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

李小梅

第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西京医院陕西西安710032

摘要:肝癌是人类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病死率较高的癌症之一,受肿瘤的部位、大小、数量、肿瘤来源、肿瘤进展程度等诸多因素影响,约30%的肝癌患者可行手术切除,70%的患者只能采取非手术切除。射频消融术(RFA)是对不宜手术或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特别是肿瘤直径≤3cm)患者实施治疗的一种有效手段,具有微创、简便、复发率低、并发症少等优点,但患者对此了解不多,易产生恐惧感。RFA是一项新兴技术,其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外科手术。本文分析了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护理。

关键词:射频消融;肝癌;护理

射频消融治疗的原理为在CT、超声等影响技术的导引下,将针状或多针状电极直接刺入病人的肿瘤部位,将射频消融仪与电极连接并发射高频电能,可产生120度热能,破坏肿瘤细胞,当肿瘤细胞内温度达50度以上时,肿瘤细胞蛋白质变性,细胞膜双脂质膜溶解导致细胞结构改变。射频消融术具有操作相对简单,创伤小,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势,受到临床医师的普遍认可,减少了肿瘤病人的治疗痛苦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肝癌患者62例,男39例,女23例;年龄34~68岁,平均51岁。

2.护理方法。一是术前护理。肝癌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前,需要对患者详细地询问病情和病史,然后进行术前肝肾功能、血常规和电解质等常规检查,通过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评估出患者的肝脏功能和手术耐受程度。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患者进行肝脏B超和CT检查,以此来确定肿瘤的位置和大小,为手术做好充分准备。值得注意的是,在术前30min,要给患者肌肉注射阿托品,避免患者在术中出现副交感神经反射亢进的临床表现。二是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不仅是一座拉近护患之间的友谊桥,也是患者对新生活憧憬的起点,更是提高治疗效果的良方。由于肝癌患者具有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并伴有手术效果担忧等心情,因此射频消融术治疗前要进行必要的心理指导。这时的心理指导要体现出对患者的尊重和关心,同时要具备较强的交流技巧,善于察言观色,学会换位思考,有效地分析患者的心理变化,准确掌握患者的性格特征。除此之外,在射频消融术治疗前还要向患者缓慢、详细、耐心地讲解肝癌和射频消融术的相关知识,并告知患者术中和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另外,可以向患者介绍射频消融手术治疗肝癌成功的范例,让患者对未来充满信心。此外,事先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让家属认识到肝癌具有致死率高的特点,意识到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该病的重要意义,给予患者极大的鼓励,使他们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三是术中护理。在射频消融术中,要详细地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电图、脉搏、血压、呼吸、心率和吸氧等,同时要密切地观察患者的面色和腹部体征,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脉搏微弱、血压下降和出冷汗等现象时,要加快补液,防止出现腹腔内出血的现象。此外,要让患者保持左侧卧位或平卧位的合适体位,利于手术操作。

四是术后护理。在射频消融术治疗完成后,患者要通过加压包扎穿刺点,避免穿刺点出现出血现象。在射频消融术后,还需要详细地检测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和心率的变化,密切地观察腹部体征;患者要保持绝对地卧床休息,可采取平卧位或半卧位的姿势,同时还需要禁食6h,如果患者在6h后没有出现明显地腹痛或呕吐,可以给予患者半流质的食物。此外,在射频消融术后,患者需要给予常规吸氧1~2d,补液、护肝的治疗,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一般为12~24h。五是并发症护理。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后容易出现的并发症主要有发热、疼痛、出血和肝功能异常。一般在术后第2天,由于患者自身会对肿瘤坏死的细胞进行吸收,而引起发热症状的出现,如果患者是低热症状,那么可以叮嘱患者多用温水擦浴或多喝热水;如果患者体温大于38℃,要给予解热药物,降低患者的体温。由于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治疗机制是通过电磁波的热效应使肿瘤组织的温度升高而凝固坏死,但是热效应也会使肝包膜膨胀而引起胀痛,其疼痛程度主要和肿瘤的位置、大小、手术时间和患者的耐受程度等有关,因此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疼痛部位和持续时间,必要时可以给予止痛药物缓解疼痛。除此之外,要密切地观察患者手术的穿刺部位是否有血渗出,同时要观察患者是否有腹腔内出血,如果患者出现腹部肌肉紧张、腹式呼吸消失等腹腔内出血的现象,要监测凝血酶原时间和凝血时间,并给予止血药物。射频消融术除了对肝癌细胞有杀伤力外,还对正常的肝组织有损伤。由于坏死的组织吸收使肝脏的负担加重,因此术后常常出现一过性肝功能障碍,因此要给予患者适当的清蛋白和护肝药,同时对肝功能和各项生化指标进行定期复查。

二、结果

经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及护理后,有效5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0.32%。

三、讨论

随着医疗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改进,射频消融术逐渐用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且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与传统手术相比,射频消融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多项研究显示,有效的护理干预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射频消融术治疗时发挥着重要作用。综合护理干预不同于常规护理,是在护理诊断的指导下,按事先预订的干预方法从事的一系列护理活动。护师可根据护理诊断的特点、护理研究成果、患者功能康复的潜力、患者和护师本身的能力确定护理干预措施。有研究显示,综合护理干预可消除患者的不良心境,减轻其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积极性和护理满意度,进而控制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通过密切地检测患者的生命体征、面色和腹部体征,确保手术正常进行;通过术后进行加压包扎穿刺点,避免穿刺点出现出血。本文对肝癌患者应用射频消融术治疗,通过术前护理、心理护理、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和并发症的护理,不仅有效地降低了肝癌的病死率,而且恢复了患者对生活的自信,提高了生活质量。

肝癌射频治疗有微创小、无需开刀、患者痛苦较少、操作简便、治疗时间短、可多次重复等特点,目前射频消融术已经是临床治疗脏器占位性病变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做好围手术期护理尤其是并发症护理,对手术的成功和术后患者的康复起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孝平,汪建平.外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32-433.

[2]张玉娥,李京华.CT引导下肝癌射频消融治疗并发症的护理[J].北京医学,2015,35(3):231.

[3]平春霞,孙盈红,封莉,等.应用舒缓护理模式合理选择肝癌介入术后镇痛药注射时间[J].护士进修杂志,201525(10):955-956.

[4]李洁华,黄桂华,韦爱萍,等.B超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护理体会[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5,15(3):75-76.

[5]薛继莲,吴秀丽,幸永凤,等.肝脏肿瘤射频消融术围术期护理[J].护理研究,2015,27(6):54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