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类型宫内节育器移位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三种类型宫内节育器移位的临床研究

代淑兰谢伟

代淑兰谢伟(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妇产科湖北武汉430040)

【中图分类号】R169.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51-0155-02

【摘要】目的探讨宫内节育器移位的原因,诊疗方案及预防措施。方法选择112例带环女性,其中爱母环60例,T型环42例,圆型环10例,随访6年,比较三组宫内节育器移位率。结果爱母环组与T环组移位率均明显高于圆环组,且爱母环组移位率也明显高于T环组(P<0.05)。结论宫内节育器移位的原因除了可能与子宫的形状及操作者操作不当有关,也可能与节育环的大小、形状和质地有关而带尖端环更易移位。

【关键词】节育器移位节育环形状

宫内节育器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节育器。节育方法深受广大妇女的欢迎,目前已成为我国育龄妇女主要的避孕措施[1]其常见的并发症是子宫出血和疼痛,以及节育环脱落和感染;节育环异位却较少发生但却是其严重的并发症。现将三种不同类型宫内节育器移位的病例做临床分析,并将其原因及治疗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112例患者年龄20-45岁,平均27岁,带环6年;其中月经干净后3-7天放置80例,哺乳期放置20例,人流术后放置2例,剖宫产术6个月后放置10例,其中爱母环60例,T型环42例,圆型环10例。

1.2节育环移位临床表现:放置宫内节育器后,持续性下腹疼痛及腰骶部坠胀痛、性交痛、有不规则阴道流血、经期延长、月经量增多、点滴或不规则出血。在常规环检中发现2例移位无任何不适,

1.3节育环移位诊断依据:B超检查确诊宫内未见节育器环型,在子宫外可见节育器环型,或子宫内膜线旁开1.5cm处可见环型(宫腔镜显示:环型部分嵌顿于子宫肌层),纵切时子宫内口处可见环型,以上病例同做X线拍片显示:腹腔内可见环影,

2.结果

60例爱母环组移位10例移位率16.7%无脱落者,42例T环组移位4例移位率9.5%脱落4例,而10例圆环组无移位者仅1例脱落。三组对比χ2检验,P<0.05,有显著差异,爱母环组与T环组移位率均明显高于圆环组,且爱母环组移位率也明显高于T环组(见下表)。

爱母环和圆环组及T环组移位率比较

节育器移位的部位类型:移位到腹腔4例其中2例位于子宫卵巢旁形成包裹型积液,环被包围成占位型病变。移至子宫直肠陷凹2例,移至子宫肌层5例、嵌顿于子宫内口处3例,移至膀胱2例。

3.讨论

节育器移位发生率虽低,报道各种节育器移位率7-8%左右,导致妇女带器妊娠、出血、疼痛、感染等不良反应。节育环移位是其严重的并发症,绝大多数异位至子宫肌层,罕见移位至膀胱。节育器移位分三类[2]:部分嵌顿于子宫基层,完全嵌顿于子宫基层,节育器移入子宫外进入腹腔。

节育环异位可能与子宫的形状及操作者操作不当有关,也可能与节育环的大小、形状和质地有关。节育环移位有两种原因:1.放置时子宫穿孔,节育环直接放入腹腔;2.节育环的某个尖端部位长期压迫子宫肌壁,继发子宫穿孔而逸出宫腔甚至插入附近脏器内[3]。而本研究显示爱母环和T环较圆环更易移位则可能说明带尖端环更易移位。盆腔内慢性炎性刺激,使子宫与周围组织形成炎性粘连,节育环慢性穿通子宫时可由此从子宫进入附近组织,而子宫、子宫周围组织的损伤和修复过程是不同步的,故节育环移位于腹腔或其它脏器的过程是常缓慢的。而具体的异位的机制及影响因素则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节育环移位进入腹腔或其它脏器,易引起严重后果。移位进入盆腔内易造成盆腔内容物如肠管、大网膜、输卵管等进入子宫内引起急性腹痛或肠梗阻,时间过长导致肠坏死[4]且造成严重感染危及患者健康。移位进入膀胱可能导致泌尿系感染,膀胱刺激症,甚至形成膀胱结石。因此节育环移位一经诊断应适时尽快取出,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

为了预防节育环移位应注意掌握放置宫内节育环适应证,并严格按操作规范进行手术。放置节育环后一定要定期检查,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治疗,减少患者的痛苦。并应该加强医疗市场管理,同时也提醒医疗器械设备的制造商,应严格把好质量关,逐步改进,听取临床医师的建议,另外在制造节育器的材料选用上尽量选用柔软、弹性较好的材料作为支架,环的尖端尽量制造圆滑,并按宫腔形态制成各种适合宫腔避孕环,为了避免移位,应严格遵守注意事项,上环后一般嘱患者2周内不宜做重体力劳动,1个月内不宜同房,以防性生活引起子宫节律性收缩,促使环移位。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27.

[2]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413-2416.

[3]李玲,刘悦菊.节育环移位致宫颈宫体分离1例[J].疑难病杂志,2009,(01):22.

[4]阁存光.节育器腹腔内异位致绞窄性肠梗阻1例.腹部外科,1999,12(6):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