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等待期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患者血压与心率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1

手术室等待期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患者血压与心率的影响

龚红燕臧道军

(江苏省常州市德安医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等待期个体化护理干预对患者血压与心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患者入手术室后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实施常规护理外,在患者入手术室等候的期间给予个体化护理。观察组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前以及手术室等待期结束时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以及焦虑程度(SAS)变化情况。结果:手术等待期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MAP、HR以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满意度达到1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6%(P<0.05)。结论:对手术室等待期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平稳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从而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干预;手术室;等待期;血压;心率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3-0183-02

目前外科手术仍然是大部分疾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作为人体最大的应激来源,往往导致患者在手术前、手术中以及手术后产生异常心理反应,从而致使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不稳而严重影响手术的开展与预后[1]。我院手术室对23例手术室等候期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行外科手术治疗患者46例,其中男24例,女22例;年龄30~75岁,平均(51.3±6.3)岁;普外科手术34例,骨外科手术12例。4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外科常规护理,对照组患者入手术室后给予手术室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实施常规护理外,在患者入手术室等候的期间给予个体化护理,措施如下:①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需求,根据个体需求给予针对性护理,并且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②等候期间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情变化,对情绪过度波动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抚慰与情感支持,护士还可通过介绍手术室人员、仪器用途来转移患者的注意力,以缓解病人的恐惧,减轻心理应激反应。③患者入手术室后监测血压与心率,对血压与心率异常变化者及时给予应对。

1.3观察指标

监测并记录两组入手术室前以及入手术室等待期结束时患者的平均动脉压(MAP)以及心率(HR);采入手术室前以及手术室等待期结束时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进行焦虑程度评分;调查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程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前及等待期结束时血压、心率比较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前及等待期结束时血压、心率比较(x-±s)

2.3两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度达到100%,对照组的满意度仅有8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72,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医疗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与我国外科手术量逐年升高,给手术室护理质量提出了新的挑战。外科手术是目前人体最大的应激源,而当患者进入手术室等候时,面对陌生、紧张、严肃的环境,患者必然会产生孤独感、无助感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再加上医疗器具对患者感观的刺激,使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达到最高点[2],机体血压与心率也随之快速升高,极不利于手术的进行。因此,减少手术室等候期患者心理应激反应,保持生命体征指标平稳是手术室的护理关键。本组研究对23例手术室等待期患者采取个体化护理干预,结果显示,手术等待期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MAP、HR以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同期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的满意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了对手术室等待期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平稳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从而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谢蓓蕾.人性化护理理念在手术室整体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6):36-37.

[2]陈文宏,许炎秋,刘美平.优质护理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的效果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5,37(1):16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