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医辩证治疗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医辩证治疗的观察

楚光斗

汨罗市中医院五官科湖南汨罗414400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运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期间(1月~12月之间)收取的60例CSOM病患,按照不同入院治疗的先后次序划分为两组即:中医辨证组(30例)和西医治疗组(30例),中医辨证组对病患进行中医辨证治疗,而西医治疗组对病患进行单纯性西医治疗,将两组CSOM病患治疗后的疗效进行研讨。结果:中医辨证组治疗有效率86.67%(显效17例,有效9例)远远优于西医治疗组70.00%(显效13例,有效8例),两组治疗效果对比(P<0.05)。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运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非常理想,对促进干耳以及恢复中耳功能有积极的意义,故该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中医辩证;疗效

"Abstract"objectives:Chronicsuppurativeotitismedia(CSOM)usingtheeffectoftreatmentbasedonsyndromedifferenti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Method:SelectedIhospitalin2016during(January~DecemberZhijian)chargedof60casesCSOMdiseasepatient,accordingtodifferentadmittedtreatmentofhasorderpidedfortwogroupthat:TCMdifferentiationcardGroup(30cases)andWesterntreatmentgroup(30cases),TCMdifferentiationcardGroupondiseasepatientforTCMdifferentiationcardtreatment,andWesterntreatmentgroupondiseasepatientforsimplesexWesterntreatment,willtwogroupCSOMdiseasepatienttreatmentHouofeffectforresearch.Results:Thetreatmentbasedonsyndromedifferenti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was86.67%(effective17,9cases)farbetterthanthetreatmentgroup70%(effective13,8),twogroupcomparison(P<0.05).Conclusion:ApplyingTCMdifferentiatingsyndrometotreatingchronicsuppurativeotitismediaisveryidealtodryearsandrestoringfunctionofmiddleearhasapositivemeaning,sothismethodisworthyofpromotion.

"Keywords"Chronicsuppurativeotitismedia;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Theeffectof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为临床上耳科中最常见的病种之一,是指中耳粘膜以及骨膜发生化脓性炎症,通常病变的位置布置在鼓室,甚至累及到骨窦、乳突以及咽鼓管,主要临床特征为:长期或者间歇性耳流脓、鼓膜穿孔等,严重的病患甚至会发生听力下降以及耳鸣等严重并发症,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病情严重后会引发耳聋【1】。该病一直为我国发病率较高的病种,且呈逐年增长之态势,笔者医院通过对CSOM病患进行中医辨证治疗,已经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特将整理后的材料详细的阐述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CSOM病患临床详细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6年期间(1月~12月之间)收取的60例CSOM病患,按照不同入院治疗的先后次序划分为两组即:中医辨证组(30例)和西医治疗组(30例);本次研究中所有病患为单纯性CSOM,所有病患临床症状为:①耳内流脓(间隙性或者持续性);②脓液具有一定的黏性;③脓液颜色为:黄色或者白色;④脓液气味:无;⑤鼓膜紧张部位存在中央性穿孔,且呈现水肿或者出血等状态;⑥多数病患听力明显下降,经过X线结果为:乳突气房减少以及密度增加;通过以上的特征被我处中医证型为:①脾肺两虚;②痰湿相生;③上犯耳窍,同时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耳科学》【2】中CSOM诊断之标准;所有具体临床详细资料见表1。

1.2治疗方式

两组CSOM病患均先对其耳道进行清洁(双氧水3%),次数:3次/d,将其耳道内存在的脓液以及污秽物彻底清除。

1.2.1西医组病患(SMZ+SD+TMP)

SMZ:氧氟沙星滴耳液(由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准文号:H42022294),次数:2~3次/d,6~10滴/次;SD:口服交沙霉素(由桂林南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批准文号:H10900098,次数:3次/d,剂量:1.2g/次,用法:口服7d后停药3d,再应用7d,共口服:14d);TMP:增效联磺片(由北京双鹤药业有限公司提供,批准文号:H11022276,用法:400mg/次,2次/d,口服5d后,停药3d,在继续口服5d,共口服:10d。)

