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的对策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9-19
/ 2

加强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的对策思考

彭涓魏信荣王七苟

彭涓魏信荣王七苟

(江西蓝天学院京东外语外贸系,江西南昌330000)

摘要:目前贫困生在民办高校的比例占学生总人数的5%~10%左右,但是,目前对贫困生资助的研究都集中在公办高校,对民办高校关注较少。因此,探索研究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问题对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9A-0265-02

Abstract:Atpresent,thepoorstudents’proportionofthetotalstudentpopulationinprivateuniversitesisfrom5%to10%,butthecurrentresearchispayedmoreattentiontothepublicuniversitesandlesstoprivateuniversites.Therefore,theresearchontheproblemofprivateuniversites’poorstudentsisveryimportantfor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ouruniversites.

Keywords:privateuniversitespoorstudentsmanagementoffunding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每年大学新生入学率不断提高。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带来总人数的增加,贫困生的人数也在增加。在我国,据教育部调查统计,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占在校学生总数的15%—30%,其中特别困难学生占在校生总数的8%—15%。在高等教育普及化的队伍中,不仅有公办高校,民办高校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民办普通、成人高校228所,在校生139.75万人(含独立学院学生);民办其他高等教育机构1187所,注册学生105.33万人。其中贫困生比例占学生总人数的5%~10%左右,特困生比例约为2%—5%,甚至某些民办高校贫困生比例已经超出10%。但是,目前对贫困生资助的研究都集中在公办高校,对民办高校关注较少。因此,探索研究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问题对真正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存在的问题和现状

(一)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范围的有限性

尽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化,民办高校的贫困生问题逐渐引起了政府和社会上的关注,但是我们也不能忽略一个事实,就是目前大部分的有关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的管理大都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发达城市和民办教育发展好的地区。但是对于一些偏远地区或者民办教育不受重视的城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对民办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是很少的,甚至是忽略的。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就存在很大漏洞,首先没有政府的资助政策,其次民办高校本身也缺乏有效的资助措施,最后,社会也缺乏对这些城市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的重视和资助。

(二)民办高校贫困生对资助政策了解的有限性

目前,我国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具体有以下几种:国家奖学金制度、专业奖学金制度、高校优秀学生奖学金制度、国家助学金制度、勤工助学制度,以及经济困难学生补助制度。但是通过对民办高校的调查分析,发现大部分高校学生对上述资助政策不大了解甚至是完全不了解的。这个从侧面也说明学校和有关单位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政策宣传的不够,使得目前对民办高校贫困生的资助管理是单方面的,而不是双向的,从而阻碍了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的良性循环。

(三)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的不平衡性

在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过程中,如何确定资助对象一直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究竟是以高校生贫困程度为衡量标准还是要结合他们的学业成绩,或者又有其他更好的度量方法成为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的一大难题。目前我们在对民办高校贫困生实施资助时都会对他们的学习成绩有一定的要求,特别是在一些资助金额比较大的项目中,学业的好坏更是成为最关键的因素。这种衡量标准使得成绩一般或较差的贫困生丧失了获得资助的权利,成为了弱势群体中的弱势,也就使得在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中出现了不平衡现象。光凭学业来作为度量资助对象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把一小部分经济困难同时学业也困难的高校生拒之门外,出现了新的不公正性。

二、加强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资助方式中的奖学金的力度

目前,我国对民办高校贫困生的资助方式有以下几种:奖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勤工俭学、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和绿色通道。在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中,究竟应该着重采取上述哪几种资助方式是要考虑很多因素的。其中一个不能忽略的因素就是贫困生自身对这些资助方式的重视程度。有研究调查表明,在上述资助方式中,一半左右的高校生认为奖学金是最重要的资助方式。因此,为了适应高校贫困生的需求,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应加大奖学金的力度,让更多的民办高校贫困生能更直接的享受到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体系的好处。

