效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提高泪液分泌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糖尿病性白内障;泪膜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4-0310-02

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病群体主要为血糖没能较好控制的糖尿病患者,其多发病于双眼且发展迅速,可在数天、数周及数月内演变成混浊至完全混浊[1]。开始时其在前后囊下呈现白点状、雪片状的混浊,随后迅速扩展成完全白内障,之后多见于囊下极部[2]。且伴屈光变化,当血糖变高时,表近视;血糖下降时,表远视。本研究针对已选定的87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分别予以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87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8例)和研究组(49例)。前者男女比例20:18,年龄55~80岁,平均(62.18±5.47)岁,病程1~8y,平均(5.16±3.40)y;后者男女比例27:22,年龄17~63岁,平均(75.72±6.52)岁,病程1~10y,平均(6.01±4.03)y;两组上述各项基线资料比较均未显示高度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在手术后均进行远、近视力测量,使用非接触眼压计来测量眼压,利用综合验光仪行验光检测,用裂缝灯的显微镜以观察角膜、结膜、虹膜与晶体。研究组给予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1天3次,每眼每次各1滴,将其滴入下眼睑的结膜囊中,连续滴4周。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滴眼液治疗,用法与对照组相同,4周后观察两组眼科检测情况。

1.3观察指标与评定标准

采用泪膜破裂时间(but)与泪液分泌量测定(Schirmer)对患者进行测量,观察两组but与Schirmer评分[3]。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均以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正态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比较采用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but评分比较

研究组在1周、1个月、3个月的but评分分别为:((6.61±2.71)s、(7.12±2.31)s、(7.22±2.27)s;对照组分别为:(4.27±1.20)s、(5.10±1.62)s、(7.03±2.21)s;结果表明,研究组泪膜破裂时间相比对照组更长(P<0.05)。

2.2两组Schirmer长度比较

研究组在1周、1个月、3个月的Schirmer长度分别为:(15.68±5.14)mm、(13.13±4.20)mm、(10.67±3.34)mm;对照组分别为:(14.50±4.13)mm、(11.29±3.21)mm、(10.50±3.18)mm;结果表明,研究组泪液分泌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凡各种原因例如老化、营养障碍、遗传、免疫及代谢异常、辐射中毒等,均可引起晶状体的代谢紊乱,使晶状体蛋白质发生变性而混浊,称之为白内障。此时,混浊晶状体会阻扰光线,使其在视网膜上无法投射,导致患者视物模糊。白内障多发于40岁以上患者,随年龄增长其发病率上升。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泪膜破裂时间相比对照组更长,提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用于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泪膜可有效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分析原因可能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的主要成分为洋地黄苷与七叶亭苷,其属于血管活性类药物。洋地黄苷可激活患者视网膜色素的上皮(RPE)细胞上皮酶,促进营养物质的输送,从而使感光细胞功能得到恢复;可增加睫状肌的收缩幅度,提高调节功能。七叶亭苷可促进睫状肌血流,两者共同作用,可有效改善睫状体的调节功能,舒缓调节性和肌性的视疲劳,而化学成分中葡萄糖苷可降低其表面张力,使泪膜稳定,延长but,且能长时间黏附在角膜上皮层表面,维持其上皮细胞正常生长[4]。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泪液分泌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用于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泪膜可有效提高泪液分泌量。分析原因可能为:洋地黄苷可阻滞细胞膜Na+-K+-ATP酶活性,促进肌细胞内钙离子内流,缓解角膜钠离子外流,保持角膜含水量稳定,保持角膜湿润,降低泪液渗透压,增加泪液分泌量[5]。本研究受时间、环境及样本等因素制约,未就两组治疗满意度进行分析,待临床加大样本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

综上所述,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用于治疗糖尿病性白内障术后泪膜可有效缩短泪膜破裂时间,增加泪液分泌量,提高治疗效果,具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胡晓兵,陈瑜,刘垠.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联合羧甲基纤维素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并发视疲劳[J].医药导报,2014,33(5):634-636.

[2]雷鹏,徐虹,吴艺等.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联合融合训练治疗肌性视疲劳[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5,23(1):36-38.

[3]曹海燕.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青少年屈光不正的临床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9C):143-144.

[4]许薇琦,费新峰,张静等.糖尿病性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玻璃酸钠联合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干眼症研究[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3,31(7):844-847.

[5]宋晗,韩素珍,高松等.七叶洋地黄双苷滴眼液治疗青少年视疲劳的临床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4,38(6):693-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