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胸腔镜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比较胸腔镜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疗效

丛健卫

黑龙江省龙江县医院1611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纵膈肿瘤治疗中胸腔镜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纵膈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选取26例为观察组,行胸腔镜手术治疗,另选取同期该症患者26例为对照组,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症状缓解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术中出血量、术后初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应激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29.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纵膈肿瘤治疗中,胸腔镜手术疗法能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术后应激反应及并发症,促进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纵膈肿瘤;开胸手术;胸腔镜手术

纵膈组织的解剖关系复杂,出现肿瘤后诊断较为困难,早期无法症状,导致患者预后结局较差[1]。纵膈肿瘤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阵发性咳痰等,痰量较少,且质地粘稠,随着病情发展,还可能会出现胸闷与气短症状。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是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创伤较大,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大多数患者难以耐受。胸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型手术方案,具有微创性,为临床上广泛应用[2]。术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较轻,且恢复较快。手术创伤后患者会产生应激反应,但是胸腔镜手术可避免应激反应对患者造成伤害,可减少对免疫功能的影响[3]。在本组研究中,对纵膈肿瘤患者行胸腔镜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纵膈肿瘤患者中选取26例为观察组,男性12例,女性14例,年龄34-79岁,平均(54.9±4.3)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2.4±1.2)年,另选取同期该症患者26例为对照组,男性13例,女性13例,年龄32-78岁,平均(55.1±4.6)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7±1.4)年。所有患者均经纵膈镜病理活检确诊,排除重要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患者,肿瘤远处转移患者及精神疾病患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胸手术,选择肋间后外侧切口进胸,切口长约15-20cm,使用肋骨牵开器牵开肋骨,胸内操作完全为直视下进行切割、结扎和缝合。观察组采用胸腔镜纵隔肿瘤切除术,标准侧卧位,消毒胸部皮肤,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和经典的电视胸腔镜,手术切口为3-4个1.5cm切口。依次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根据肿瘤位置分别于腋前线、腋中线和腋后线第6、7肋间钝性分离后置入胸腔镜,用吸引器边吸边分离切除。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初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应激情况,通过对血浆中皮质醇(COR)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进行测量判定,术后并发症(肺部感染、肺不张、刀口液化)发生情况,作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19.0软件中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初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术后应激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69%,明显低于对照组2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检查方案在临床上的广泛影响,使纵膈肿瘤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4]。纵膈肿瘤主要行手术治疗,但是传统手术治疗的创伤较大,极易影响呼吸循环系统,对术后恢复会造成影响[5]。胸腔镜手术是一种新型手术方案,手术切口较小,可减少手术创伤,术后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却切口部位较隐蔽,能利于术后快速恢复,满足患者美容需求。已经有学者研究显示[6],胸腔镜手术可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开胸手术,能符合现代医学的手术发展方向,在肿瘤直径<6cm纵膈良性肿瘤治疗时,可选胸腔镜手术治疗。为充分显露术野,术中使用双腔管气管插管麻醉,行单肺通气,可促进患者术中准确操作。术中对患者作仔细探查,便于术后将胸腔内气体完全排尽。术中尽量避免出现结扎颈部血管与损伤血管,作电凝止血时,谨慎操作,以免对喉返神经造成伤害。

经本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应激指标与观察组对比,术后3d有明显差异(P<0.05);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机体应激反应时会出现ACTH分泌增加,加快糖皮质激素表达与分泌;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会导致患者产生心跳加快、心输出量增加,影响血液循环;已经有相关研究显示[9],糖皮质激素上升,反映机体应激反应的强弱情况,而手术创伤增加,也会使极易应激反应越强烈,本组研究结果与之相符。

综合上述,对纵膈肿瘤行胸腔镜切除术治疗,能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也能减少患者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预后结局,相较于传统开胸手术,其具有较大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李海鹏,张保平,王军岐等.胸腔镜在纵膈肿瘤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58-60.

[2]张乐,梁宗英,辛国华等.16例巨大原发性纵膈肿瘤外科治疗体会[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4,21(z1):115-116.

[3]汤万鑫,郑平,肖敏等.螺旋CT多平面成像扫描技术在纵膈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亚太传统医药,2013,9(3):195-197.

[4]王虎.95例原发性纵隔肿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探讨[J].医药前沿,2012,25(27):284-285.

[5]蔡仁中,李高,蔡用清等.电视胸腔镜下纵膈肿瘤手术临床价值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2):75-76.

[6]杨列,姜建青,郑轶峰等.全胸腔镜下胸腔内巨大包块切除的临床疗效分析[J].西南军医,2012,14(5):697-699.

[7]董冠中.体外循环在胸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现状和进展[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1,04(2):138-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