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式湿性愈合应用于23例下肢静脉溃疡创面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改良式湿性愈合应用于23例下肢静脉溃疡创面的护理体会

刘仁文高苗苗

刘仁文高苗苗(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安徽六安237008)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343-02

【摘要】总结了23例难治性下肢静脉溃疡的创面护理。采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泡沫敷料应用于创面换药,换药全程进行动态的全身及局部的评估,通过有效的创面处理、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促进了伤口愈合,减轻了疼痛,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下肢静脉溃疡创面湿性愈合护理

下肢静脉溃疡为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最严重和最难治的并发症,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下肢局部循环障碍、缺血缺氧以及感染造成的组织水肿、炎性细胞浸润等引起的病理改变,病程长,愈合慢,反复发作后迁延不愈成为难治性溃疡。甚至可出现癌变或需要截肢[1],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我院2011年1月—2012年8月应用磺胺嘧啶银乳膏联合泡沫敷料进行下肢静脉溃疡创面换药23例,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在35~82岁之间;溃疡面积在0.5×0.5cm~6.8×10.2cm之间;病程3个月~12个月14例,12个月~36个月7例,36个月以上2例;伤口部位多在胫前,内外踝及小腿内外侧;本组中无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

2护理

2.1评估换药前常规评估患者的全身情况,了解基础疾病、营养状况及全身用药情况;局部评估伤口的大小、颜色、分期、渗液、气味、有无感染及伤口周围皮肤情况.并在每次换药前留取患者伤口照片,即使用同一数码相机在同一部位、同一角度摄取伤口照片,作动态对比,观察伤口处理的效果。

2.2创面的处理

2.2.1伤口床的清洗采用“涡流式水流冲洗法”冲洗伤口,用生理盐水“由外向内”的方向环形清洗伤口,周围皮肤使用0.5%的碘伏“由内向外”消毒5~6cm。

2.2.2伤口的清创根据伤口床腐肉的多少和与伤口床粘连的程度,合理选择使用机械清创、保守性锐器清创和自溶清创相结合的方式,分次逐步清除腐肉和脓性分泌物。

2.2.3敷料的选用按照Falangat[2]提出“创面床准备”方案,即根据创面颜色进行分期及处理。对黑色期、黄色期选择磺胺嘧啶银乳膏(商品名:夫舒丽,重庆科瑞制药有限公司)联合泡沫敷料(也称渗液吸收贴,丹麦康乐保公司生产),磺胺嘧啶银乳膏具有磺胺嘧啶和银盐两者的作用,有广谱的抗微生物活性,且不为对氨基苯甲酸所拮抗,所含银盐具收敛作用,使创面干燥、结痂和早期愈合;泡沫敷料具有吸收渗液、保持伤口湿润平衡,促进上皮细胞爬行的作用;对红色期、粉色期均使用泡沫敷料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及上皮细胞的爬行;外层敷料均使用弹力绷带包扎。

2.3健康教育

2.3.1加强营养研究表明,蛋白质直接参与伤口愈合的全过程,维生素C也在伤口愈合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3]。因此,应鼓励病人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水分和热量,促进伤口愈合。

2.3.2促进血液循环指导病人注意休息,并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避免静脉淤血,改善组织缺氧,达到减轻水肿、疼痛的目的。

2.4心理护理积极的关心、安慰病人,向病人讲解伤口的处理方法,介绍同类伤口的治愈病例,增强病人的治疗信心,消除负性心理。Anon认为,负性心理可以影响人体免疫系统功能,使自介素~2明显降低,从而使人体抵抗力下降,影响伤口愈合[3]。

3结果

经过积极的创面处理,22例静脉溃疡患者全部愈合,其中1例伤口红色期时转入我院骨科行植皮手术后痊愈。本组患者换药过程无明显疼痛,平均愈合时间(46.3±4.5)d,平均费用(462.4±21.3)元。

4讨论

静脉性下肢溃疡属于慢性溃疡,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患者的生命质量,多形成于胫前、踝部、足背等部位,这些部位皮下组织少,血供较差,加上下垂的肢体静脉血流阻力加大,或原发病导致血循环受阻,所以创面在短时间内很难愈合。传统的敷料用于伤口换药易造成伤口的干燥环境,使创面细胞脱水,影响肉芽组织形成,敷料干燥后,创面肉芽组织长入纱布的网眼中,换药时易损伤新生的肉芽组织引起疼痛,并使得伤口愈合速度减慢.。1962年,英国GeorgeWinter教授发现湿性愈合比干性愈合快两倍[4]。磺胺嘧啶银乳膏予泡沫敷料联合,是针对湿性愈合理念所做的方法改进,磺胺嘧啶银在活血化瘀抗微生物活性的同时,泡沫敷料维持了伤口的湿润平衡,从而促进了肉芽组织的生长及上皮细胞的爬行,加快了愈合的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大大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赵东红,陈存富.下肢溃疡的病因及治疗概况[J].实用医药杂志,2010,2(27):171.

[2]FalangaV.ClassificationsforWoundBedPreparationandStimulationofChronicWounds[J].WoundRepairRegen,2000,8(5):347-352.

[3]蒋琪霞.临床实践指南[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5—76.

[4]CarolD.thecareofwounds[M].Australla:blackwellscienceptyltd,2000,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