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措施

/ 3

浅谈老年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措施

胡光瑞张丽萍通讯作者

1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吉林长春130033;2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胸外科吉林长春130033

【摘要】本文分析了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强调心理护理在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总结了针对老年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措施,目的在于增强老年患者的治疗信心,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老年患者;心理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心理致病机制的研究,有了突破性进展。衰老,尤其是从中年转到老年这个阶段,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1]。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各器官功能逐渐减退,致使抵抗力、应激力、代偿力逐渐降低,在心理上形成了独有的特点[2]。快速的老龄化使老年患者的护理需求急剧上升,对于护理专业化要求更加突出。老年患者伴随生理功能的减退而出现较大的心理变化,产生很多不良的心理问题,心理因素已成为影响老年患者康复的重要因素[3]。病人及社会对护理的要求已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生理护理;尤其是对心理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老年患者以往心理健康状况及引发心理问题的相关因素,预防和减轻患者心理问题。通过心理护理以达到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提供心理支持,促进患者身心康复的目的。

1.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

1.1否认心理

老年病人易出现“否认心里”。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因生理健康状况、家庭、社会环境、个人素质、文化修养和自身对疾病的认识程度不同而存在差异[4]病人易产生疑虑否认心里。具有这种心理的病人一般有两种。一种是既往身体一直比较健康,没有的过什么大病的病人;另一种是自己年龄大了,行动起来不方便,如果再患病害怕子女们嫌弃自己而不承认自己的疾病。有的甚至不相信医护人员,不配合治疗护理等等。还有的老人由于在工作岗位和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不甘心退出工作舞台中央,他们还想继续发挥余热。可是他们认为一旦病了不仅不能继续工作,而且还要增加孩子负担,所以他们否认自己得病。

1.2焦虑和恐惧害怕及孤独心理

老年人由于疾病的折磨,身体各种功能受限,易产生心里紧张和不愉快的焦虑情绪[5],表现为紧张、不安、焦躁等,严重的可出现生活自理能力的下降和丧失。另外,老年病人易产生的“惧死”心理,病人对自己病情不了解想法很多,特别是癌症病人,恐惧心理更是无时不有[6]。睡眠障碍;反应与动作迟钝;生死观的变化,表现为害怕得病,惧怕死亡等。[7]老年人的孤独感较普遍,且来自于各方面。由于子女种种原因,忽略或忽视了对它们的关心,退休后的失落感及与子女的代沟使他们深深体验着孤独与苦楚。特别是当老人生病时,这种孤独与失落感与日俱增[8]。

1.3.自卑与自尊心理

由于老年人的特点是:自尊、固执、孤独、自卑、落寞、返童、怀旧等。对新的事物缺乏好奇心,容易误听、误解,出现敏感多疑,表现为语言重复、缓慢、吞吞吐吐,对实质问题回避。患者做事缺乏毅力,喜欢凭经验办事,固执己见,感情冷淡,遇到重大刺激反应强烈,难以控制。性格由外向转为内向,懒得交际,易产生自卑心理,行为古怪、易怒、不近人情[9]。每个患者住院后都希望被尊重,希望被认识,老年人突出的心里要求是被尊重。老年人尤其是老年病人,经常会有失落感,希望得到他人重视,喜欢他人恭顺服从。老年病人较为敏感有的病人被直呼其名,尤其以床号代替姓名时心里就会不舒服。

1.4失落、健忘和不安全感

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从而表现出两种情绪:有的沉默寡言,表情淡漠,情绪低落,凡事都无动于衷;有的急躁易怒,对周围的事物看不惯,为一点小事而发脾气。老年人由于增龄衰老,智力水平逐渐下降,表现为近期记忆力减退,常出现健忘,因此老年人经常忘记服药。由于老年人远期记忆力衰退不明显,故经常唠叨自己年轻时的往事。留恋过去,对新鲜的事物却不感兴趣,难以接受。无安全感:主要表现在身体健康和经济保障两方面。到了老年身体各系统和器官逐渐发生器质性和机能性变化,所以他们担心自己的健康,对身体功能很敏感。对经济保障较担忧,主要表现在老年人对生活保障和疾病的医疗和护理保障的担忧。研究表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抑郁症的发病率是5.7%,而在英国是12%[10]。通常老年患者的病情复杂、病程长,治疗难度大,导致患者对康复失去信心,甚至绝望,在这种负性情绪的长久作用下极易导致抑郁。

2.老年患者心理护理的方法与措施

2.1营造亲情般的治疗环境

老年人进入病房时,护理人员要做到举止端庄,态度和蔼可亲,护理操作规范技术娴熟。深入了解患者的生活爱好、饮食习惯,向患者介绍病房环境及住院制度。让患者感到住在这里心情完全放松、踏实。如果我们工作忙乱又显露出不耐烦情绪,患者就会产生不良情绪,事事采取防备心里,影响护理、治疗工作的进展。关键问题反复交待,耐心指导,让病人信任和依赖,不能单凭热情,更重要的是以实际行动去帮助病人真正得到精神安慰。让他有一种像家一样的归属感。

