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脱水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2-22
/ 2

使用脱水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的护理体会

杨秀琴

海安县中医院江苏海安226600

摘要:目的:探讨使用脱水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其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脱水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这6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是否接受了护理干预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使用脱水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率、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颅脑外伤患者应用脱水药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其实施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脱水药;颅脑外伤患者;护理体会

颅脑外伤急性期,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控制中枢性高热、严密监测病情变化以及有效控制颅内压增高,是提高颅脑外伤患者生存率的关键[1]。因此,早期有效脱水、降颅压治疗,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中,通过对60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旨在探讨使用脱水药治疗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疗效,总结其有效护理干预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将我院于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颅脑外伤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使用脱水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这6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是否接受了护理干预为分组标准,将患者分为2组,即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3岁~52岁,平均(36.65±11.32)岁;12例为开放性损伤,18例为闭合性损伤。观察组:男20例,女10例;年龄21岁~50岁,平均(36.47±10.98)岁;14例为开放性损伤,16例为闭合性损伤。比较2组的一般资料,差异并不明显,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观察组、对照组的所有患者均使用脱水药进行治疗。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合理选择脱水药。我院主要的脱水药物及其使用方法如下:①20%甘露醇。静脉滴注,并在30分钟之内用完,一次250毫升,6~8个小时使用1次,用药3~5天;②速尿。将40~80毫克速尿注射液溶于500毫升葡萄糖中静脉滴注,每天2~3次;③激素。可选用地塞米松进行治疗,10~20毫克地塞米松静脉推注,每天1次,用药3~5天,同时应用雷尼替丁或西米替丁保护胃黏膜;④甘油果糖250ml,静脉滴注,每天1次。

1.2.2护理方法

观察组在常规使用脱水药进行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包括:①合理确定疗程。在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个性化选择脱水治疗疗程,主要是根据患者的颅内高压情况、脑水肿症状的控制程度等因素,合理确定脱水疗程。在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可采取CT检查、MRI检查等方法进行动态结构性影响检查,有必要的情况下,可行颅内压监测[2]。②加强病情观察。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以及瞳孔的变化,对患者颅内压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仔细观察,此外用药之后应注意膀胱充盈情况,以及时协助排尿,减少应激反应;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在对患者进行脱水治疗的过程中,需及时补充水电解质,此外,因为脱水出汗较多,容易引发血液浓缩,因此,必须注意补钾;对于神志清醒的患者,准确了解、及时评估患者的自觉症状,以及时发现、处理不良反应;③注意药物配伍禁忌,做到安全用药。在室温较低的情况下,20%甘露醇一般会有结晶析出,因此,在使用20%甘露醇之前,应用80摄氏度左右的热水对其进行加热,以溶解结晶;在静脉滴注甘露醇进行脱水治疗的时候,每次时间不宜太短,否则就会导致短时间内甘露醇在肾脏内的高浓度堆积,进而损伤肾功能;使用激素进行脱水治疗的时候,应注意激素的不良反应与禁忌证,最好同时应用抗生素、抗胃酸药,以避免感染、胃出血等不良反应;应用注射用促皮质素、甘露醇注射液等脱水药物的时候,切忌与青霉素配伍使用[3]。

1.3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的数据均采用Excel表格进行统计,并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代表,组间比较采取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临床疗效

3.讨论

颅脑外伤是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外伤,指的是发生在头颅部的外伤,多为撞伤、坠落伤、击伤。颅脑外伤可以被分为颅内组织损伤、颅骨损伤以及软组织损伤3种类型,而这3种损伤通常会合并发生。颅脑外伤是一种死亡率非常高的创伤类疾病,据相关研究发现,其死亡率居全身其他部位外伤之首[4]。

对于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早期合理应用脱水药物进行治疗,是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渗透性脱水剂——甘露醇、利尿剂药物——速尿、激素等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脱水药物,不同的脱水药物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与禁忌症,因此,必须提前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以个性化的、合理地使用脱水药。如,有肺水肿、心力衰竭、脱水症状的患者,不宜使用甘露醇进行治疗,可选用速尿;静脉滴注甘露醇药物进行脱水治疗的过程中,滴速越快,一般脱水作用越强,从而得到的治疗效果也就越好,因此,最好在30分钟之内用完;但是,对于合并有肾功能不全、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的患者来说,滴注速度过快,则有可能致命,因此,对于此类患者,应合理控制滴注速度;此外,合并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慎用激素治疗;过量使用利尿,有可能造成有效血容量不足,从而导致血黏稠度增高,引发急性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利尿药物的使用量。

本研究中,对60例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患者常规使用脱水药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在使用脱水药进行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3.33%、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83.33%。这一结果说明,本研究中观察组所接受的护理干预措施,切实有效,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综上,在对颅脑外伤患者应用脱水药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姜玉霞.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早期高压氧治疗的效果观察和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9:6076-6077.

[2]李媛媛.浅析重型颅脑外伤患者术后的ICU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6,24:47-48.

[3]王健平.重型、特重型颅脑损伤外伤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当代医学,2014,27:64-65.

[4]赵静,郎黎薇.颅脑外伤后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干预的研究现状[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0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