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40例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1-21
/ 2

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40例疗效观察

李福臣

李福臣

(河南省宝丰县中医院河南宝丰467400)

【摘要】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将80例心律失常(室性早搏、房性早搏、心房纤颤、室上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速)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抗血小板、降压、降脂、扩冠等药物外给予美托乐尔片或胺碘酮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4粒,每日3次,4周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在抗心律失常效果更明显,维持时间长。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明显。

【关键词】参松养心胶囊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1-0213-02

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很常见,且不分年龄大小,可引起心悸、气促、胸闷、乏力、失眠等症状,从而影响患者正常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而且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临床常用的各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如美托乐尔片、胺碘酮片等均有致心律失常作用,长期应用可增加病死率,且对肝肾肺有明显损害。因此探求中医药中疗效好、不良反应少、长期应用不增加死亡率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国内外医学界长期研究的重点。本院心内科自2011年1月—2013年1月采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住院的80例心律失常患者,全部病例的诊断均符合文献关于心律失常的诊断标准[1],均有心悸、气促、胸闷、乏力、失眠等症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2~85岁,平均(53±7.5)岁。频发房性早搏15例,频发室性早搏14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3例,心房纤颤6例,窦性心动过速2例。原发病:冠心病3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6例,无明显原因4例;病程2天-15年。对照组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25-83岁,平均(51.5±8.2)岁。频发房性早搏12例,频发室性早搏15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心房纤颤6例,病态窦房综合征2例,窦性心动过速1例。原发病:冠心病27例,高血压性心脏病9例,病毒性心肌炎2例,扩张性心肌病2例。病程1天-18年。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心律失常类型原发病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入选的80例患者常规应用抗血小板、降压、降脂、扩冠等药物外给予美托乐尔片或胺碘酮片口服,治疗组常规应用抗血小板、降压、降脂、扩冠等药物外给予参松养心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每次4粒,每日3次,4周一疗程,均于服药前及治疗开始后每周行心电图检查,同时每周记录心律、心率、血压、病情变化及不良反应。

1.3疗效判断标准

依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心悸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及中西医结合会议判定治疗标准判定结果[3]。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心律失常事件消失或减少80%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或明显减轻,心律失常事件减少20%-79%;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心律失常事件减少小于20%或无变化。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结果

2.1两组症状疗效情况比较

经过治疗,治疗组总有效39例(97.5%),对照组总有效32例(8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

2.2两组心电图心律失常改变情况比较

经治疗,治疗组显效23例(57.5%),有效16例(40.0%),无效1例(2.5%),总有效率97.5%。对照组显效17例(42.5%),有效15例(37.5%),无效8例(20.0%),总有效率80.0%,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x2=6.134,P<0.05﹚。

3讨论

心律失常是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心悸、气促、胸闷、乏力、失眠等症状,在中医内科属“心悸”“喘证”“胸痹”等,现代医学西药中抗心律失常药均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有的抗心律失常药甚至还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很多科研人员及临床医师很早就开始研究用中药治疗心律失常。根据中医络病理论,心律失常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气阴两虚导致心络的络虚不荣和络脉瘀阻,尤以前者为发病的主要环节[4]。络虚不荣则心脉失养,则心悸不安,阴虚血行涩滞,脉络瘀阻则胸闷,心络气虚则气短乏力,心络失养则心神不安而失眠,从而出现心律失常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参松养心胶囊是在中医络病理论指导下,多用途、多环节、多靶点阻断心律失常的发生[5]。该药选用人参、麦冬、五味子益气养阴以治病之本,以上几味药益气养阴,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提高心输出量,改善微循环,改善心肌代谢,消除自由基,而不增加耗氧量[6-7],以此可对抗心肌因缺血缺氧引起的心肌细胞损伤,从而稳定细胞膜电位,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配以桑寄生补胸中大气、助心气,山茱萸、酸枣仁养心阴、益肝血,三药共补络中气血,药理研究发现,三药均具有抗心律失常作用[8-9];丹参、赤芍、土鳖虫、甘松活血通络,甘松还具有多种抗心律失常作用,多心房重构有一定影响[10],辅以黄连清心安神,龙骨重镇安神。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之功。毕业东[11]综述了参松养心胶囊对各种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的疗效,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疗程,提高生活质量,应用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因此本人认为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可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时间,表明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疗效确切、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3-214.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

[3]中华心血病杂志编委会心血管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J],1998,26(6):405-413.

[4]吴以岭.脉络-血管系统病新概念及其治疗探讨.疑难病杂志[J],2005,4(5):285-287.

[5]吴以岭.络病学[M].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4.

[6]阳美,吴皓,尹莲等.麦冬皂苷和多糖类成分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10):2169-2171.

[7]黄连玉.浅析人参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J],2005,2(3):78.

[8]杨传钰,周本宏.槲寄生在心血管疾病中的药理研究概述[J].中国药师,2009,12(10):1472-1474.

[9]闫润红,任晋斌,刘碧旺等.山茱萸抗心律失常作用的实验研究[J].山西中医,2001,17(5):52-54.

[10]路永平,王丽.从细胞电生理角度阐述甘松抗心律失常机理[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9):678-679.

[11]毕业东.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律失常临床研究近况.络病学基础与临床研究(7)[M],2011-06.293-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