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煤气发生炉设备运转率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提高煤气发生炉设备运转率的研究

李卫军

(广西华银铝业有限公司广西百色533700)

摘要:煤气发生炉是以煤为原料生产煤气,常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煤气发生炉设备的运转率与制造水平、生产操作、设备管理及日常检修息息相关,如果缺少科学的日产给管理方案,操作不规范都会影响煤气发生率的运转,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也会产生严重的安全事故。因此,本文分析了现阶段煤气发生炉设备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旨在提高煤气发生炉设备的运转率。

关键词:煤气发生炉;运转率;日常维护

引言:煤炭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在工业生产和生产生活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为人们提供充足的能源。长期以来,我国工业生产中煤炭的使用量非常大,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压力逐渐增大,同时,煤炭燃烧消耗量大,热效率较低。随着煤炭气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煤气发生炉设备运转率偏低的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应深入分析影响设备运转的原因,并找到解决办法,从而提高设备的运转效率。

一、煤气发生炉设备现状

根据发生炉的生产及设备特点,影响设备运转率的原因通常有多方面,如发生炉设计制造的缺陷致设备故障多发,影响设备功能连续正常发挥;不正确的设备操作,导致设备寿命短;日常维护不到位,设备故障频发;设备检修过程管理不到位造成影响等等。

1、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低,安全意识薄弱。一些企业中煤气发生炉缺少专业的操作人员,大多数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对煤气发生炉的工作原理不了解,尤其是缺乏爆炸危险意识,只懂得基本的操作方法,对存在的安全风险没有防护意识。技术水平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设备运行率,同时也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

2、使用单位管理制度缺失,岗位职责不明。多数煤气发生炉使用单位没有制定管理制度,特别是没有操作规程,或者操作规范流于形式;煤气发生炉的管理、操作、维护等岗位职责不明确;

3、设备本身液位监控薄弱,低水位报警缺失。部分煤气发生炉液位计安装位置过高或液位计处光线昏暗,导致液位观测困难;部分煤气发生炉仅采用浮球阀调整液位,液位无法得到有效监控;甚至有个别煤气发生炉未设置液位计,使得液位完全处于失控状态。大多数煤气发生炉都没有设置低水位报警装置,设备的安全联锁功能缺失;

4、煤气发生炉产能小,能耗高。煤气发生炉的结构和工艺特性,导致了其灰渣含碳量高,煤气带粉量高,CO2排放高等问题,煤炭资源浪费比较严重;

5、煤气发生炉余热利用率低,资源浪费高。煤气发生炉的煤气出口温度较高,一段式煤气发生炉出口温度超过500℃,两段式煤气发生炉出口温度超过450℃,这部分余热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煤气发生炉产生的高温灰渣直接进入煤渣盘的水封中,也浪费了灰渣显热。同时蒸汽分解率低,蒸汽潜热无法回收。

二、解决措施

煤气发生炉设备运转率与很多因素密切相关,人为因素、设备因素及外部环境等,通过对设备运行情况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提升煤气发生炉的运转率。

1、设置合理有效的设备管理模式

科学的管理模式有助于设备稳定运行,可以采取“点检制”的模式,并结合司炉岗位特点,指派专门的司炉工负责煤气发生炉的日常点检工作,严密观察设备的运转情况,并进行统一管理。针对发生炉设备润滑工作量大的特点,设置2名专职设备润滑工负责白班的设备润滑工作,强化设备润滑管理。通过加强设备点检、润滑、维护管理工作,降低设备故障率,这是保证发生炉稳定运行、提高设备运转率的重要前提条件。

2、推行周检修计划,提高设备检修的计划准确率

设备检修在执行月计划的基础上,推行周检修计划工作,使设备维修的预见性更贴近实际,设备维修管理更加及时到位。通过实施设备周计划检修,能够及时发现设备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展开维修工作,很大程度上可减少非计划检修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对提高设备运转率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加强大修炉的检修组织管理,缩短检修周期

据统计,以往大修1台发生炉一般均需要25-30d,且不同的检修单位用时不同,相差约5-7d,这就有提高检修效率的空间。为此,我们提出合理压缩发生炉大修时间的管理要求,在完善发生炉大修项目目录的基础上,按规定的检修定标用时考核检修方,从根本上促使检修单位主动向自我管理的方向转变,以加强其内部的组织和管理,在检修人员的数量及人员技能素质上,都有其相应的条件及要求,很大程度上确保了检修进度及质量的有效控制。通过加强考核管理,发生炉大修效率明显提高,大修时间从原来25-30d范围降低到目前的20d时间左右,并曾创造18d完成大修的纪录。大修时间减少5d以上,相当于可提高该炉当月设备运转率16%以上。

4、继续探索规范热备炉的检修管理,缩短检修工时

热备炉检修几乎每天都会进行,且每天的检修项目都不尽相同,这给提高检修效率带来一定困难。因此,能否优化热备炉检修管理提高检修效率,也是影响设备运转率的一个主要因素。为降低热备炉的检修工时,提高设备运转率,今后有必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优化管理。

1)规范检修工作票办理,确保有计划按时开工检修。对计划检修的炉子,要求检修前一天下午下班前,必须完成第二天检修作业票的办理签证,确保第二天现场核实相关安全作业条件后即可开始检修的基本条件,减少因工作票的办理原因而影响检修效率。

2)规范提前退炉时间,避免过早退炉。在生产组织上,要求零点班在交班前的1h内将待修炉退出生产,并完成炉内自燃等方面安全检修条件,以免过早退炉造成长时间备炉待修。

3)加强对检修单位的监管,确保检修作业能有序、有效按计划进行,避免因人员、材料、工具等方面的准备工作落实不到位影响检修效率。

5、加强液位监控,设置低水位报警

应确保每台煤气发生炉设置液位计并方便观察,同时定期对液位计进行维护保养,保持清晰可读。对光线昏暗处应该设置足够强度的照明。有条件的企业应该设置缺水报警装置,有效杜绝缺水隐患。

6、加强水质监测,防止金属超温

降低夹套内壁钢板传热性能,导致金属超温,降低材料的强度,因此必须强水质监控。炉外水处理是比较好的选择。

7、优化运行参数,实现节能减排

为使反应更加充分,可从参数上进行优化。减小原料煤的粒度,增加反应表面积;设定合适的料层厚度,保证足够的反应时间;维持足够的炉温促使反应充分,提高蒸汽分解率。

8、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煤气发生炉操作人员应经培训考核持证上岗;企业还应对煤气发生炉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操作水平及应变能力,并对其进行事故警示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9、健全管理制度,落实操作规程

企业应建立健全煤气发生炉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隐患排查治理、教育培训考核、岗位运行检查、检维修管理等,并建立健全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台账等,同时落实制度规程上墙。

结语:煤气发生炉运转率对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降低成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应用煤气发生炉还能够降低直接燃烧煤炭带来了环境污染,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提高煤气发生炉的运转率,应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方法,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修,降低故障率。并结合设备的运行方式与使用中易产生缺陷的方面进行考虑,通过宏观检验、壁厚测定、表面缺陷检测、安全附件检验等方法,对设备进行安全状况进行评定,保证设备安全运行,进一步提高设备运转率。

参考文献:

[1]程绮薇,赵家福.不良水质对煤气发生炉的影响及改进措施建议[J].特种设备安全技术.2016(02)

[2]骆晓玲,徐坤山.煤气发生炉工作原理的研究[J].煤炭工程.2009(08)

[3]张继福.煤气发生炉的操作和节能探讨[J].世界有色金属.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