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N排班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APN排班护士工作满意度调查与分析

杨皓

杨皓(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目的调查实行APN排班前后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合理利用现有的护士人力资源,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减轻工作压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MuellerMc-closkey满意度量表(MMSS)对骨科病房护士发放调查问卷,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PN排班前后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排班,家庭/工作的平衡,工作被称赞和被认可,对工作的支配及参与决策的机会方面满意度有提高。结论实行APN排班制度,减少了交接班时间,减轻了年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改善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APN排班护士满意度

随着人们法制观念的增强和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护理工作量不断增加,压力不断增大,在身心疲惫的情况下,如何寻求一种合理的排班方式,充分调动起护士们的工作积极性,以达到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是现代护理工作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1]。根据省卫生厅要求,我院骨科于2011年3月开始进行护理工作模式的改革,实行以患者为中心,以连续、层级、均衡、责任为原则的APN排班制度。APN连续性排班是将不同层级、不同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的护士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排班,以保证每班都有两个以上护士值班的护理排班模式[2]。为了解实行APN排班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进行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骨科在岗护理人员13名,其中主管护师3名,护师7名,护士3名。年龄24-29岁,均为女性。

1.2方法

1.2.1制定APN排班模式

制定APN三班连续性排班:①工作时间:A班:责任护士4名(含责任组长)07∶30-15∶00,P班:责任护士2名15∶00~22∶00,N班:责任护士2名22∶00~08∶00(次日)②白天另设办公班、治疗班各1名07:30-11:30,15:00-18:00,护士长值常白班;③除护士长外,所有护士进入APN排班系统值班,均为责任班;④形成护士长、责任组长、初级护士的护理层级管理架构,设置责任小组,且相对固定,配备责任组长,明确各级护士职责。

1.2.2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MuellerMc-Closkey满意度量表(MMSS)[3],问卷内容包括基本资料和MMSS量表,用来测量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的水平和影响因素。量表包括8个方面共31个条目,每个条目要求按1-5打分。非常满意5分,中等满意4分,中立3分,中等不满意2分,非常不满意1分。均数3.03是对工作评价满意的最低指标。问卷英文版的信度、效度已经专家测量,信度系数为0.89。翻译后问卷中文版的精确度和清晰度经专家测定,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7。

1.2.3统计分析方法

使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通过对传统排班和APN排班模式下病区护士工作满意度对比,在对排班的满意度,家庭/工作的平衡,工作被称赞和被认可,对工作的支配及参与决策的机会方面满意度有提高(P<0.05)(表1)。

表1实行APN排班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对比(x-±s)

3讨论

3.1提高排班方面的满意度

APN排班合理均衡了护理人力资源,增加了中午治疗高峰期,晚夜班薄弱时间护士人数,解决了传统排班人手不足引发的护患矛盾,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搭班人员相对固定,新老合理配置,减轻年轻护士单独值班的工作压力。减少交接班次数,避免交班遗漏,做到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和无缝隙;同时拖班现象也明显减少,下班较准时,护士休息时间更充分。

3.2家庭/工作的平衡的满意度

开展APN排班,护士休息时间相对集中,自由支配时间多,更有利于护士集中管理时间,更好安排家庭社会生活,开展自身的学习,增多与家人沟通时间等,达到工作、家庭两者的平衡。

3.3工作被称赞和被认可

APN排班使护士责任到病人,病人的治疗、护理都由责任护士完成,护士对病人的病情了解,与病人沟通、交流时间增多,护患关系融洽。每组护士自感当家作主,主动进入病房了解患者动向、做健康教育、落实基础护理,真正能做到“患者在我心中,我在患者身边”,切实为患者解决实际问题,逐步扭转由患者家属或家属自聘护工承担患者生活护理的局面,减轻了患者的负担[4]。患者、家属对护士工作认可。

3.4对工作的支配及参与决策的机会的满意度

APN排班后,各级护士职责明确,工作任务和性质都与其能力、经历等相适应,并且在工作中,上级护士指导监督下级护士,搭建成长平台,使各级护士参与工作中决策的机会增加,获得专业的归属感和成就感,工作控制性提高[5]。

参考文献

[1]谢屹红.护理排班方法与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A):65.

[2]杨小月,蔡素玲,杨俊卿,等.APN连续性排班的利与弊[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7):252-253.

[3]MuellerCW,McCloskeyJC.Nurse,s,jobsatisfaction:Aproposedmea-sure[J].NursingResearch,1990,39(2):113-117.

[4]范文芳.层级管理与APN排班模式在二级医院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0,29(17):96-97.

[5]张莉,彭刚艺,刘雪琴.连续性排班模式有助于推动护士分层级管理.中华护理杂志,2009,44(2):1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