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个体差异寻求全面发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5-15
/ 1

尊重个体差异寻求全面发展

张保柱

张保柱(成武县白浮图镇丁庄小学,山东菏泽274200)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步伐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作为一名从教二十余年的一线教师,笔者常常自问:如何才能使“学困生”得到较好的转变呢?这恐怕是困惑众多教师的一道难题。

究竟什么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呢?这个问题是老师、家长所关注的问题。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如果把这个问题放在桌面上谈,我想答案肯定是不言而喻的:“全面发展的孩子是好孩子”。然而事实上,学业成绩仍然被看作是评价好孩子的唯一标准。就现实中的小学升初中而言,虽然国家取消了考试制度,采取就近入学,随机分班的方法,但是我们不能不清醒地看到,择校、选择重点初中进实验班仍是家长为孩子上学的首选。再加上高考制度的存在,于是乎家长把眼睛盯在孩子考分上。作为学校衡量教师的标准也要看所教班级孩子的总平均分在全年级的排名。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们无形中也会把考试成绩作为衡量自己和他人优劣的标准。学习成绩差就是笨蛋,就是另类,就不招人喜欢,甚至会成为其他孩子嘲弄的对象,长此以往,他们能不感到自卑吗?

诚然,由于每个孩子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存在差异,正如十个手指有长短一样,即使再高明的教师也不可能使每个孩子都掌握所教的内容。所以,作为教师我们首先应当承认差异,既鼓励冒尖,也要容忍落后。虽然全面发展是我们的目标,但应辩证地看待,不宜绝对化。对于“学困生”,我们要学会欣赏,学会表扬,善于表扬,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症下药。事实证明,不管是什么个性的孩子,作为个体在潜意识里都想得到肯定和表扬,教师或家长要善于发现并点燃孩子智慧和希望的火把。

其次,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有足够的耐心。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不急功近利,不能只赏识孩子的优点,还要包容他们的缺点,从缺点中发现孩子的可贵之处,进而激发孩子的潜力,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再次,应彻底扭转评价标准。我们决不能简单、机械地将“优秀生”、“学困生”的帽子套在任何一个孩子的头上。对于孩子们来说不仅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明显的不足。任何简单化、概念化或者“应试化”倾向的评价都可能造成错误的导向。

总之,对于我们而言,每个孩子都是同样重要的。教育应给予每个孩子提供均衡的发展空间,教育者应给予孩子们同样多的关爱和鼓励,让他们沐浴在爱的阳光里,我坚信每一个孩子都一定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