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试论小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

孙晓云

山东省寿光市羊口新区双语学校262714

“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大教育家孔子的教育理念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叶圣陶先生也十分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由此可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

一、每一面墙壁会说话,随处有声促养成

为配合习惯养成教育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习惯养成”取得实效,我校建立了以习惯养成为核心的校园特色文化。编辑了《好习惯成就好人生》《文明礼仪教育》等校本教材;在教学楼一二楼走廊及各班教室内,我们把行为习惯和儿歌,配上本校学生好习惯的照片进行展示。校园广播中,每天播放着温馨的提示:如“下课了,请轻声漫步,安全游戏。”“上课了,请老师同学做好准备。”校园内,随处可见这样的教育语牌:如“捡起一片纸校园更美丽”、“向前一小步,文明一大步”。这其中还有着学生的“我的格言”展示,如“丢下的是垃圾,捡起的是爱心。”“用手做事,用心感受”。使学生每天眼到、口到、耳到、心到,不断强化着行为规范。

二、从“他律到自律”

对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学校采取了一些硬性措施。经过反复讨论和多次修改,出台了《羊口新区双语学校班级管理细则》、《学生一日常规要求》、《学生一日常规检查评比制度》等这一系列的措施,使学生做到行动有方向、追求有目标、学习有榜样。同时,教导处还将此项工作适时组织检查、评比、总结、展示。分别设置了《班级明星栏》、《班级荣誉栏》、《流动红旗班级》、《习惯养成小明星》、《学生成长树》等表扬栏。步入校园,一块块醒目的展示牌,一张张灿烂的笑脸下,写有入选者的简单资料、所喜欢的格言及自己的兴趣,还有入选的主要事迹。

学生的成长既离不开纪律的约束,也离不开榜样的引领。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过程中,也涌现出了一大批良好行为习惯的优秀学生。为了使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通过学校小广播、开展演讲比赛等活动,大张旗鼓地宣传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表现突出的学生,表彰良好习惯标兵,校级优秀值日生和优秀小组;各班每学月评出班级良好学习、行为习惯标兵以示激励。

三、高处构想,小处入手,分年级制定习惯养成教育训练点

良好习惯的养成,仅是认知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落实到具体、细小的行动上。我校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确定符合实际的评价内容。低年级主要进行学习习惯中的认真书写,学会倾听,善于思考,敢于提问,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行为习惯主要进行举止文明、勤俭节约、自觉讲卫生、自己勤于动手、诚实守信习惯,积极锻炼身体的训练;中年级主要进行善于思考的习惯、诚实守信的习惯、自主读书习惯,与人合作习惯、自评互评习惯以及尊重他人习惯,守时惜时习惯、动手操作习惯、按规则行动的习惯的培养,加强学生搜集资料的习惯和懂得感恩的习惯的培养;高年级主要进行习惯养成中的“双十条习惯培养”的全面巩固提高和评价工作,充分发挥教师、家长、小组长等的监督评价作用,真正实现学生由错误认识向正确认识的转化,再由正确认识向正确行为、良好习惯的转化。每当谈到行为习惯的养成,我们都可以听到关键要抓好第一次,学生很多好习惯就是第一次养成的。

四、用心体验,循序渐进,及时矫正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一个班级里,如果只有一个孩子做作业,而其他孩子却不做作业,那么先前做作业的孩子就会感觉到不平衡。久而久之,这种感受会使原先做作业的孩子变成了同其他不做作业的孩子一样;如果全班只有一个孩子不做作业,而其他孩子都做作业,那么当他在受到教师或其他孩子的责问时,他将会感到无比的愧疚,而其他孩子就会感受到做作业的优越,心里也会产生无以伦比的开心、快乐。久而久之,先前那个不做作业的孩子在其他孩子的带领下,将改掉自己不做作业的坏习惯,慢慢地促进自己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了。

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会让人的身心得到欣慰和快乐。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感受由良好习惯带来的快乐,使其行为习惯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习惯养成非一日之功,它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教育完善才能形成。习惯培养应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它需要老师和学生持之以恒来完成。我们坚持由本班小干部负责每天的班级管理检查,主要是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及时作好记录,并且作好教育,一周作好总结工作,真正从细小处入手,把行为规范落到实处。每月都要对学生行为进行考核,作好记录,评出习惯养成小明星和优秀班级,使学生的行为表现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下,使学生能较自觉地遵守规范。

五、家校联系——统一要求学做人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也是每一个父母生命及事业的延续。在学校里,老师严格要求学生;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对孩子也要严格要求,不断督促和强化他们防止坏习惯的滋长,以便于继续深化养成教育,并让教育在实际的生活中得以运用。我们通过《家校联系册》,加强学校与家庭联系沟通。在学校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每周一次的自评,班主任老师每周进行一次评价,并和家长进行每周一次的交流,把学生在校一周的情况告知家长。制定“自评——师评——家长评”的评价制度。这样,家长和教师在养成教育方面,就能达成一个共识,目标一致,共同完成教育孩子的目的,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校的习惯养成教育,通过一系列措施的贯彻落实,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良好的习惯“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完善发展养成教育的实施方案,创出自己的特色,真正为在校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