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4-14
/ 2

刍议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高少炜

栖霞市文化市场执法大队2653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当前的社会正处在建设转型期,人们对于精神文化的追求欲望也越来越强烈。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相关部门必须要全面了解和认识新时期下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新格局、新情况以及新态势,从而更好的组织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

关键词: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组织与开展

前言:文化已经成为新时期下民族和民族、国家和国家之间竞争的主要因素,也是发展创造的重要源泉。我国有关部门要重视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通过群众文化活动最大程度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加快文明建设脚步,使我国社会能够顺利转型。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在本文中就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一、群众文化的概念和特点

(一)群众文化的概念

群众文化是文化中的一种,主要指依据美的规律,人民群众进行自我完善的一种文化,是一种客观需求,能够满足各种形成于社会化过程中的文化[1]。人民群众是这社会实践的主体,也表现出文化方面的彻底解放。群众文化的内容具有广泛性,主要是为了最大化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和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一切充满正能量,表现积极向上的文艺娱乐活动都可以作为群众文化活动内容。群众文化可以让人民群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文化活动内容源于人民的劳动生产过程,同时也为了服务于人民,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群众文化在人民的劳动生产过程中得以继续发展,只有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其中,文化活动的价值才能得以发挥,人们才能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从中获取审美情趣的提升、心灵的陶冶以及美的享受[2]。

(二)群众文化的特点

第一,以活动为基础。群众日常生活的体现是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内容,也正是因为如此,群众文化对于人民群众来说具有强烈的亲和力,群众的参与度较好,群众文化也被赋予了较强的生命力。如果群众文化活动与人们的生活实际脱节,群众文化自身的功能性也就无法得到有效的体现,群众文化活动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其组织和开展形式都是以活动为基础。

第二,以经济为支撑。在社区文化活动中,社区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社区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离不开当地政府在经济上给予的支持,正是因为政府的投资,一些活动基地和文化活动广场才相继被建设起来,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追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社区文化活动形式多样,社区居民的文化素质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当地的文化发展也得到了有效的发展[3]。

第三,以道德意识为引导。群众文化具有群体性的特征,因此也就会带有一些社会性的功能,符合群众的共同道德意识。一些民间的群众文化活动,带有地域性的特点,通常都是一些庆祝活动,带有强烈的地方特色。

二、新时期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

(一)做好文化活动方案的制定工作

群众文化的组织和开展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组织群众文化之前,相关人员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对文化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面而且详细的考虑,并结合这些问题制定具体的解决方案。在进行文化活动方案制定的时候,相关人员要对每个细节问题进行认真考虑,并且尽量明确问题的实施者,从而保证问题的有效落实。在组织和开展文化活动之前,相关人员要对活动的具体流程、主要参与工作人员、主办单位以及活动的地点和时间等进行一一明确。而且还要充分考虑到活动经费的预算以及活动地点场地的布置等。保证每一个环节都要落实到位,细节决定成败,组织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详细具体的活动方案,为文化活动的有序组织和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4]。

(二)丰富文化活动的内容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好,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日益增长。传统的文化互动具有单一性的特点,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下人们群众的精神需求。因此,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文化活动的内容进行创新和丰富。笔者认为,组织人员可以将教育内容和文化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在文化活动中对群众进行动态教育,这样既可以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还能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从而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比如相声创作表演、小品文化活动、绘画创作、书法表演以及声乐演奏等,这些文化活动既具有娱乐性,又具有教育性。除此之外,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开展还要充分考虑到地域性,结合当地的民族风情,以此为出发点进行探索和创新,增加文化活动对当地人民群众的亲和力,从而激发人民群众的参与性。参与文化活动的群众数量越多,也就意味着文化活动举办的越成功。

(三)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

群众文化活动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文化活动,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如果组织不当反而会弄巧成拙,不但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还会让人民群众逐渐丧失参与文化活动的兴趣。因此,群众文化的组织和开展需要具有服务意识的工作人员,更需要具有专业性的工作人员。以前都是在博物馆组织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新时期下,很多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精神素质在不断提高,开始自发组织一些文化活动,这些活动往往更接地气,但是缺乏一定的正规性,活动后续以及流程都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这样的背景下,相关的工作人员就应当发挥自身的服务功能,对人民群众进行及时的疏导,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正规性和有效性。要想提高群众的服务意识,首先就要提高其自身素质。只有工作人员自身素质提高了,才能主动去接触人民群众,对其真实想法进行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因此,我国有关部门要加大对群众文化组织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使其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工作。

结论:综上所述,文化是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可以提高民族凝聚力,也是我国在国际上建立竞争优势的途径之一。有关部门应当重视群众文化的组织和开展工作,结合新时期的发展特点,加强对群众文化的研究,通过群众文化活动改变人民的精神风貌,使其更加昂扬向上。

参考文献:

[1]分析群众文化活动的时代价值及其管理创新[J].黄爱娟.才智.2017(12):13-15.

[2]开展大型群众文化活动需要注意的问题分析[J].邓秋娟.东方企业文化.2015(23):29-31.

[3]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和开展的规律与措施[J].关发为.大众文艺.2016(10):12-14.

[4]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机制研究——牡丹江农村群众文化活动探析[J].马春芳,梁凤岭.上海文化.2013(04):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