1.2.2中医辨证组

本组所有病患均口服中药汤剂(本院自制配方),主要药方成分为:山药、黄芪、白术、藿香、茯苓及甘草、金银花、丹皮等,如病患同时存在湿热病症:应加黄柏和玄参;如病患存在便秘:应加火麻仁、郁李仁;如病患存在耳鸣或者头晕:应加磁石和泽泻;如病患具有畏寒怕体征:应加肉苁蓉;如病患具有闭塞以及流鼻涕等症状:应加苍耳子以及辛夷花;15d=1疗程,连用2个疗程;以上所有病患均全部停药后,对15d、30d、60d、90d叮嘱病患定时回院复查,同时对其中耳的情况进行观察,并作出治疗评价。

1.3治疗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经过治疗后,病患耳内流脓情况进行停止,同时对其进行检查,发生中耳腔干爽以及清洁,同时无黏膜充血或者水肿;有效:经过治疗后,病患耳内流脓情况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同时对其进行检查,发生中耳腔存在少许分泌物,但是无脓液,耳腔内环境潮湿,黏膜存在轻度水肿和充血状态;无效:病患经过治疗后,耳内流脓情况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和缓解,耳腔内存在过多分泌物,且黏膜存在充血和水肿的情况。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治疗结果数据全部应用(%)体现,并使用x2进行检验,同时应用SPSS16.0软件实施分析,当P值<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存在差异。

2结果

中医辨证组治疗有效率86.67%(显效17例,有效9例)远远优于西医治疗组70.00%(显效13例,有效8例),两组治疗效果对比(P<0.05),详细数据见表2。

3讨论

慢性中耳炎(CSOM)在中医学中被称为:“脓耳”、“耳疳”或者“聤耳”,该病为临床常见病,亦是发生致聋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多数病患早期为传导性耳聋,但是后期常常受细菌毒素(金黄葡萄球菌和变形杆菌以及绿脓杆菌)的影响,对其中耳功能进行损伤,从而发生混合性耳聋,该病复发率较高,治愈难等,与咽鼓管功能不佳等有紧密的关系【3】。相关数据显示,通过保守治疗后,耳腔内干燥时间超过3个月,即可形成鼓室,鼓室的形成可以提升病患的听力,同时减少感染的几率【4】。目前,临床上对CSOM的治疗亦保守治疗为主,西医治疗是通过全身抗感染治疗,可以明显减少细菌的抗药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中医辨证组治疗有效率86.67%(显效17例,有效9例)远远优于西医治疗组70.00%(显效13例,有效8例),两组治疗效果对比(P<0.05),中西医运用(SMZ+SD+TMP)方式对CSOM病患实施治疗,可以有效提升抑菌和杀菌的功效,而运用氧氟沙星滴耳液可以达到局部抗菌的功效。而中医学中将单纯性慢性中耳炎归属为“脾肺两虚”,脾主运化水湿,可升清降浊,脾虚为生痰,肺部主呼吸,可宣发以及通条水道之功效,而肺虚则水湿停聚【5】。因此,本次中医制剂中:白术和山药具有健脾宜肺之功效;藿香和茯苓具有清除痰湿之功效;金银花和丹皮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黄芪具有化瘀和去腐生肌之功效,通过以上药物的联合应用后,不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缓解临床症状,亦能促使中耳功能尽快的得以恢复,另外特别重要的是,中药亦能增加机体免疫力,促使病灶位置的充血和水肿尽快得到吸收和愈合;同时中药能有效减少西药耐药性的发生,该种说法已经被本次研究结果所证实。

综上所述,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运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非常理想,对促进干耳以及恢复中耳功能有积极的意义,故该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孔维佳.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26—133.

[2]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耳科学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耳科组.中耳炎临床分类和手术分型指南(2012)[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1):5.

[3]吕英.气一元论与中医临床[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2:152.

[4]吕树奎.中药内服外用治疗化脓性中耳炎60例[J].河北中医,2009,24(04):76—77.

[5]崔万明,姚艺文,李光,等.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微生物学及药敏分析.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3,15(3):175一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