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电能采控系统实现降低线路线损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6
/ 2

利用电能采控系统实现降低线路线损率

刘向飞

刘向飞

(内蒙古电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包头供电局内蒙古包头014030)

摘要:线损管理是供电企业用电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衡量供电企业经营状况的重要依据。由于我局的线路设备布局相对分散,加上部分线路设备运行环境恶劣等客观条件制约,使得我局的线路线损管理工作比较复杂。随着电能采控系统的全面应用,利用电能采控系统采集数据的实时性及同步性,通过对整条线路电量的实时监控,来实现降低线损率的目的。

关键词:线损管理采控系统实时监测

我局的电能信息采集监控系统(以下简称采控系统)经过五年多的建设,目前全局所属的高压线路已经实现闭环管理。采控系统内所属终端目前主要包括专变终端、公变终端和大客户终端,所有终端均采用GPRS通讯方式,所有数据通过中心服务器搜集处理,各用户使用联网的电脑终端进行操作。采控终端作为一种新型的电能信息采集设备,有体积小巧、功能强大、通讯方式先进等诸多优点。可以实时对线路及用户的各项电力数据进行检测,查看用户电量信息,进行数据统计等,在新一代的智能化电网建设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1、采控系统特性分析

采控系统主要由五部分系统模块组成。

档案管理模块主要功能在于对用户档案信息、测量点信息、终端档案信息以及编辑用户信息管理和数据录入。

采集单元可以直接对应着一个采集点,也可以对应多个采集点,所以它的数据来源是采集点,通过定义的对应关系,计算出各采集单元的电能量数据,作为进一步分析的数据源。采集单元计算关系维护,对某个采集单元进行采集点匹配,并维护其计算关系。

对终端各项参数的查询及设置,直接关系到终端数据的正确与否。并将各项数据通过召测而使终端上报到主站。此外还可以查询主站对终端进行的数据记录。此数据是从数据库直接读出来。

可以实时进行线损查询,并自动进行线损图表统计以及综合线损分析。并可按照线路或台区分别进行查询及信息统计分析。

2、影响线损的因素

2.1电流、电压、负荷曲线形态系数对线损的影响

负荷电流增大则线损增加,负荷电流减少则线损降低。任何一条运行中的配电线路,都有一个经济负荷电流范围,当实际负荷电流保持在这一范围运行时就可以使线损接近或达到极小值。

供电电压提高,线损率的可变损失减少,但不变损失铁损却随着电压升高而增加,总的线损随着电压的升高是降低还是增加,视线损率的不变损失铁损在总线损率中所占的比重而定。

负荷曲线形态系数越大,负荷曲线起伏变化越大,高峰和低谷相差越大,线损就越大;反之,负荷曲线形态系数越小,线损就越小,当系数接近1时,负荷曲线趋于平衡,线损最小。

2.2三相负荷不平衡对线损的影响

在电网中,如果三相负荷不平衡,将增加线损。这是因为三相负荷不平稳时,各相的负荷电流不相等,这就在相间产生不平衡电流,这些不平衡电流除了在相线上引起损耗外,还将在中性线上引起损耗,这就增加了总的线损。

避免三相负荷不平衡,除合理调整负荷外,还要注意避免发生中性线断线事故,电源与导线,电气设备的联接一定要可靠,以减少接触电阻,要合理选用熔丝,不用导线代替熔丝使用。

2.3电网不同运行方式对线损的影响

对于两个或两个以上电源的区域闭环运行电网,应进行各种运行方式功率分布计算,在同一种运行方式下,还要进电网的功率分分布计算,掌握各支线负荷点的工作电流情况,将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确定一种线损较合理的运行方式。

3、降低线损的主要措施

3.1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

建立合理的线损管理体系,可以对电网中涉及的各所各站进行统一管理。分析指标完成情况,针对线损较高的线路,从线路质量、表计接线、是否窃电、无功补偿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并责成有关人员进行落实,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

3.2严防窃电行为,加强用电监督

作为用电管理人员,要遵守用电制度,并以制度为依据,加强宣传,倡导广大用户依法用电。保护供电设备的正常运行,对用电量要详细检测,详细记录,严防窃电和违规用电行为的发生,对已经发生的,要严厉制裁。

3.3加强需求侧管理

正确指导客户用电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确保经济运行。重视配电变压器的经济运行,对于季节性或临时性的配电变压器,在投运前应根据配电变压器的容量接入相应数量的负荷,以此保证变压器的负载率最合理,效率最高,能耗最小。

3.4运用智能化管理系统优化运行管理

更换新型电表,采用防窃电、可实现抄表自动化管理的新型电能表,应用集中抄表系统,实现大用户和居民用户远程抄表。我局于去年开始使用的“电能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就是集电量采集、数据运用、线损管理等一体化的多功能自动化的信息管理系统。随着这套系统的运用和完善,将为我局的用电管理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

4、采控线损分析实例

4.1线损数据对比

以高新分局所属线路“幸福9111”为对象进行线损数据对比。

4.2数据分析

通过两个多月的跟踪观察与数据对比,从幸福9111线路损失情况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原因,11月份高压损失210,926kWh,低压损失246,810kWh,综合线损11.43%,12月份高压损失513,002kWh,低压损失350,444kWh,综合线损21.34%。以上数据只是采控系统根据线路上安装的采集装置所上传的数据自动计算得出的,所以这些数据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我们必须对这些影响做进一步分析。

5、总结分析

高压关口侧计量表显示电量与高压用户侧的总电量之差理论上代表了线路损失的电量,而实际数据统计还需要考虑以下情况:

1、用户侧未全部安装电能采集终端,即电能采集终端必须覆盖整条线路的全部高压计量用户、专变用户、公变用户。

2、已经安装的电能采集终端可能出现故障而无法上传数据,造成该用户电能数据缺失。

3、由于系统内终端与主站之间采用GPRS进行通讯,所以若通讯受阻可能造成某段时间内一台或多台终端无法上传数据,在月度数据统计中将造成数据缺失,而这种缺失的电量也比较大,造成统计的误差也很大。

所以说目前采控系统自动统计的线路线损率还并不是完全真实准确的,其中的一些影响因素还需要我们逐一考虑,综合分析以后才能得到该条线路的准确线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