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理中良好护患关系的建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3-13
/ 2

儿科护理中良好护患关系的建构

白宇霞

山东菏泽家政职业学院山东单县274300

【摘要】实践表明,良好的护患关系能够增强护士与患儿及陪护人员间的亲和力,避免护患间潜在矛盾冲突,不仅维护了患者权益,也有利于护理工作开展。因此,消除护患沟通障碍,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在儿科护理中至关重要。

【关键词】儿科护理;护患关系;建构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健康观念的转变,提升儿科护理水平、加强对患儿的保护呼声愈加高涨。在此情形下,高职院校儿科护理学专业要顺应形势需要,积极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知,掌握护患沟通方式、方法和技巧,从而进一步完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

1.护士与患儿的沟通

1.1语言交流

1.1.1初次交流患儿进住病房,往往精神紧张,也难于与护士交流。护士要积极主动与患儿接触,先作自我介绍,向患儿和陪护人员介绍科室环境,询问患儿基本情况,期间要注意说话口吻,要亲切、自然,表达对患儿的关心、爱护,给患儿以安全感,缓解患儿紧张心理,给孩子初步战胜疾病的信心。

1.1.2话语通俗易懂患儿毕竟年纪幼小,心智发育不成熟,护士与患儿交谈时不要高高在上,不能使用专业术语,要从患儿角度去和孩子交流,要平视面对患儿,用他们能够听得懂、易于明白的话去交流;使患儿感觉就像幼儿园的阿姨,让他们认定是自己的大朋友。

1.1.3真诚面对患儿心地单纯,不虚伪,为配合护理,把护士说过的话、许诺的事情信以为真,护士在与其交流中就要实事求是,言而有信,从而赢得患儿信任,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患儿痛苦。

1.1.4语言交流方式语音交流使一门艺术,护士在运用运用交流中要讲求方式、方法和技巧。在为患儿提要求时要委婉、循循善诱,听取患者意见时要真诚;说话时要注意语音、语速、语调;面部表情要丰富,可以配上一些孩子喜欢的肢体语言;话语不能只是简简单单的告知性语言,可以是安慰性语言、解释性语言、赞美性语言、鼓励性语言、询问性语言、形体性语言。交流方式的多样性才能更易获得孩子的信任。

1.2护士与患儿非语言沟通

1.2.1仪表患儿喜欢漂亮的护士,漂亮的要素包括整洁的仪表、和蔼可亲的态度,温文尔雅的举止。漂亮的仪表往往给患儿留下良好的印象,从而产生良好的沟通效果。有患儿直接说喜欢护士阿姨粉红色漂亮的护士服,柔和的粉红色象征着温暖的、和谐,减少恐惧,利于安抚患儿情绪。

1.2.2、面部表情在孩子眼中,护士就是美丽的天使,微笑、和蔼的脸庞带给患儿的是温暖,它可以消除陌生感、恐惧感,使患儿积极主动的配合检查和治疗;护士要善于控制自己的非语言的表情,不能带有任何不愉快的情绪,多让患儿看见微笑,避免紧张、惊慌等不良情绪的出现。

1.2.3眼神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孩子清澈的眼神会让人感受到孩子纯净的心灵。护士要善于用目光交流,用眼神表达情感。在与孩子交流时,给孩子以坚定的目光,激发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在孩子遭受疾病折磨时,给他们以温暖、慈爱的眼神,让他们感受亲人的抚慰。不同的目光反映着不同的心理,产生不同的互动效果。

1.2.4熟练的技术患儿怕打针,怕清理刀口,怕疼痛。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技术操作要精益求精,尽最大可能可消除患儿紧张情绪。须知,过硬的技术是患儿及家长对护理人员理解与信任的关键。

2.护士与陪护沟通

2.1初次沟通陪护是患儿的第一责任人,他们心系患儿安危,内心焦急不言而喻。从接诊开始护士要以熟练的技术、真诚的微笑给他们以良好的印象。可以说,初次良好的印象是建立护患和谐关系的关键。

2.2保障患者权益患儿诊治需要一定的资金,患儿病情牵挂陪护的心。陪护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和精神双重压力。护士要设身处地为陪护人员着想,在需要帮助时伸手帮助,工作中护士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理解患者;对经济困难的陪护要耐心沟通,讲解医院的规章制度及住院要求,对少数确实有困难者要及时救治,允许缓期缴纳或力争减免部分费用,尽量减轻他们的经济和心理负担,保证患儿健康。

2.3与重点患儿陪护人员沟通重点患儿指的是病情危重患儿和心里不稳定型患儿,在与这类患儿陪护沟通时需要认真对待。护士对患儿的病情要正确评估,以同情和积极的心态与陪护人员一起制定患儿护理措施;护士要随时解决临床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解答陪护人员的各种疑惑,关注患儿的病情发展;做好陪护人员的心理疏导,护士应对患儿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数,正确对待他们的病情变化,及时深入病房,耐心解释患儿的病情,安抚他们的心态,为患儿早日康复创造条件。

3.和谐关系建构途径

3.1倾听用心去倾听,这是对患儿和陪护人员的尊重,也是建构良好护患关系的重要前提。倾听时要与患儿和陪护拉近距离,用心用耳真诚去听,眼神要专一,不要游离,这样才能打动患儿和陪护,才能建立良好的开端。

3.2解决问题患儿和陪护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他们需要迫切解决。为此,护士在倾听地基础上及时收集患儿及陪护信息,了解他们的问题和要求,明确问题性质,及时汇报,提出解决问题方案,尽最大可能解决他们的困难。

3.3.出院时沟通陪护人员关心患儿病情,也关心治疗费用。办理出院手续时,护士要对照单据耐心解释费用各项清单,讲解收费标准,使陪护人员明白每一项费用合法合理,消除他们的疑惑;针对理人员与患儿陪护人员沟通过程中的不足,请他们提出意见和合理化建议,努力提高儿科护理质量,改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良好的护患关系能够增强护士与患儿及陪护人员间的亲和力,避免护患间潜在矛盾冲突,维护患者权益,有利于护理工作开展。因此,消除护患沟通障碍,掌握护患沟通技巧,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在儿科护理中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沈子楠.高工作压力护士的心理干预.实用护理杂志,2011,17(1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