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颌窦良、恶性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2

上颌窦良、恶性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

吴国龙罗凤荣

吴国龙(江苏省宜兴市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214200)

罗凤荣(广西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放射科537000)

【摘要】目的提高上颌窦良、恶性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52例上颌窦肿瘤CT表现结合手术病理诊断。结果52例患者均有上颌窦软组织肿块影,CT值为20~40HU,均有局限性或广泛性骨质破坏,CT诊断良性28例,恶性24例。手术病理良性30例,其中慢性上颌窦炎性息肉14例,内翻乳头状瘤5例,上颌窦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例,粘液性囊肿3例,上颌窦血管瘤2例,含齿囊肿2例。恶性22例,其中上颌窦癌13例,恶性淋巴瘤4例,内翻乳头瘤恶变2例,上颌窦囊腺癌3例,CT诊断良性漏诊率为6.7%,恶性误诊率为9.1%。结论CT检查对上颌窦肿瘤的定性及其毗邻软组织有否侵犯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上颌窦肿瘤CT诊断

上颌窦肿瘤为副鼻窦最常见的肿瘤[1,2,3],因上颌窦位置深,病理活检组织的获取相对较难,常规X线无法观察其毗邻软组织,因此CT扫描成为上颌窦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作者对52例均有骨质破坏的上颌窦肿瘤的CT表现进行分析和鉴别诊断。

1材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52例中,男35例,女17例,年龄20~70岁,平均40岁,临床症状主要为鼻塞、流涕,分泌物增多41例,血涕21例,头痛30例,颊部肿胀25例,单侧35例,双侧17例。

1.2检查方法CT扫描采用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Asteion4螺旋CT机,冠状位扫描,扫描层厚5mm,层间距5mm,扫描条件为120KV,150mA。

1.352例患者均手术病理活检。

2结果

CT表现52例患者均有上颌窦腔内软组织密度影,CT值为20~40HU,局限性或广泛性骨质破坏,双侧35例,单侧17例,膨胀性骨质破坏、周围脂肪层清晰25例,单壁骨质破坏5例,肿块呈规则形、边缘完整、密度均匀30例,侵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周围脂肪层模糊22例,邻近组织结构消失、有转移5例,多壁骨质破坏10例,肿块呈不规则形,边缘不完整、密度不均匀22例。CT诊断良性28例,恶性24例。手术病理良性30例,其中慢性上颌窦炎性息肉14例,内翻乳头状瘤5例,上颌窦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例,粘液性囊肿3例,上颌窦血管瘤2例,含齿囊肿2例。恶性22例,其中上颌窦癌13例,恶性淋巴瘤4例,内翻乳头瘤恶变2例,上颌窦囊腺癌3例,CT诊断良性漏诊率为6.7%,恶性误诊率为9.1%。

3讨论

本文收集病例中,良恶性肿瘤均有骨质破坏,这是一个基本征象,可见于大多数良恶性骨原发或继发病变,其中良性57.7%,恶性42.3%,两者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但对区别肿瘤的良恶性对决定治疗方案的选择有着重要意义。

3.1上颌窦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

3.1.1良性征象膨胀性骨破坏,周围脂肪层清晰,邻近组织结构无侵入转移,单壁骨破坏,肿块呈规则形,边缘完整,密度较均匀。

3.1.2恶性征象侵蚀性、溶骨性骨质破坏,周围软组织脂肪层模糊,邻近组织结构消失,有转移,多壁骨破坏,肿块呈不规则形,边缘不完整,密度不均匀。

3.2骨质破坏主要为膨胀性骨质破坏和侵蚀性骨质破坏[1,2,3]。

3.2.1膨胀性骨质破坏反映了病变的多方向缓慢生长[4]。骨膜因受慢性刺激而形成新骨,周围窦壁可重新塑形而形成窦腔的膨胀或出现增生硬化改变,囊性肿块因肿块巨大时对窦壁产生推压性改变,其表现为窦壁变薄膨隆,骨质为吸收破坏断裂,其断裂部边缘较光整,肿瘤即使超出骨破坏边缘也不包绕骨壁,膨胀性骨破坏的同时,周围血管受压狭窄而逐渐闭塞,骨质因缺血而吸收甚至可造成骨壁的缺损。本文所见14例炎性肿块中缺损区较局限,它们主要发生在上颌窦裂孔、筛窦气房或眶下孔,这些上颌窦内的正常解剖裂孔区,其窦腔无明显扩大。

3.2.2侵蚀性骨质破坏反映了病变的迅速坏死、溶解。因骨膜被破坏或骨样组织在钙化前就破坏而无法形成新骨,不能形成周围骨质的膨胀或增生硬化改变。本文恶性肿瘤破坏的主要表现破坏区不限于正常解剖的裂孔区,破坏的骨边缘极不规则,肿块早期常超出骨质破坏边缘并向周围组织广泛浸润,越过窦壁包绕未破坏的窦壁,因此瘤内可见骨片影[5],肿瘤组织生长不均匀。

综上所述,上颌窦良、恶性肿瘤二者在肿瘤的生长方式、局部骨质改变的形态特点和窦腔周围结构的改变情况,这三方面的不同就是鉴别诊断上颌窦良、恶性的关键,是CT扫描诊断检查的优势,有助于我们明确诊断,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96.

[2]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603-604.

[3]王正颜.临床肿瘤X线诊断学[M].合肥:安徽科学出版社,1983,56-57.

[4]吕明权.放射性上颌窦炎CT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1):43-44.

[5]张玲,邱光准.CT诊断上颌窦病变的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4,28(3):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