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外伤32例临床治疗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手外伤32例临床治疗分析

徐倩

徐倩

(凤城市爱阳中心卫生院辽宁丹东118112)

【中图分类号】R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2-0228-02

我一直在乡镇卫生院工作,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在农村基层,接触了大量的手外伤的病人,结合农村的患者特点和这20年的乡镇医院的发展分析比较在医院条件、治疗方法的不同对特点相近的病人的临床治疗结果的分析:

临床资料:第一组是闭合性手外伤,这一组都是受外力钝器伤所致掌骨、指骨骨折,无肌腱断裂,部分合并有指甲损伤。本组共15例,均为青壮年男性,A是第3、4掌骨骨折2例,B是4、5掌骨骨折3例,C是第1掌骨骨折2例,D是末节骨折合并指甲损伤3例,E中节指骨骨折2例,F是近节指骨骨折3例。

第二组是开放性手外伤,这一组是受锐器伤和碾挫挤压所致皮肤创伤,有合并骨折、有合并肌腱断裂。本组17例,男性12例,平均年龄32岁,女性5例平均年龄35岁,A是单纯肌腱损伤4例,B是单纯骨折,无肌腱断裂3例,C是骨折合并有肌腱断裂5例,D是无肌腱断裂及骨折,但有皮肤缺损2例,E是手指缺失离断伤3例。

治疗方法与结果:第一组A:这二例分别采用保守和手术治疗,保守者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6周,手术者切开复位指针内固定6周,两患者均治愈,患肢恢复良好,无畸形,功能良好;第一组B有二例采用非手术治疗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6周,一例手术治疗切开复位指针内固定6周,均治愈,无功能障碍;第一组C中,一例手术治疗切开复位指针交叉内固定,另一例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6周,手术者恢复良好,未手术者留有轻度畸形,手功能轻度障碍;第一组D二例未拔甲,肿胀明显者指甲钻孔引流,另一例拔甲,未拔甲末节指骨恢复良好,拔甲者骨折有分离加大,愈后慢,骨折愈合欠佳;第一组E一例手术指针内固定,另一例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这二例愈后均良好,无明显畸形及功能障碍;第一组F二例手术交叉指针内固定4—6周,另一例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6周,手术病例愈后佳,未手术者有轻度畸形,留有功能障碍;第二组A均清创术,其中伸肌腱断裂一例采用双十字缝合,石膏外固定背伸位3周后功能锻炼治愈,恢复良好,有二例是手部二区屈指深浅肌均断裂,一例只缝合屈指深肌腱,另一例用改良kessler方法分别吻合深浅肌腱,石膏外固定3周,愈后未吻合屈指浅的手指力弱,有一定的功能障碍,都吻合的患指恢复良好,无明显障碍,最后一例是三区指浅屈肌断裂采用4号丝线缝合,愈后不佳,吻合端粗大,影响手指功能;第二组B一例是第一掌骨骨折清创后,交叉指针内固定良好,另二例是食指近节指骨骨折清创后骨折指针内固定,分别用普通丝线和显微细线修补腱鞘,显微缝合无明显功能障碍,用普通的屈指略受限;第二组C损伤大多较重,均是彻底清创后,先固定骨折,再吻合肌腱,以前的病例有二例均是普通丝线缝合肌腱,后三例用kessler和bunnell改良方法吻合肌腱,功能恢复较前二例好;第二组D均是碾挫伤致手背皮肤不同程度缺损,其中一例清创后,采用抗炎、换药创面以肉芽疤痕组织愈合,另一例采用游离植皮创面恢复快,疤痕组织少;第二组E有二例来院时缺失部损伤染污严重采取截指手术,其中一例是以旧的方法处理后,断端直接以皮肤及软组织闭合残端,愈后有较明显的指端痛,另一例是尽可能保留指背腱膜以覆盖断指残端,愈后无明显指端痛,最后一例是自残刀砍伤左手小指未端,短缩闭合残端治愈。

讨论与改进方法:在农村基层卫生院,起初技术设备条件比较落后治疗方法陈旧,对病例相近的病人不同的治疗愈后明显不同,上述病例中,第一组A二例病人和第一组B三例病人无论采取非手术还是手术治疗,其临床效果无明显差别,主要是对于掌骨3、4、5闭合性骨折即使未完全解剖复位,对已后手的功能无明显的防碍,而手术会增加患者的负担,所以建议现在对于该相似的病例多主张非手术治疗;而对于第一组C二例病人,第一掌骨能影响拇指的功能,所以若未解剖复位,特别是有旋转畸形的,对愈后的手功能有明显的防碍,所以对第一掌骨骨折的有条件时要尽可能手术解剖复位,以前我院没有条件手术,多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多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现在农村卫生院也有小手术的条件了,采用手术复位治疗,恢复均较以前未手术的好;第一组D三例,以前的处理方法是只要有指甲的损伤多采取拔甲往往有加大未节指骨的骨折分离移位,而现在只要指甲损伤污染不重或清创后估计预后好的,甲根未完全剥离翘起的尽可能保留指甲,肿胀明显可以钻孔减压引流,不仅不加重骨折的分离移位,而且还起到支撑的作用有利于骨折的愈合,对软组织及甲床的恢复有良好的作用,本组二例未拔甲的愈后都较好,恢复快;第一组E二例病人中节指骨不是拇、食指的一般用非手术治疗也能达到良好的效果;第一组F近节指骨骨折的现在有条件,建议尽量采用手术治疗,因为近节骨折的移位都大,固定不易稳定,手术比以前未手术的疗效好;第二组的肌腱断裂以前我单位没有细的显微缝合线,采用普通的丝线针缝合的,愈后的肌腱吻合端常常粗大,粘连都较重,功能防碍大,特别是缝合时有重叠的,所以只要是开放性的,清创彻底后,有骨折的内固定,肌腱断裂的建议用改良的kessler和bunnell方法吻合愈后都较好,吻合端不粗大而且粘连不重,加强功能锻炼大多恢复良好,特别是屈肌,再用细的显微缝合线处理腱鞘都有很好的效果,至于皮肤缺损的,小的缺损用小块游离植皮较好,疤痕少。大的缺损因农村医院条件不允许大都转上级医院治疗了,截指术以前对指背腱膜的处理不重视,多数患者有指端痛,影响生活,从上级医院学习后提高了手术水平,细致地处理指背腱膜埋骨残端,肌腱、神经均拉出切断处理,无明显的指端痛。

总结:在农村手外伤的病人还是比较多的,我参加农村乡镇卫生院的工作20年,对于闭合性手外伤的病人,除了尽早明确诊断,建议3、4、5掌骨,中节和末节的采取非手术治疗,尽可能保留指甲的方法其临床愈后是比较好的,而且能减少患者的负担;近节指骨的建议采取手术治疗能尽可能减少畸形的发生,恢复手的功能;对于开放性手外伤的病人,有很多创伤污染重,除了严格要求清创术,建议骨折的尽早做内固定,恢复手的骨性结构,对肌腱和软组织的愈合很重要,肌腱的吻合主张应用显微改良的kessler和bunnell方法治疗,在有条件时尽量不用过去的粗线吻合,这样对恢复手的功能,改善愈后有很好的效果;截指术建议重视对指背腱膜的保护和利用,加上对神经和肌腱的拉出式切断处理,它对闭合残端防止术后指端痛有很好的作用;对比病例相近的病人在农村的医疗条件好了,手术的水平提高之后,特别是不断提高并更新知识,运用并掌握是治愈病人的关键,以上是在农村对手外伤的病人的治疗经验总结,给广大的基层农村的医务人员一点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