1.认真做好国家奖学金的评审工作

从2002年9月1日开始,国家在普通高校范围启动了国家奖学金,当然也包括民办高校。国家奖学金是对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在校本专科生提供的无偿资助。民办高校在作为评审单位时,应该切实做好国家奖学金的评审工作。第一,民办高校应该制定出合理的综合评测标准,对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思想道德水平、学习成绩、体育锻炼、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校规校级等具体的指标对学生进行考核。第二,一定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民办高校应该把评审标准公开,并把评审名单向全校师生公布,以防止不公正的结果出现。

2.设立多项奖学金

除了国家奖学金外,在奖学金类别上也应该多扩展。除了关注学习上的奖学金,也应该多发展学生个性和在文艺、体育、科技等其他方面的特长,多给这些贫困生设立单项奖,积极鼓励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生个性的发展。因此,民办高校有必要设立各种单项奖学金,比如设立学习奖、文艺奖、体育奖、科技奖、创新奖等单项奖。

(二)加强资助方式中的国家助学贷款的有效性

国家助学贷款是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中的主要措施,对受益人的作用非常明显。但在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工作中却遇到很多问题,主要是国家助学贷款不能完全满足贫困生的需求;助学贷款地区开展不平衡;借款学生逃逸现象严重。因此,加强国家助学贷款的有效性也成为加强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中的当务之急。

1.明确民办高校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的职责

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涉及到非常多的部门,比如教育部、银行、高校等。而民办高校作为其中重要的一方,要充分发挥银行和贫困生的中介和衔接作用,负责贷款前对学生资信、贫困程度进行核实,负责贷款后对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并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防止借款学生违约现象的发生。

2.建立民办大学生个人信用制度

在西方发达国家,个人信用记录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整个社会信用的基础。把这个经验运用在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管理中会增加国家助学贷款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大学生信用制度,一方面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信用意思,规范大学生的信用行为,另一方面可以使银行对学生进行信用评估时有所依据,减少银行的风险性,促进国家助学贷款的顺利开展。建立大学生信用制度需要收集个人关于银行、学校和社会的有关方面的信用资料,并进行加工、存储和分析,为银行了解大学生的信用状况提供咨询和评估服务。

(三)健全民办高校贫苦生资助管理工作的组织机构

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复杂而具体,是一项意义重大且艰巨的工程。因此,必须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健全的组织机构,加强系统化管理师做好民办高雄啊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基础。因此,各民办高校都应建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全校贫困生资助政策的制定,资助对象资格的确认、各项资助项目的评定、审核、审批和发放等管理工作。同时,由各院系学生工作负责人、辅导员、班主任、学生干部层层执行各项工作,具体了解和处理贫困生的各种问题,并及时向学校主管部门反馈,确保和资助工作相关的各项问题都能得到妥善、及时的解决。

(四)加强对民办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除了在物质上资助贫困生,民办高校还应该注意他们的心理问题。研究表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相比,贫困生的心理问题普遍要高于非贫困生,自卑、焦虑、抑郁、不安和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在贫困生中较为普遍。因此,民办高校应该建立相应的专门心理咨询机构,在有关专家的指导下,开展各种心理辅导活动,消除这些贫苦生的消极心理,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当然,也可以同时邀请非贫困生参加这些活动,使得非贫困生和贫困生相互之间交流,消除贫困生的人际关系敏感的问题。

首先,可以通过专题讲座、主题班会、小型讨论会等形式进行心理知识教育、人生理想教育,知道他们学会自我调节,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找到人生目标。同时,可以请在校的高年级贫困生介绍他们的脱困经历,对其他的贫困生做榜样工作,指导贫苦生拍拖心理束缚,树立信心。其次,可以通过个别面谈咨询、电话咨询、网上咨询等形式,针对个别心理危机严重的贫困生,主动进行咨询、了解,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最后,可以开展一些爱心活动,让贫困生认识到,自己在得到了资助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去帮助其他有困难的人,让他们在参加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自我的价值,从而积极完善和发展自己。

参考文献:

[1]王微.对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对策的思考和建议[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10)

[2]刘家梅.民办高校贫困生资助研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马铭启.高校贫困生问题及对策研究.天津大学硕士论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