痉症患者的中医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痉症患者的中医治疗

俞训宗

俞训宗(黑龙江省七台河市种畜场职工医院154600)

【摘要】目的痉病,又名瘈疭,为脑气损伤出现的临床征象,非一病之症,为多种脑病引起。轻者可治,重则“气息如绝,汗出如雨,时有脱”(《备急千金要方》)。救治当及时。目的:讨论痉症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痉症日久,昔谓之“年力衰残,阴之败也”,“去血过多,冲任竭也”,“血随脓出,营血涸也”(《景岳全书》),预后较差,能控制脑系病,不使其发展,有向愈之机。

【关键词】痉症中医治疗

一、定义

久病,或脑损伤,或突然脑损伤,症见四肢抽搐,甚则角弓反张,颈项强直,“卒口噤,背反张”者,称为痉病。

痉病,又名瘈疭,为脑气损伤出现的临床征象,非一病之症,为多种脑病引起。轻者可治,重则“气息如绝,汗出如雨,时有脱”(《备急千金要方》)。救治当及时。

二、源流

痉症之论,最早见于《黄帝内经》,曰:“诸痉强直,皆属于湿”(《素问?至真要大论》)。说痉病为症状,可出现于多种疾病,故以诸痉立论。之外,还有“督脉为病,脊强反折”(《素问?骨空论》),“脊反折,项筋急”(《灵枢?经筋》)。后世称之为角弓反张,为病之重症。

东汉?张仲景论痉症,分刚柔痉。临床症状主要是:颈项强急,独头动摇,背脊反张,气上冲胸,口噤不语等。为外感风寒、风热等病症引起,“疮家”误汗也是重要原因。应用葛根汤、大承气汤治疗。并认为“发热,脉沉而细”之痉,为难治,预后不良。晋?皇甫谧论痉,名瘈疭,提倡针治,曰:“头痛项急,不得倾侧,目眩鼻塞,不得喘息,舌急难言,刺风府”;又曰:“瘈疭口僻,巨帘主之”(《针灸甲乙经》阳受病发风第二)。取穴简明,主治明确。

隋唐论述痉病,重鉴别,尤其与痫症鉴别,巢元方曰:“口噤不开,背强而直,如发痫状”(《诸病源候论?风痉候》),似痫而非痫症。重则症见“耳中策策痛,卒然身体痉直”为死候。主张应用气功治疗,曰:“以背正倚,展两足及指,瞑心,从头上引气,想以达足之十指及足掌心,可三七引,候掌心似受气止。盖谓上引泥丸,下达涌泉是也”(同上)。孙思邈认症同上,病因之述,一是产妇,二是金疮,三是新生儿脐风,观察与今之谓,已无大异。

由于痉症痉状特征典型,诊断鉴别不难。宋元以后诸家,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鉴别,治则处方,基本相类。治疗以药,或针灸,或气功,或药方针灸气功综合治疗,为痉症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三、痉症的主病

痉症,为临床脑病症状,常见于暑温、眩晕中风症、脑积聚癥瘕等病。清?吴鞠通曰:“六淫致痉,实症也。产后亡血,病久致痉,风家误下,温病误汗,疮家发汗者,虚痉也;风寒风湿致痉,寒症也;风温、风热、风暑、燥火致痉,热痉也”(《温病条辨》卷六)。

临床特征:四肢抽搐,大热、大渴、大汗、神昏、脉实、舌苔黄;或见高热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伴有神昏喘促,头痛。脉弦紧,舌红,苔黄或黑,或见手足蠕动,低热,时有抽搐,心烦不安,手足心热,口舌干燥,脉细弦数,舌绛,苔少。

四、现代意义

痉症,从病因、症状、转归、预后比较,似现代医学所述抽搐。系脑病出现的“脑膜刺激征”。

1.热痉

一是细菌感染,引起的细菌性脑膜炎。二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性脑炎;三是螺旋体感染,引起的螺旋体性脑膜炎;四为真菌感染,引起的真菌性脑膜炎。破伤风致痉,也属此一类型。

2.风痉

为风邪,或其他原因引起,如流行性感冒、败血症、伤寒、副伤寒等;或脑血管疾病,如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肿瘤,脑脓疡等。

