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信息技术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2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创新信息技术教学

宁家茂

宁家茂(河南省新乡市十一中河南新乡453000)

中图分类号:G633.67文献标识码:A

摘要: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信息技术课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创新教学,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

关键词:信息技术有效策略创新教学

信息技术课列入初中必修课范畴,中学信息技术课教学将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知识性与技能性相结合的基础性学科。作为信息技术课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为其他学科更好地开展多媒体教学提供良好的技术基础,使信息技术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教学创新,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

一、激发兴趣,创设良好情境

良好的情境,是学生产生兴趣、产生联想的物质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学,能起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目的。我在教学Word软件时进行《插入图片》教学,设计了这样一个导入的过程:首先利用网络广播让学生欣赏一些以前学生制作的图文并茂的作品,有精美的贺卡、诗配画。学生看后,便小声地讨论起来:“真漂亮!”“怎么才能做出这么好看的贺卡呢?”……他们的眼中流露出求知的欲望。这时,我再向学生出示本课的教学目标,学生个个都迫不及待地开始动手操作起来。这样导入,创设一个宽松的学习情景,真正调动了学生的激情,为下一步自主探究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

二、掌握教法,提高课堂效率

好的教学方法能使课堂教学卓而有效事半功倍,下面根据本人教学经验及对中考信息技术加试的总结,归纳出中学信息技术教学法有:讲授法、示范法、同步法、探索法、任务式法等。

讲授教学法——就是教师对知识进行系统地讲解。它作为一种最常用、最古老的教学方法,同样适合新兴的信息技术学科,这种教学方法主要运用于信息技术常识性的知识教学。

示范教学法——所谓示范教学法,就是教师示范性操作,学生从教师的示范性操作中学习操作的步骤和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主要用于操作性较强的学科教学。其应用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指操作姿势的示范,如操作计算机的坐姿等,另一面方是指计算机软件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步骤的示范。

同步教学法——同步法又叫同步操作教学法,故名思议就是学生与老师同步进行相同的操作,或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跟着教师同步进行操作,学生在与教师的同步操作过程中,学会所学的知识内容,通过“同步”的操作,理顺完整的操作步骤。此教学方法不但简单易行,并且适合所有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对操作性很强的内容尤其显示出其优秀的方面。

探索教学法——探索式教学法就是针对某一特殊的教学内容,教师先进行简单提示或不作讲解,只是给学生一个任务,让其自己完成,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探索知识,完成学生任务。采用探索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多用于趣味性强,既有一定的难度,而难度又不是很大的教学内容。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主动求知,活跃课堂,增强学生间的相互学习和相互帮助,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

任务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就是教师或者学生根据教学要求提出任务,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学生自己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然后进行具体的操作,教师引导学生边学边做完成相应的任务。任务教学法的基本结构是: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任务教学法适用于学习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

三、发展个性,培养技能素养

创新是个永恒的主题,信息技术就是要鼓励学生创新,要做到与众不同,发展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培养学生的个性。信息技术中留给学生创造的空间有许许多多,如“画图”中的自由创作、Word中的电子作品创作……这些都是学生进行创新的范围。在教学中,教师要切忌要求统一,在评价时要灵活多样,注重能力方面的评价。

在信息技术的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进行知识技能方面的教育,还要进行思想方面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尤其在因特网发展迅速的今天,要更加注意进行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教育。要教育学生计算机是学习对象,也是学习工具,不能仅仅把它当作一种高档的游戏机。在教《规范使用计算机》时,教师应教育学生要养成使用计算机的良好习惯,应负责任地规范使用计算机;教育学生要使用正版软件,从小树立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教育学生要防止计算机病毒的传播,不能仰慕电脑“黑客”等。

四、利用所学,构建知识体系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对Windows中不同元素进行类似的处理,有利于学生对各种操作对象统一认识,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如:在文件类型教学中,可以把文件比作不同种类的动物或植物,不同的动物,属科不同,秉性不同文件也可以看成一个对象,它有文件名、文件类型、大小、最后修改的日期时间、图标、打开的应用程序、只读、存档、隐藏等属性;不同植物生活的环境不同,不同类型的文件也要有相对应的应用程序窗口才能打开。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多仔细观察,发现不同文件类型的图标和扩展名不同,它的内容也不同,教师再通过打开各自应用程序窗口,让学生完全明白不同文件处理的对象(文字、声音、图形、影像、动画等)是不同的,使学生对不同对象有一个完整的认识,培养学生循序渐进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要搞好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涉及到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以上四点只是沧海一粟,这要求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师立足本职岗位,熟悉学生,深钻教材,提高自我基本素养,积极进行探索创新,也只有这样,才能使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迎来更为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