2.2实施良好的职业道德

要多给予老年人特殊的照顾,热情的关怀,减少其精神刺激。除了语言的交流外,还应增加一些非语言的交流。如对行动困难的老人予以轻抚,组织老人做一些喜欢的事情,如:由医护人员给老人做老年病相关知识讲座,组织读书室、棋室等。以有助于老年人交流,调整抑郁情绪。护士在进行护理治疗时要耐心讲解,在患者情绪不稳定时,护理人员要用和蔼可亲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关心他们。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要与他们多交谈,使老年患者感受到了被尊重,被认识,从而能够积极配合护理人员治疗和护理。护理人员应该耐心听取意见,服务热情周到,治疗操作中严格遵守无菌技术。建立良好的护理职业道德,使病人感到亲切舒适,为进一步沟通打下基础。

2.3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心理护理的前提。护士要主动、热情、友好地介绍自己,消除护患之间的陌生感,拉近护患关系。同时对待他们就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尊重、关心他们。做检查时,由生活护士全程陪同,并详细交代注意事项。在生活上主动关心、体贴他们。老年人希望受人尊重、爱戴,因此护士应从言谈举止各个方面注意尊重老人,维护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建立病人对护士的信任,使护士能够深入了解和科学分析病人的心理反应,以采取行之有效的、针对性强的综合护理对策,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调动病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配合各种治疗和护理。

2.4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

患者也会对护士的言淡举止进行观察分析,护士的言谈举动都对患者有着心理上的影响。心理护理主要手段是沟通,通过沟通获得病人的需要信息,以便有针对性的心理调解,护理人员用语言或者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激发病人的潜能,重新确认自己的价值和信念。以和蔼礼貌的语言和患者交流,以热情乐观的表情去感召患者。根据病人不同的文化层次、社会阅历、生活背景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多用治疗性语言与病人交谈,解释病情,疏导其思想症结。给予积极暗示、安慰病人。

2.5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辅导

针对老年患者要求被认识被尊重的心理特点,责任护士在做好整体护理的同时,要特别注重心里护理,每次巡视病房时,护士主动为病人解决一些实际困难,询问他们近况,亲切交谈。使他们感到亲切,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细心回答,不要中途打断他们的谈话,交谈时语言恰当,举止文雅大方,以适合老年人的心理。针对病人绝望和恐惧,对疾病丧失信心、反复发作的心理特点,责任护士表现出极大的同情心和责任感,不回避现实,积极主动的帮助启发正确面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使病人及时调整心态,适应病人角色。指导病人用放松方法处理失眠、疼痛、病残丧失感、孤独寂寞,保持精神的平衡和稳定。

2.6开展老年人健康教育

患者最关心的问题是自己疾病的诊治、护理及预后情况如何,并希望医护人员重视自己。有针对性地介绍老年人常见病及多发病的基本知识,帮助老年人正确的认识疾病,增强自我保健和自我照顾的能力,增强对生活的信心。教育老年人要树立坚强的信念,树立正确的生死观。适当的参加社交活动,充实精神生活,调节不良情绪,安排好家庭生活、保持家庭和谐与温馨,取得家庭成员的理解、支持和照料,从而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消除或减少各种心理问题。

3.小结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11],老年人住院人数逐年增加,特别是空巢老人增多,老年人对心理护理的需求急剧上升。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已成为老年病研究及老年医疗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12]随着医学模式由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提出[13],我们作为护理人员,应该理解和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特点,多关心和爱护老年人,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帮助老年人建立健康生活信念,提高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让老年患者感受到理解与尊重,让其在感情上得到关怀、照顾和支持,唤起患者对生活的热爱,从而使抑郁、焦虑、悲观、孤独等不良情绪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改善,促进疾病康复和心理健康。

参考文献:

[1]栾克东,翟文静,老年患者心理特点及心理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8,5,(10):950——951

[2]苏士云,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吉林医学》2008,29(14):1171

[3]TsaiSJ,YehHL,HongCJ,etal.AssociationofCHRNA4polymor-phismwithdepressionandlonelinessinelderlymales[J].Genes-BrainBehav,2012,11(2):230-234.

[4]左慧,老年人的心理问题及护理《黑龙见医药》2008,21,(4):134

[5]仇丽华,周燕,老年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护理《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00,14(3):242

[6]冯杰,老年心理特征分析及护理《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00,12(3):257

[7]贺丹军,康复心理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200——201

[8]郭念锋,心理咨询师.发展心理学知识【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7

[9]CooperC,KatonaC,LyketsosK,etal.Asystematicreviewoftreatmentsforrefractorydepressioninolderpeople[J].AmJPsychiatry,2011,168(7):681-688.

[10]王英蓉,离休患者的心理分析与护理《临床护理杂志》2002,1(3):54——55

[11]胡永善,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

[12]林玲,浅谈老年人心理特征及其护理【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4):251——253

[13]无弦光,康复医学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6

作者简介:胡光瑞,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健康管理中心。

张丽萍,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