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如何提高小学生心理素质

刘宏

凤城市鸡冠山镇九年一贯制学校辽宁丹东118102

小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他们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每次看到一些有关学生因品行障碍或人格障碍而做出违法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便格外沉重。为何有那么多的学生会无所顾忌地去违法犯罪,为患社会?我想这除了少数客观的原因以外,更多的还在于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不够重视,导致他们的心理不够健康。

一、造成小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因素

1.学校教育不当。学校的教育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弊端。片面追求升学率,重智育,轻德育、体育;重课内教学,轻课外教育;重尖子生,轻后进生。学校生活内容、方式单一,许多学生对学习深感枯燥、乏味,心理恐慌,信心不足,视课堂为牢狱,视学习为苦差。而一些教师忽视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育学生时采用不当的方法,体罚、心罚学生,损伤学生的自尊心,使不少学生产生孤独、自卑的心理。有些后进生被教师所嫌弃,因此失去上进心而自暴自弃。

2.家庭影响。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品德修养、文化水平、教育方法以及家庭环境条件等对学生品德和心理成长有直接而重大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家庭和家长的条件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屈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有些“问题家庭”家长本身品德低劣、作风不正,对孩子的危害也就可想而知了。所以家庭教育不当,是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3.社会影响。近年来社会上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学生冲击甚大。随着改革开放,经济体制改革深入,难免带来一些资本主义的精神污染,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刺激。青少年缺少辨别能力,一味模仿,也造成了一些学生的非正常心理。此外,从小学五六年级到初中这一阶段的年龄,正是学生的“过渡时期”,国外称之为“危险年龄”,青少年身高、体重迅速增长,性成熟时期开始,生理上的迅速“成长”极大地打破了生理和心理之间的平衡。这时期青少年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有了显著的发展,但又有较多的片面性和主观性。他们精力旺盛,感情充沛,但带有冲动性,不善于克制,行为不易预测,也最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对于这种悄悄来到的变化,青少年自身没有思想准备,一些家长老师也往往缺乏充分思想准备,没有主动、及时地采取相应教育措施帮助他们渡过“过渡时期”、“危险年龄”,致使这时期成为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多发时期。有的专家分析指出,2/3的成年人心理疾病产生于中小学时期。小学生心理疾病多与家长有关,根源多在于教师。这应当引起家长和老师足够的重视。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应总体规划,多方面做工作。

二、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1.要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面对激烈的升学竞争及来自社会各方面有形无形的压力,一些教师产生心理冲突和压抑感。教师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必然导致不适当的教育行为,对学生产生不良影响。教师的职业特征要求有极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要调整心态使自己始终处于积极乐观、平和稳定、健康的状态,以旺盛的精力、丰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绪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此外要对教师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每一位教师都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以利于正确对学生进行指导,并在教育教学过程不出现失误。培养一支自身心理健康,懂得心理学专业知识,掌握心理辅导技能和心理训练方法的教师队伍,这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的。

2.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目前上中小学这代孩子的父母,很少学过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的有关知识,他们不了解如何科学地教育孩子。因此,学校要通过家长会、家长座谈会等到方式,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掌握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使家长了解青少年是一个特殊年龄阶段,学生情绪反复、行为多变,对此要有心理准备,不能因此不尊重、不理解他们。对学生教育既要鼓励,也可以批评,但方法的使用一定要符合青少年心理规律。对孩子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希望孩子成才,这是人之常情,但压力过大,也会适得其反。此外对“问题家庭”的学生更要特别关心,帮助他们克服因家庭的不良影响而引起的心理问题。

3.教师上好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目前不少小学已开设健康教育课,也开始涉及心理健康的知识。但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仅是普及心理学有关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心理健康教育课应该是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为一体的。这样才能学以致用,真正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从而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

4.建立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学校在近期内还很难配备专业的心理医生,但教育行政部门应考虑尽快培养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在学校开设心理咨询室、心理活动室等,开设心理咨询电话热线;定期为师生举办心理健康、心理保健等讲座;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前途职业指导等并建立健全学生心理档案,作为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使心理健康工作落实到实处。

随着社会的重视,学校教育已慢慢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战场。这不仅需要专业心理辅导员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课,更需要其他各科老师结合本学科特点,把握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中。两者有机结合,确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