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学生评价体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浅谈美术教学中的学生评价体系

刘伟

(四川省广安励志中学广安638000)

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强化评价的诊断和发展功能及内在激励作用,弱化评价的甄别和选拨功能。在评价过程中“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和技能情况,要重视学生美术学习的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等方面的评价。我在教学中本着这种评价理念,在评价的内容和形式上努力寻求激励学生不断发展的契机,使每位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闪光点,树立起自尊心和自信心,在自信心的驱动下走向成功。

那些对美术知识理解和作业认真完成的优秀学生成为以往的美术教学评价主要对象,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常被老师作为其它学生学习的典范而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奖励,也使这些学生在美术课的学习上感受成功的喜悦之际,产生“我能行”的感觉,因而,对美术的学习就有了自信。这种评价方式存在着选拨性和竞争性,不利于全体学生的美术发展,会使一部分学生在美术课的学习上由于对美术知识理解的不全面或不理解不敢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美术作业的完成上,由于技法的掌握和运用不熟练,也由于所完成的认真程度不同,最后完成的效果不理想,得不到老师的夸奖,会产生“我不行”的感觉。

一、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综合性评价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作业结果,而且要发现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的需求。在学业评价方面,不仅应该看到学生美术学科的知识和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审美情趣,态度习惯,兴趣爱好,构思创意和探索能力等方面。因此,评价应渗透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说:“人最本质的需要是渴望被肯定。”可以说教师的一句表扬的话,一次信任的目光,一种赞许的表情,都会使学生信心倍增。在综合性评价中,教师能够从更多的方面去发现学生的优点,去肯定学生的成绩,从而为学生的持久学习埋下可喜的种子。

二、尊重个性差异的开放性评价

美国哈佛大学的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认为,由于每一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形式,我们很难找到一种适于任何人的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成功与否。艺术创作更是如此。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能力,以自己特有的语言和个人方式进行表述。因此教师的评价要立足差异性,从思想,情感上,行动上接纳智力不同,兴趣爱好不同,个性心理品质不同的学生。

例如:我在上《剪纸》一课中,有的学生说:“老师,我不用剪刀,用手撕,可以吗?”我对他说:“你真有创造力,撕成后,把作品给同学们欣赏一下。”就这样,快下课时,他创作出了一幅与众不同的剪纸作品,让同学们赞叹不已。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意保护学生的创作动机,尊重学生的人格。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发现并激发学生的原创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对学生说这不行,那不好,学生的作品就会成为教师个人创作的翻版,就会失去美术课的教学意义。

每当学生拿着作品过来时,我总是用一些鼓励和鞭策的语言进行评价。“这个地方效果好”!“你的作品很大气”!“你又发现了一种新方法!”把你创作构思的想法讲给同学们听听、好吗?只要学生在创作中有一点的进步都要及时进行鼓励,学生的原创能力不断被激活,在剪纸作品中表现出自然的原始状态,形成中学生这个年龄段独特的审美情趣。

学生审美感受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欣赏同一件美术作品时,不同学生关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想法,作为教师应该尊重和保护学生的个性差异。

三、提高学生素养的主体性评价

作为一个完整的人不但要有健全的心理结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美术素养能力。重视美术评论是学生学会审美,发展视觉感性能力和语言描述能力的不可缺少的方法之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可以使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每个学生的美术素养和综合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在评价活动中,教师应告诉学生评价内容,交给学生评价方法,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和谐向上的评价氛围,通过自评互评的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美术知识的理解,和技能技法的掌握情况,针对学生美术学习上的需求,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我在上《优美的校园》一课中,采用了学生自评和互评的方式,收到了极好的效果。课前,我精心选择优秀的校园风景给学生作范本,我对校园不同角度进行风景写生,以备课堂上给学生讲解示范校园风景的画法。课堂上我和同学们一起探讨范画的成功原因,师生达成共识,认为范画构图合理,画面景物符合透视规律,有深远意境,线条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我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画校园风景,要求学生展开讨论,进进自评和互评找出作业与范画之间的差距和改进方法。

用优秀的范画作范本,促进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让学生了解在完成一幅作业的过程中,如何表现才能成功。

学生在美术课堂教学评价中,由以前的被评价者转为对自己,对同学美术作业完成负责任的评价者。“自评中学生表现出来的是自问和自我反思”。首先是自问:“对美术知识我理解吗?”我的绘画表现方法正确吗?“我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在评价过程中,他们不断地反思自己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学习是否努力、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在互评中学生将老师提供的范本与评价标准相比较,相互改进,相互提高,相互交流。增强了学生对学习美术的自信心,增强了学生学习美术兴趣的持久性和延续性。

教师的评价固然具有一定的全面性,客观性,权威性,但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艺术评价知识的前提下,完全有能力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作出一定的判断。这种做法不仅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能力,而且也可以使学生通过角色变换获得自尊感的满足,这比教师“一言堂”的评价,把学生视为接受检查的客体,更能有效发挥激励的作用。

美术教学评价是提供信息,改进美术教学,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是美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在评价中让学生发现自己,找到进步的方面,对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