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分析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童冬梅1陈清萍2

童冬梅1陈清萍2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中心医院儿科838000;2吐鲁番地区中心医院中医科838000)

【摘要】目的:对静脉留置针在儿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科室的病人共80例进行研究。并把他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给予静脉留置针输液静点治疗,对照组则给予一般穿刺针进行输液静点。对比两组病人的一周内静脉穿刺例次以及满意度。结果:实验组病人一周内静脉穿刺例次以及满意度均大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儿科护理中的一项重大护理操作的进步就是静脉留置针的应用,因为它不但能够减轻病人的痛苦,而且还可以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质量。应用此项技术后我院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降低了因反复穿刺为病人带来的痛苦,为病人的治疗提供了有利保障。

【关键词】静脉留置针儿科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6-0222-02

临床上最常见的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就是静脉输液,应用静脉留置针可以在静脉输液时保护静脉血管,避免反复穿刺为病人带来痛苦,因此此项操作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和病人所接受[1]。因普通头皮静脉一次性穿刺针对病人造成很大的痛苦,所以不能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应用静脉留置针能够有效的保护血管,同时降低了静脉炎的发生率,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提高了临床护理的工作效率,现已成为儿科临床输液的重要工具[2]。下面把静脉留置针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做以下简单汇报: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科室的住院患儿共80例进行研究,其中男性48例,女性32例,他们的年龄在10min~~13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23岁。把他们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病人给予静脉留置针输液静点治疗,对照组则给予一般穿刺针进行输液静点。对比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病情以及静脉血管情况没有明显差别(P>0.05),具有临床有可比性。

1.2方法: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1.2.1穿刺前准备工作:(1)用物准备:消毒医用棉签,剃毛刀一支,5ml注射器一支,透明胶贴膜一张,医用输液贴4~5条,长布胶布(可绕头围一周)1条,短布胶布1~2条。(2)工作者准备:穿刺护士要沉着冷静,调整好心态,必要时可以请病人家属避开。(3)病人的准备:准确选择病人的血管,注意头部穿刺时需要备皮,剔头发区为5cm的半径的圆,使血管充分暴露出来。医护人员要嘱咐病人取平卧位,不让病人的身体随意扭动。(4)光线的准备:因穿刺时光线过于明亮或者照射的角度不对都会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光线太强或太暗都将不利于静脉穿刺的进行,所以最理想的光线是明亮光线。

1.2.2操作程序:(1)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时通常首选择病人的头皮静脉,因头皮静脉的血管丰富,并且血管呈网状分布,具有表浅明显,血液回流路径较多以及静脉回流快等特点,所以向心进针就可以。尽管手背和上臂静脉较粗直,其血液回流也丰富,穿刺成功率较大,但是由于在活动的范围,不方便进行护理,所以一般选取手背和上臂静脉作为备用选择穿刺点[3]。(2)进针方法:操作者要严密对病人的血管状况进行评估,根据血管的位置,来决定进针的角度与方向。一般头部颞浅静脉、额正中静脉及额浅脉的进针角度为5°~15°,而耳后静脉则为15°~30°;手背和上臂静脉的进针方向一般为30°~60°。(3)进针要领:操作护士的动作要慢、轻、稳、准,在没有选择好血管后不要轻易下针,注意不要把针刺入皮肤后再寻找血管,因为这样会给病人带来更大的痛苦[4]。注意在穿刺时针头斜面进入皮下后,要以一定角度斜度由浅到深缓缓进针,一旦出现回血后要用左手拇指和示指按住Y接口处,再用右手捏住针翼将针芯向后退出2~5mm,然后再将套管完全送入血管内,在把针芯全部退出后妥善固定好针柄。若病人出现哭闹时,会造成头皮静脉回流压力升高,此时血管会有一次短暂充盈的时间,医护人员应该巧妙抓住这一短暂的时间,因为这样能够提高穿刺成功率。在静脉穿刺置管时进针速度不要过快,避免把血管穿破而造成穿刺失败。

1.3评定标准:对比两组病人一周内(7d)静脉穿刺的总例数,同时出院后对病人家长的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满分为100分,取平均数值。

1.4数据统计: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l3.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P<0.05)说明存在明显差别,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从一周内静脉穿刺总例次与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大大优于对照组,有明显差别(P<0.05),具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两组病人治疗后的比较

3讨论

儿科护理中的一项重大应用就是小儿静脉留置针。因大多数儿科病人不能主动配合、无法保持固定的姿势,应用此项技术能够保证头皮针输液的顺利结束。绝大多数病人需要多次反复给药,而且多种药物需要一起输注,这可能会导致输液时间较长,而静脉留置针恰好可以满足这些特点,它能够保护病人的血管,减少反复穿刺为病人带来的痛苦,从而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值得在临床上大为推广。

参考文献

[1]佘春花,谢敏敏.浅谈静脉留置针在儿科的应用[J].中外健康文摘2012.58(25)31-33.

[2]吴明慧.小儿浅静脉留置针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13..84(52)921-923.

[3]康丽卿.小儿腹泻的综合护理[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3.42(11)130-131.

[4]王红梅.儿科护患纠纷的发生原因与预防对策[J].当代护士2012.17(12)8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