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模式下能源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架构探讨王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互联网+”模式下能源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架构探讨王钢

王钢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城西供电分公司天津300190)

摘要:随着新电改方案实施,尤其是电力供给侧改革的深化,电网企业在能源管理和交易中面临巨大挑战。本文在互联网+和能源互联网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探讨应用“互联网+”方法,建设区域性能源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架构,实现汇集区域内各类用户群与社会生产的多元数据,提供能源数据分析、优化功能,从而实现以用户为中心,引导地区新能源发展,满足用户多样的能源需求,提高综合能量管理能力和需求侧服务水平的目标。

关键词:能源互联网;多元数据;多层架构;IEB信息交互总线

1.前言

在新电改方案下,各级电网公司在能源管理和交易中将面临较大的压力。如何深入落实电力供给侧改革,提升电力用户侧精细化管理和服务的能力成为当前电网企业面临的重要问题。

能源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正是电网企业基于自身的电网运营专业优势,建设并依托“互联网+”模式,实现与用户的多样化交互,以服务为纽带,实现高效优质的电力能源服务的一种尝试。

2.建设思路

在国网信息安全大区Ⅲ区进行业务系统部署,对目前已经接入的110kV用户站、35kV用户站以及计划新接入的4类用户站进行通道建设,使用电力调度数据专网、电力4G专网、VPN通道以及3G/4G无线公网将遥信、遥测、遥控数据信号传送回电力公司以及运维监控中心。电网运行管理人员及用户站代运维管理人员通过信息安全大区Ⅲ区内的业务平台系统开展各类型管理业务。同时,在采集数据的基础上,开展基于海量数据的挖掘与分析,为用户提供用能指导和节能建议,并将平台对外服务发布到云端,实现与用户间互联网模式的快速交互,并尝试开拓用户用电报装、电力工程咨询、设计、建设施工、融资等增值服务市场。

3.建设方案

在GIS辅助支撑平台的基础上,采用成熟的企业服务总线技术进行能源互联网管控平台的开发与建设,保证系统具备高度开放性、灵活性、通用性的服务访问功能,同时通过IEB信息交互总线技术建立与与配网自动化系统、配网全过程管控平台接口、PMS2.0、国网GIS系统、营销系统等的数据接口,实现数据的无缝交互,建设成开放式、模块化的大数据分析、应用、管理平台,将标准管理流程固化其中,提供综合服务平台所需的信息流支撑,并能按照用户分类,分别对整个系统、某一种负荷类型用户、某一领域用户、或者单个用户的用电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能够针对用户各用电环节,生成优化用电、节能降耗的综合用电方案。同时,平台通过与互联网连接,具备与用户互动功能,方便用户实时了解自己日常用电情况,以及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给出的综合用电方案为用户提供综合用电、用能的整体解决方案,实现能源使用的优化。

4.应用架构

平台建设,一是建设用户站集中监控系统,完成对用户信息的采集,平台功能模块具备用电运行稳态监控(包括潮流监视、用户设备监视、用电负荷监视等)、新能源用户监控(包括风电运行监视、光伏发电综合监视、储能综合监视等)、在线服务管理(包括日常工作管理、用户个性需求管理、APP移动应用等)等模块;二是在集中监控系统的基础上增加大数据分析、用户能源综合监控管理等模块,同时,拓展用电抄核收业务等高级应用,实现与用户的全方位立体互动,形成完整的能源互联网管控平台。

6.结语

搭建能源互联网服务平台,电网企业能够依托自身电网运营专业优势,汇集区域内各类用户群与社会生产的多元数据,提供能源数据分析优化的基础平台,引导地区新能源发展,对区域内用户风电、光伏、储能、冷热电三联供等能源形式进行监测,实现多能源系统之间的协调控制,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企业的用能成本,在数据全景展示和应用服务的基础上,面向能源需求侧,为能源互联网的参与主体提供互动服务、用户节能与定制服务、大数据信息增值服务、能源优化管理服务等,是电网企业以服务为纽带,实现高效优质的电力能源服务,探索面向能源互联网的多方参与、利益共赢的运营模式的一种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董朝阳;赵俊华;文福拴;薛禹胜;从智能电网到能源互联网:基本概念与研究框架[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年15期

[2]曾鸣,杨雍琦,李源非,等.能源互联网背景下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营模式及关键技术初探[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6(3):681-691.

[3]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第四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

作者简介:

王钢(1974-),男,天津人,本科学历,电力工程师,主要从事电网调控管理及信息系统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