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型城镇建设理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08-18
/ 2

生态型城镇建设理念

石利伟檀军浩

石利伟檀军浩(石家庄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和城市建设进程的加速,中国城镇建设将保持长期持续发展,总需求量会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大力发展生态型城镇,提高城镇环境规划及设计水平,引导合理的城镇建设,是现代化城镇建设的宗旨。

关键词:城镇生态理念

1概述

现代化城镇建设要从规划、设计以及建设过程和使用过程中进行合理的配置和控制。生态型城市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生态经济系统,由诸如经济、人口、交通、城建、文化、教育、法律等许多子系统组成。从城市景观、产业区及住宅区三个基本方面考虑整个城镇的区域的功能定位。在有限的空间内构建一个节约资源和能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景观怡人,符合美学和传统观念,生活和管理方便的节约型生态型城镇。

2建设生态型城镇的理念

2.1城市景观的布局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应遵循的原则

2.1.1坚持以人为木的设计理念,注重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注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2.1.2优先考虑城市整体环境,立足科学,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土地、人文、自然资源。

2.1.3保护、恢复和再造城市自然环境,在人工环境中努力显现自然。

2.1.4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满足植物生态要求。提高单位绿地面积和城市绿地景观整体的生态效益。增加植物生态多样性。

完善的景观结构,是实现景观功能的基础。城市景观是一个高度人工化的景观,改善城市景观结构,应该在增加绿地廊道及斑块的基础上,提高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在城市景观设计与建设中应更多地追求多元化和多样性,尽一切可能引进和保护自然和半自然斑块或廊道,特别是林地斑块、水体斑块、湿地斑块和其他具有复杂群落结构的自然和半自然植被斑块。

2.2注重产业基础的建设现代化城市只能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条件下才有可能出现,生态型城市更需要有一定的产业基础才能建好。

发展生态经济是核心。建设生态城市,关键是走节约型、循环型的经济发展道路,也就是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发展生态经济是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对策,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有效途径。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用循环经济理念抓好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先进生产力、淘汰落后生产力。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和现代服务业,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资源、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循环经济的自主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

2.3住宅区生态规划绿地不仅可以提高住宅区的景观价值,而且它也是衡量一个住宅区是否怡人易居,是否是节约型和生态型的一个关键指标。所以,设计绿地是住宅区设计的重中只重,好的绿地设计、营建及管理,在提高其观赏价值的同时也提高了其经济效益。当一个住宅区的建筑物及道路基本布置完成后,绿化就成为关键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购买意向,因此,住宅区绿化切莫大意,绿化应遵循节约和生态的原则。一次投入,多年受益。一次购买,多年享受。建议住宅区非房屋和道路部分设为绿地,绿地设施要遵循乔、灌、草结合的立体绿化方式,同时兼顾用养结合、景观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在高层建筑情况下,住宅区内道路也应设置成主干道和甬道相结合的方式。主干道要直,甬道婉延弯曲,但要弯而不绕,尽可能地通向各楼门口。这里特别要提醒的是,不论是主干道还是甬道,其道牙面一定要低于路面,以利于降水流入住宅区绿地土壤,拱型路面是最佳排水设计方式。说到降水,我们必须建立这样一种理念,让住宅区上空大气降水全部流入本区绿地,拱型路面配合楼下绿地就基本上能达到这种需求。在构建地下车库、设计绿地土壤剖面层次等固定设施时,一定要同时构建地下排水系统,以便于能及时排出宅区土层不能再包含的水分。

住宅的优化管理要作到如下两点:第一,作好人员安排,住宅区除了要安排水、电、暖、气方面的管理和维修人员外,还应安排园林、园艺和农艺方面的管理和经营人员;第二,作好宣传教育工作,以上我们设计的是一个尽可能多地利用太阳能的节约型住宅区和尽可能好地利用太阳能的生态型住宅区,其中有大量的设备和花草树木,要作好宣传和教育工作,保护好宅区内的所有设施。

3生态化城镇建设的意义

当前无论是大中城市还是小城镇和乡村,生态化建设实践已在我国蓬勃展开。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城市生态化发展及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标志着城市由传统的唯经济开发模式向复合生态开发模式转变,这意味着一场破旧立新的社会变革,因为它不仅涉及到城市物质环境的生态建设、生态恢复,还涉及到价值观念、生活方式、政策法规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人口素质、意识观念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这些因素都将影响到城市生态化发展。底子薄、人口多的国情决定了必须开辟一条非传统式又非西方化的“中国特色”城市生态化发展之路。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人溶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其中追求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是基础、条件,实现人与人和谐才是生态城市的目的和根本所在,即生态城市不仅能“供养”自然,而且满足人类自身进化、发展的需求,达到“人和”。

面向新世纪,人类的取向和选择必然是生态化。城市走生态化发展道路、建设生态城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生态城市离不开创造性的规划设计,创造性的规划设计需要前瞻性的理论指导。开展对生态城市的研究成为城市(规划)研究的前沿课题。因为传统的城市规划价值观是“反自然”的,与生态城市价值观是相悖的,有必要在新的生态价值观指导下对当前城市规划理论进行根本性变革,系统地研究生态城市理论、原理及其规划设计方法、手段、技术等一系列问题。城市规划师、建筑师更应该改变观念,以适应时代发展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