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外伤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手足外伤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分析

杜舸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疼痛科河南平顶山467000)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手足外伤术后疼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40例手足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综合组(70例)和常规组(7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综合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并比较不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以及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术后即刻,综合组和常规组患者疼痛NR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6、12和24h,综合组患者疼痛NR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和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2±3.0)分和(89.2±5.3)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手足外伤患者术后疼痛以及提高其护理服务满意度。

关键词:手足外伤;术后疼痛;护理效果

手术后疼痛是临床手足外伤患者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与普外科其他手术相比,手足损伤处感觉神经广泛分布,术后疼痛感更加明显,这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1]。目前手足外科手术后疼痛的改善情况不理想,而手足外科手术后疼痛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体位因素等,所以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积极护理干预对改善术后疼痛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对综合护理干预对减轻手足外伤术后疼痛的效果进行探讨,现将相关研究内容总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40例手足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综合组(70例)和常规组(70例)。研究组中男性38例,女性22例,年龄范围为(53~79)岁,平均年龄为(66.3±3.4)岁,受伤原因包括刀伤30例、机床压伤22例、切割伤15例、其他3例;对照组中男性33例,女性24例,年龄范围为(53~79)岁,平均年龄为(66.3±3.3)岁,受伤原因包括刀伤31例、机床压伤20例、切割伤18例、其他1例。不同组患者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受伤原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遵照医嘱予以口服和静脉给药、伤口护理、并发症预防以及功能锻炼等。综合组接受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①心理疏导: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及时了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通过聊天、看电视、听音乐等方式分散患者注意力,从而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和抑郁等心理。②环境护理:护理人员针对环境因素给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如住院后,护理人员为患者营造安逸舒适的住院环境,护理操作过程中做到稳定且轻柔;协助患者选取合适体位,帮助其翻身;每天安排人员打扫病房,确保住院环境干净卫生。③疼痛护理:护理人员及时记录患者疼痛发生部位、发生时间和疼痛程度,根据患者对疼痛程度的耐受情况协助医生予以疼痛处理,疼痛未见缓解者及时通知医生。

1.3观察指标

(1)采用数字疼痛强度量表(NRS)对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将某一直线平分10段,根据0~10分次序进行疼痛评价,0分表示无疼痛,1~3分表示轻微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9分表示重度疼痛,10分表示剧烈疼痛。(2)采用调查问卷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进行评估,问卷调查内容主要为医护人员护理操作水平、服务意识和沟通能力等,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护理服务满意度越高,比较不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若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比较

术后即刻,综合组和常规组患者疼痛NR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6、12和24h,综合组患者疼痛NR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详见表1。

2.2不同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比较

综合组和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2±3.0)分和(89.2±5.3)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疼痛是机体神经支配的一种常见生理活动,疼痛产生过程较为复杂,并对患者身心带来极大损伤,不利于手术后恢复。大量研究报道,导致手足外科术后疼痛的因素较多,其中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引起[3]。就环境因素,患者对医院住院环境较易产生陌生感,使住院舒适度降低,而不良的住院环境会对患者睡眠带来不利影响,使疼痛感加重。就心理因素而言,手足外伤患者害怕术后肢体功能恢复较差,加上术后疼痛感、感染和局部红肿等均会提高心理压力。本研究针对住院因素和心理因素采取综合护理,并与常规护理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术后即刻,综合组和常规组患者疼痛NRS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6、12和24h,综合组患者疼痛NR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综合组和常规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5.2±3.0)分和(89.2±5.3)分,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该研究结果与白丽等[4]研究报道相类似。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手足外伤患者术后疼痛以及提高其护理服务满意度。

参考文献

[1]蔡春辉.手足显微外科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的疼痛情况及护理干预效果剖析[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1):63-66.

[2]张金蓉,林凤娟,黎桂嫦,等.疼痛护理对手足软组织缺损VSD患者疼痛的影响[J].现代医院.2017(7):1088-1090.

[3]王会.手足外伤术后疼痛的心理干预及效果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8(5):66-67.

[4]白丽.手足外科术后影响疼痛的环境心理因素及护理干预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7(25):16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