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压增高患者观察与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1

颅内压增高患者观察与护理体会

蒋彩红

蒋彩红(河南省灵宝市中医院47250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9-0307-02

【摘要】颅内压增高的观察,包括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的观察。护理的关键是以去除致颅内压增高的各种因素为目的。

【关键词】颅内高压观察护理

1概述

正常人的颅腔是由脑组织、脑脊液和血液这三种基本上不可压缩的成份所组成,其中任何占位和任何一种成份的增加都可很快导致颅内高压。颅内压增高,可使脑实质受压,逐渐出现各种临床症状,有的可在2—3分钟内出现危象状态继而迅速死亡。所以对各种原因所致的颅压增高最重要的护理工作就是严密观察病情,及时发现颅压增高的早期征兆,并尽力减少导致颅内压增高的各种因素。现将工作中一些经验体会总结汇报如下。

2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8年120开通以来共接诊各种原因致颅内压增高病人约128例,男性86例,女性42例,年龄在8-70岁,入院后经抢救、观察、治疗、护理后将病人分流到病房或重症监护继续治疗。

3观察与护理体会

3.1颅内压增高的观察:将病人的第一时间所测得的各项指标作为以后观察的基础,如意识状态、瞳孔、生命体征、肢体活动。

3.1.1意识状态的观察:应注意呼唤病人或拍其肩臂,观察意识障碍程度,确定病人意识是否清醒、嗜睡、模糊、昏睡及昏迷,以及再了解有无出现中间清醒期或出现进行性意识障碍加深,这多是颅压增高的指征。

3.1.2瞳孔:瞳孔的变化是颅内压增高病人病情变化的体征之一。正常瞳孔呈圆形,直径为2—5mm等大等圆,位置居中,边缘整齐,对光反射灵敏。如一侧瞳孔大于另一侧,多为颅内压增高的指征,是脑疝的危险信号,瞳孔对光反射异常多在瞳孔不等大时伴随存在,散大侧的瞳孔对光反射可表现为迟钝或消失,尤应注意病人双侧瞳孔突然固定散大,光反应消失是极危险信号,应刻不容缓地投入抢救准备。

3.1.3生命体征的观察:应每15—30分钟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一次,为防止病人躁动而影响准确测压,测量时先测呼吸再测脉搏、血压,最后观察意识。如呼吸深慢、脉搏缓慢、血压升高,(两慢一高)多提示颅内压升高或是脑疝的早期表现,如出现浅促、不规则、或潮式呼吸,脉搏快而微弱、血压下降,昏迷加深则提示病情危重,应立即报告医生并配合抢救。

3.1.4颅内压增高“三主症”的观察:头痛、呕吐、视乳头水肿是颅内压增高“三主症”。病人出现躁动不安、头痛加剧是最常见的症状,恶心、呕吐,呕吐呈喷射性,恶心与进食无直接关系。

3.1.5肢体活动的观察:注意观察有无自主活动,活动是否对称,有无偏瘫、瘫痪,以及瘫痪程度。

3.2护理:

3.2.1体位:一般取头抬高15°—30°的斜坡位,有利于颅内静脉回流,减轻脑水肿。昏迷病人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

3.2.2保持呼吸道通畅:因呼吸道梗阻时,病人用力呼吸、咳嗽,致胸腔内压力增高、加重颅内压升高,昏迷病人或排痰困难者,应及时给予吸除口、鼻及支气管分泌物。吸引时要避免时间过长,一般不超过15秒。若窒息应立即将患者头偏向一侧,并迅速清除气道的分泌物。有舌后坠者应立即用舌钳,开口器,将患者舌头拉出放置口咽通气道,同时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配合医生及早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以畅通气道。

3.2.3给氧:适当的低流量吸氧,可防止血管扩张,减少大脑的血流量,有益于降低颅内压。

3.2.4输液:根据病情严格按医嘱控制滴数,滴数过快常可加重脑水肿,过慢可致循环障碍,特别应注意输注脱水剂时要在30分钟内快速静脉滴注,一般多采取20—22号静脉留置针,快速输入20%甘露醇,因为多数颅内压增高病人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应用静脉留置针有利于配合抢救患者,在噪动时不易脱出,同时又能快速给药,提高抢就成功率,并减少反复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如果不用留置针输液,通常会出现掉针现象,贻误抢救时机。在使用脱水剂治疗期间,应准确记录出入量。

3.2.5避免用力动作:颅压增高阶段要避免一切增加腹压的动作。预防便秘、尿潴留,保持大小便通畅,尽量避免用力咳嗽及打喷嚏,避免高压灌肠。

总之,护理颅内压增高病人是以去除致颅内压增高的各种因素为目的。要求护士要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强烈的责任心,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