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分析

王超尘韩培陈雨佳韩璐刘莉李鹤

黑龙江省鸡西市人民医院住院部158100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ICU重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ICU重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9.9%,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95.3%,(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P>0.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措施对于提高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有重要推动作用,医护人员在护理ICU重症患者时,不仅要采取常规基础性护理措施,还应当配合实施心理护理措施,改善ICU重症患者抑郁焦虑心理情绪,提高ICU重症患者临床护理疗效。

关键词:心理护理;重症患者;分析效果

ICU病房的患者具有病情变化快、发展迅速的特点,病情的严重性导致大部分患者表现为恐惧、悲观、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严重的患者会失去治疗的信心。同时,医院为了防止因患者家属探病导致细菌、病菌传入患者病房,通常会限制ICU重症患者家属探访,这两方面因素均会加剧ICU重症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直接影响到ICU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而心理护理干预可以很好的解决此类问题。如何对ICU患者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减少其不良心理情绪对提高ICU患者护理服务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研究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临床影响,并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ICU病房2016年2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中男10例,女10例,年龄52~68岁,平均年龄59.3岁;观察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53~75岁,平均年龄63.2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基础护理,包括:观察与检测患者各项身体指标、药物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遵从医嘱等其他基础护理项目。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合适的护理措施:不同患者给予不同对待。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碰到不同情况的患者,应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尤其是老年ICU患者,护理人员需耐心的为患者介绍护理的必要性,并积极回答患者问题,以消除患者顾虑,为患者营造轻松的治疗和护理环境。(2)加强与患者的沟通: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严密监测患者情绪的变化,以便随时掌握患者心理的变化;对于患者的疑惑,护理人员应详细为其释疑,并耐心、温和的对其进行引导,消除患者的紧张感及陌生感。(3)术前指导:对于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前可以通过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方法、过程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主动关心患者,取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4)医患沟通:医护人员应当深入患者内心,充分了解患者病情、饮食习惯、个人偏好等情况,全面分析患者病症变化,并与主治医师做好沟通交流。(5)健康宣教:对于ICU病房患者,护理人员应给予患者充分的健康宣教,如详细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治疗和护理的相关知识,减轻患者和家属焦虑和不安心理,使患者放心地接受治疗和护理。(6)公平对待: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热情的接待患者及其患者家属,耐心的为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的环境,评估患者的病情症状、家庭背景等,所有患者要平等的对待,尽量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进行评定,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记录患者的满意度,分析心理护理在ICU重症护理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了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了数据处理和分析,组间计量数据以(x±s)表示,在各组之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n)、百分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检验,若(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调查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抑郁度与焦虑度均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抑郁度与焦虑度均有所改善(P<0.05),且观察组护理后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9.9%,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95.3%,(P<0.05)。

3.讨论

ICU病房是医院抢救重症患者的一个重要中心,其配备的仪器较多,加之,主治的多为病情危重、发展较快的患者,这些患者的情绪极易波动。患者经常出现悲观、拒绝治疗等悲观心理,部分患者甚至放弃治疗,因此,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是重要的,尤其是心理护理。因此,ICU病房的护理人员除了时刻关注患者病情变化外,还应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针对不同患者的心理情绪给予不同的心理护理,以便最大程度减轻患者不良心理情绪,使患者能积极配合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在ICU重症护理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主要有:心理疏导,护人员要与患者、家属多作深入沟通,从他们的年龄、性格、文化程度、家庭因素等多方面入手;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和认识干预;缓解生理与心理应激反应,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如何有效缓解疼痛与伤口防护措施等;患者在ICU重症病房治疗期间护理人员要营造良好的治疗氛围,如每天对病房进行清洁、通风与消毒;说话与操作仪器、出入病房都要轻。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前抑郁度与焦虑度均无显著差异,护理后两组抑郁度与焦虑度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护理后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可证实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ICU重症患者抑郁与焦虑情绪,提高患者对于医护工作的满意度,所以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十分必要。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健康生活理念的不断强化,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对于提高患者临床护理疗效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综上所述,对ICU重症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其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情绪,加强患者及其家属护理的满意度,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值得临床的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季云.ICU重症患者行心理护理对护理质量的影响探析[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11(6):3358.

[2]王凤娇,陈静,薛晓鹏.心理护理对ICU重症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0(2):152.

[3]陈思思.心理护理干预对神经内科神经内科ICU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11(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