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影响赵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影响赵静

赵静热汗古丽•,马合木提

新疆哈密地区第二人民医院839001

摘要:目的探析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血透室收治的9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实验观察,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9例。对照组按照血透室护理措施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干预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情况。结果通过早期护理干预,观察组的并发症各项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延长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减少并发症,对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关键词:动静脉内瘘并发症早期护理血液透析

维持性血液透析是临床上治疗肾功能衰竭的主要方法【1】。血透前先进行瘘管准备,即将患者手臂部位的桡动脉与头静脉进行侧-侧吻合或者端-端、侧-端吻合,形成静脉动脉化【2】。透析时,对瘘管实施穿刺术,连接透析机,从而促使其进行物质交换,过滤体内代谢废物,净化血液。因此该动静脉瘘对血液透析患者意义重大,被称作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但在临床上,会出现许多不利因素导致动静脉内瘘失功。尤其是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如:血流量不足、瘘管栓塞、血液外渗及感染,都能使动静脉内瘘损伤严重。所以正确地使用和维护动静脉内瘘对延长其使用寿命和通路完整性极其重要【3】。本院血透室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98例患者进行了实验,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做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实验观察,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为41-65岁,平均年龄(53.71±6.25)岁。观察组男22例,女27例,年龄为43-66岁,平均年龄(55.32±6.75)岁。两组患者意识清楚、病情稳定,无精神类疾病,无其他严重的脏器功能障碍疾病,有独立的生活能力,且均签署实验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年龄、职业、收入水平、血液透析治疗方案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血透室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

(1)心理护理由于血液透析需要长时间持续性治疗,而且费用高,多数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消极心理,责任护士应当态度亲切、语言温和的主动同患者进行沟通,及时做好心理护理,消除或减轻患者内心的恐惧感,让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态接受透析治疗。

(2)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充分的了解患者造瘘血管的走向与吻合方式,定期定时检查瘘管的通路完整性,禁止对瘘管所在上肢测量血压及建立静脉通道,保护好瘘管,待内瘘成熟再使用。静脉穿刺时采用梅花形针法或者其他穿刺点分散的穿刺方法,使动脉与静脉穿刺点之间距离保持5厘米以上,避免对血透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同时穿刺时避开肘关节附近,以免关节活动时引起血流不畅,导致静脉压升高。穿刺技术要熟练,争取一次性穿刺成功,在透析过程中要加强观察,注意有无出现针头脱出、出血等现象,一旦出现立即对症处理。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执行,避免出现感染。

(3)瘘管栓塞护理多种因素能导致瘘管发生栓塞,不当的手术方式会引起血管痉挛,促使动静脉吻合口扭转,使得静脉瓣妨碍了远端血流,导致血栓形成,因此要排除手术中的技术方面的影响。每次穿刺时,选取与上一次不同的穿刺部位,减少栓塞的风险。另外,告知患者休息时切勿挤压做瘘管侧,同时不要用做瘘手臂提重物,也不要在术侧肢体静脉给药。告知患者要主要补充营养,防止发生低血压,并且定期进行血常规检查,若血红蛋白高于正常值,及时用药治疗,以防血液黏稠度过高,导致血栓的形成。

(4)渗血护理穿刺血管后固定不佳或者穿刺技术生疏,都会使得血管内压力增高导致渗血,护理人员要注意穿刺方法,提高穿刺技术,同时仔细选择穿刺点,避免定点穿刺。

(5)感染护理治疗过程中的污染、术侧肢体外出及穿刺部位潮湿是导致感染的常见原因,故,要严防感染,护理人员应做到所有操作严格按照无菌技术要求进行操作,穿刺时对穿刺点的消毒一定要到位,针孔处可用无菌纱布保护,但要主要针孔处的皮肤干燥。一旦发现感染,立即告知医生,采取对症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对比,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瘘管栓塞、渗血、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式

用spss13.0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各项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肾病是临床常见的疾病,急慢性肾衰竭的主要治疗方式是血液透析【4】。参与血液透析治疗的肾病患者以7%的速度逐年增长,由于长期的透析治疗,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家庭支出增多、甚至失业等问题,这些因素会影响患者的生活,从而降低其生活质量【5】。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适当适合时宜的鼓励、安慰、支持患者,会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悲观心理。同时及时的感知患者情绪的波动,及时对患者采取情绪疏导,有利于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心态,促进其病情的好转。对患者采取内瘘护理,也是一种对内瘘的保护,保护好内瘘口,能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维护好瘘管的通路完整性,能提高患者血液透析的质量,同时也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采取早期的预防并发症的护理干预,能有效的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护理人员在透析前的准备和透析过程中及透析结束后,全程都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在源头杜绝感染的发生,同时叮嘱好患者,睡觉时禁偏术肢侧睡,避免挤压造瘘处,禁止术肢提重物,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都能有效的预防并发症【6】。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通过早期的护理干预,其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各项明显低于对照组,故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减少其并发症,对提高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吴晓英,黄静.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1):96-99.

[2]钟丁丽.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4,11(4):30+32.

[3]何小权.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83-84.

[4]李红,何梅,谭君.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内瘘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37-1138.

[5]周春莲,周秀燕,高月洪.早期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发生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预防[J].中国医学工程,2015,23(12):116-117.

[6]沈雪美.早期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探讨[J].临床医学工程,2015,22(1):8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