3.虚痉

为气血不足,或精神损伤出现振颤等。

五、辨证论治

1.高热风动

主症:高热搐搦,项背强急,角弓反张,口噤吤齿,渴欲冷饮,大汗神昏,或尿赤便秘,烦躁不安。脉数,或疾数,舌红绛,苔黄。

证析:此为高热灼伤脑脉所引起。热淫于内,则症见高热烦躁,项背强急,角弓反张。热灼津伤,伤津损液,则症见大汗大渴,尿赤便秘。

脉舌征也是高热风动的缘故。

治则:清热息风、解痉。

处方:针灸:人中、承浆、至阴、太冲、侠溪、神门;或百会、大椎、合谷、曲池、悬钟、申脉、后溪。

手法:平卧,或俯坐。放松形神,调匀呼吸。泻法进针,得气后症情缓和,宜导引入静(意守至阴,或后溪),留针半时,出针。日2次。

中药: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大承气汤(《伤寒论》)。

2.阳亢风动

主症:头痛头眩,头胀,面赤气粗,心烦躁扰,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项背强急,神昏谵语。脉弦数,或数,舌绛,苔白干。

证析:此为热后伤阴,阳亢风动所致。阴虚阳亢,风动伤脑,则症见神昏谵语,四肢抽搐,角弓反张,项背强急。阳亢气血上冲,则症见头痛头眩,头胀,面赤,气粗。

脉舌征也是阳亢风动的缘故。

治则:育阴潜阳,息风。

处方:针灸:人中、承浆、合谷、曲池、后溪、鸠尾、足三里、申脉、太溪、太冲;或风府、天柱、大椎、心俞、至阳、委中、阳辅、昆仑。

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泻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太冲,或昆仑),留针半时,出针。日2次,平卧或俯卧各取穴针1次。

中药: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镇肝息风汤(《医学衷中参西录》)。

3.瘀血阻络

主症:头摇口噤,头痛如刺,项背强急,角弓反张,手足躁动,精神不安。脉弦,舌绛,或有瘀点,苔白干。

证析:此为瘀血阻滞脑脉所引起。脑病血瘀,脑脉失养,脑气不通,则症见头摇口噤,角弓反张等症。脑脉血瘀,气血不养四末,则症见手足躁动。脑神损伤,血瘀络阻,则症见头痛,精神不安。

脉舌征也是脑脉瘀阻的缘故。

治则:活血祛瘀、通络安神。

处方:针灸:人中、谷合、中脘、血海、太冲透涌泉;或百会、督俞、膈俞、委中、悬钟、昆仑。

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泻法进针,得气后留针半时,出针。日2次。

中药:通窍活血汤(《医林改错》)、活络效灵丹(《医学衷中参西录》)。

4.痰浊内阻

主症:头重头昏,神识昏蒙,呕恶痰涎,胸膈痞满,四肢抽搐,项背拘急。脉沉滑,舌质淡,苔白厚,或腻。

证析:此为痰浊内阻,脑窍闭塞所引起。痰阻脑窍,清阳不升,则头昏头重,神识昏蒙。痰阻中焦,气滞不舒,则胃逆作呕。抽搐,项背拘急等为脑脉失濡之象。

脉舌征也是痰浊阻滞脑窍的缘故。

治则:除湿化痰,通络。

处方:针灸:人中、中脘、丰隆、内庭、解溪;或风池、大椎、脾俞、胃俞、悬钟、束骨。

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泻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解溪,或束骨),留针半时,出针。日2次。

中药:导痰汤(《妇人良方》)、三生饮《和剂局方》。

5.气血不足

主症:头昏目眩,四肢抽搐,项背拘急,手足无力,自汗息短,面色苍白。脉沉细,舌淡,苔白。

证析:此为气血不足,脑窍失养所引起。气虚不能上荣于脑,则头昏目眩。血不养筋,则症见拘急抽搐,项背拘急。气血俱不足,卫外不固则自汗。脑虚气损,则手足无力,息短。气血不上荣于面,则面色苍白。

脉舌征也是气血不能荣养脑神的缘故。

治则:补气益血,安神舒筋。

处方:针灸:膻中、内关、承浆、印堂、足三里、冲阳;或百会、大椎、脾俞、胃俞、委中、昆仑、金门。

手法:平卧,或俯卧。放松形神,调匀呼吸。补法进针,得气后导引入静(意守金门或冲阳),留针半时,出针。日2次,平卧或俯卧取穴,针治各1次。

中药:八珍汤(《正体类要》)、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

气功预防治疗

抽搐控制后,宜行气功康复治疗。临症可选用“意守丹田法”防治,作法及注意事项见厥症治疗。

六、预后预防

1.预后

痉症日久,昔谓之“年力衰残,阴之败也”,“去血过多,冲任竭也”,“血随脓出,营血涸也”(《景岳全书》),预后较差,能控制脑系病,不使其发展,有向愈之机。

2.预防

痉症之防,要在控制脑系病,勿使其逆传。平素应锻炼身体,提高卫外能力,保健身体,减少疾病。中老年之后,加强气功锻炼,可选择“太极安神法”、“四时导引法”习练。作法见颈项病。劳瘵“气功预防与治疗”。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