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切除术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区域切除术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治疗中的临床体会

路国1林慧玉2

路国1林慧玉2

(1山东省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口腔科271400;2山东省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五官科271400)

【中图分类号】R73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9-0007-02

【摘要】目的探讨区域切除术在腮腺多形性腺瘤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确诊为腮腺多形性腺瘤且具有可比性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一组45例,将其命名为研究组,给予腮腺区域切除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即手术时保留腮腺导管、只解剖部分面神经分支以及切除肿瘤在内的部分腺体;另一组也是45例,命名为对照组,给予传统腮腺浅叶切除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即将面神经的各个分支全部解剖,并将腮腺浅叶和包膜连同肿瘤一并切除。术后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以及暂时性面瘫、涎瘘、耳垂麻木、术区明显凹陷畸形以及味觉出汗综合征等术后并发症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无明显不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暂时性面瘫、涎瘘、耳垂麻木、术区明显凹陷畸形以及味觉出汗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区域切除术和传统浅叶术相比,能明显的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帮助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区域切除术腮腺浅叶切除术腮腺多形性腺瘤临床疗效

腮腺多形性腺瘤又称腮腺混合瘤,因其不仅含有腮腺组织、还含有粘液以及软骨样组织而得名,是临床上常见的口腔颌面部良性肿瘤[1]。本病多见于中年,患者大多无明显临床症状,病程多较长。不过本病虽然是良性肿瘤却有恶变的潜能,一旦发现肿瘤迅速生长、肿块固定或是发生面瘫应警惕恶变的可能[2]。为有效防止其发生恶变,应早期摘除肿瘤。手术切除是其主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手术方式,一种是传统的腮腺浅叶切除,它需将面神经各个分支全部解剖,并将腮腺浅叶和包膜连同肿瘤一并切除。另一种是区域切除术,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是它只需解剖部分面神经分支,切除肿瘤在内的部分腺体并且保留了腮腺导管。我院研究比较了这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的不同,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腮腺多形性腺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通过询问病史、临床症状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以及术后病检确诊为腮腺多形性腺瘤。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现有症状、既往治疗情况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的临床特点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手术前的临床特点

1.2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准备以及麻醉等常规准备基本相同。研究组采取“S”切口,解剖部分面神经,保留腮腺导管以及部分腺体同时根据肿块大小切除包括肿块外1cm的腺体。对照组剥除面神经的所有分支并将腮腺浅叶、包膜以及肿块一起切除。所有患者切除的组织全部送病检。术后随访2年左右。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复发以及暂时性面瘫、涎瘘、耳垂麻木、术区明显凹陷畸形以及味觉出汗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对文中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随访两年后各有1例复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X2=0.5114,P>0.05)。

2.2两组患者术后暂时性面瘫以及恢复情况比较,详见表2。

表2患者术后暂时性面瘫以及恢复情况比较[例,(%)]

从表2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组暂时性面瘫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6667,P<0.01)。并且研究组发生暂时性面瘫两年内恢复情况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4563,P<0.05)。

2.3两组患者术后其它并发症如涎瘘、耳垂麻木、术区明显凹陷畸形以及味觉出汗综合征的发生情况,详见表3。

表3两组患者其它术后并发症的情况比较[例,(%)]

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如涎瘘、耳垂麻木、术区明显凹陷畸形以及味觉出汗综合征等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从本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区域切除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明显优于传统的手术方式。传统的腮腺浅叶切除虽能有效控制复发,然而其切断了腮腺导管,使得剩下的那部分腮腺萎缩,影响了其分泌唾液的功能,同时又因为剩余的腺体分泌的唾液不能顺利进入口腔容易引起涎瘘[3]。而且传统的方法手术范围大,创伤大,容易引起面部凹陷畸形,影响了患者的容貌,使得患者身心均受到极大的伤害。而与之相比区域切除术切除的腮腺组织相对较少,面部明显凹陷畸形的发生的情况就比较少见。大部分腮腺功能是完好的,腮腺导管也是完好的,就可以正常分泌并排除唾液,有效减少口干以及涎瘘的发生[4]。并且它只需解剖部分面神经分支,从而大大减少了对面神经的损伤机会。手术范围小,创伤小则使得患者能尽快恢复,减少病人痛苦。尽管区域切除术有诸多优点,但是各种并发症的还是时有发生,以下几点值得注意:(1)术前尽量不做病检,谨防癌细胞扩散。(2)为了有效的防止复发,切除的组织应包括肿瘤组织外1cm的正常腮腺组织。并且动作要轻柔,不可挤压肿瘤组织。(3)手术适应证相对较窄。当肿瘤体积较大时,用区域切除容易导致复发,此时还是首选浅叶切除为好。(4)所有患者切下的组织一定要送病检,一旦恶变,应按恶性肿瘤处理,将腮腺深叶一并切除。(5)从本次研究我们得出面神经、腮腺导管以及耳大神经与手术恢复以及与术后并发症密切相关,所以术中应特别注意保护这些结构。暂时性面瘫是腮腺多形性腺瘤切除术后较易发生的并发症之一,主要就是因为损害了面神经。面神经与腮腺的解剖关系较为复杂,面神经分支在腮腺浅叶与深叶之间走行,切除腮腺必然需要解剖分离面神经,那么面神经损伤的机会也就比较多,从而容易发生暂时性面瘫[5]。因此术中因仔细分离面神经,尽力避免将其损伤。耳垂麻木也是手术的常见并发症,主要是因为损害了耳大神经。耳大神经在面部走行曲折,分支分布范围广涉及腮腺、耳垂、耳廓后等,一旦耳大神经受到损害,相应支配区域就会有麻木感。耳大神经分离相对是比较容易的,只要术者足够小心谨慎就可以保留其耳垂支和耳后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区域切除术与传统术式相比,能明显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身心的恢复,是治疗腮腺多形性腺瘤的不错选择。

参考文献

[1]陈勇,徐明耀.预防腮腺切除术后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临床研究[J].口腔医学研究,2009,25:64-66.

[2]李军,王建功,韩晓晨,等.腮腺肿瘤术中保留耳大神经后支的临床价值[J].山东医药,2008,48:95.

[3]安增喜,孙忠亮,李筱勇,等.保留腮腺导管切除部分浅叶组织治疗腮腺肿瘤[J].实用医药杂志,2007,24:684-685.

[4]崔永霞,潘明华,史立红.胸锁乳突肌瓣在腮腺良性肿瘤手术中的应用[J].宁夏医学杂志,2008,30:1085-1086.

[5]王良忠,曲延刚,何开云.保留腮腺筋膜预防味觉出汗综合征的临床应用[J].口腔医学,2009,29:386-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