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患者的心理护理

/ 1

问诊患者的心理护理

朴今顺

朴今顺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门诊登记,吉林延吉133000

关键词:门诊患者;心理护理

门诊是医院面对病人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医院工作的第一线。由于就诊患者流动量大,个人经历,家庭情况,社会环境,文化素质及对疾病忍受能力的差别,患者的心理反应也不一样,病人一旦对服务过成中的某一方面不满意,就可能导致对整个医疗过程全盘否定,这就要求门诊医护人员不仅仅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外,还必须注意患者的心理状态,如何做好心理护理是医疗护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问诊患者的常见心理护理特征

1.1陌生紧张和恐惧的心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医院的就医条件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但门诊患者,特别是首次来医院就诊,对医院环境不熟悉、就诊环境不熟悉、就诊程序不了解、加上对自己的疾病能否治好的担心会产生紧张和恐惧的心理。

1.2焦虑烦躁的心理:病人到医院就医,希望得到关心,同情与尊重,希望挂号就诊顺利,在这个诊疗过程中,由于医院面积的扩大,科室和专业进一步细化,患者在就诊时,常常要来回多次“造访”多个部门和诊室,加上求治心切,希望尽快办理就诊手续,尽早明确诊断,或者害怕病情加重,往往对疾病的治疗表现焦虑,烦躁情绪,甚至引起医患关系紧张。

1.3期待诊疗祈求安全的心理:患者就诊时,都希望得到医术高明的医生诊治,尽早期诊断,了解到最佳治疗方案[1]。希望医生对自己健康提供安全保障,并有迫切体验到治疗效果。

1.4心存怀疑的心理:近些年,由于部分医务工作者在诊疗活动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不良行为,导致“白衣天使”形象在人们心中有所暗淡,病人对医生的信任度有所下降,医生开具的检查和药物不理解,总担心自己被“宰”,一方面希望得到医生的治疗,另一方面对医生的能力表示怀疑,心理表现较为矛盾。

2.问诊患者的心理护理及策略

2.1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营造温馨舒适的就医环境、宽敞舒适的诊区、清晰的电子呼叫系统和液晶电视等措施,能缓解病人的紧张情绪,使病人在轻松的氛围中候诊。

2.2设置明确就诊流程,在各诊区设有鲜明的就诊指示标牌,如挂号、就诊、缴费、取药等。鲜明的指示标牌能缓解一些病人的恐惧感,但有些病人,初到医院不看指示标牌,就诊环境感到困惑茫然,迫切希望医护人员能时时引导,为了使他们得到心理上的满足,护士经常巡视候诊诊区或对患者困难给予帮助解决,对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妥善处理。

2.3随着护理理念的改变,“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是医学模式的核心,本着这样的精神,在工作中调节好自己的情绪,时刻保持良好的心态、面带笑容、热情诚恳、耐心倾听,以和蔼的态度对待每一个患者,随时倾听和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要塑造护士的职业形象美,职业形象美是护士的内在美与外在美的交映生辉的整体美,对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2]。给患者创造一个安全温暖的氛围,使其最大限度的表达自己,可使患者感到自己被尊重,被接钠,获得一种自我价值感[3]。

2.4努力学习,提高自己专业操作技能,赢得患者信任,门诊护理人员必须不断加强专业知识水平,掌握医学全科行为上的配合导诊台护士要强烈的责任心,熟练掌握各个医生的出诊动态及部分医生的专业专长,科室布局等,以便给患者提供正确的导引。

2.5分析患者心理状态,即患者想什么、要什么、希望什么、把就诊患者的心理特点找准,并掌握其变化的规律,及时满足门诊患者的心理需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给他们周到的服务。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心理护理已成为现代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门诊医护人员必须提高综合业务素质,优化服务态度,掌握不同患者的心理特征,满足患者心理需要,使患者心情愉快,才能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辛静.门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033(8):720。

[2]于颖,曹华,如何塑造护士的职业形象[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2):1824。

[3]刘小容,慢性乙肝患者的心理护理分析[J]中国美容医学,2009,18(12)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