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6-16
/ 2

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胡婷周芳沈旻通讯作者

重庆市中医院400010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ICU收治患者83例,将随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早期预警评分,比较两组ICU入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患者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期间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观察组患者ICU入住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P<0.05)。结论: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临床治疗时间,可作为ICU患者风险状况评估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早期预警评分;重症监护室;护理;应用

重症监护室(IntensiveCareUnit,ICU)是收治临床危重病患者的特殊的医疗场所,患者经抢救后病情稍稳,但是仍然存在较多危险因素,引出需要严格监护[1]。ICU患者具有病情重、疾病变化快的特点,因此每一个护理举措均会对患者的生命治疗以及治疗预后造成直接的影响[2]。早期预警评分作为一种生理学评分方式,可用于患者病情的评估,该方法简便,研究显示,采取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可有效提高对患者病情的诊断准确率,排除患者潜在的危险因素,在ICU患者诊断、治疗以及护理方面均具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3]。本研究探讨分析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18年6月我院ICU收治患者83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34例,年龄24~61岁,平均年龄(38.53±6.39)岁。患者均为ICU收治重症患者,年龄≥18岁,ICU入住时间≥24h。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对照组40例,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ICU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早期预警评分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采用早期预警评分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评价,包括患者呼吸频率、体温、意识、收缩压以及心率5项生理性评分,每项评分为0~3分,评分越高则表示患者病情越严重,存在危险因素的可能性也就越高。患者评分0~3分,提示患者危险程度较低,可采取蓝色标记,并给予相应的2级护理措施,每隔1小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价,并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健康指导给工作,协助患者完成各项相关检查。患者评分4~7分,说明患者病情危险程度较,应采取黄色标记,给予患者1级护理措施,每间隔半小时对患者病情进行一次评价,并给予心电图、血氧饱和度、吸氧等急救护理措施,及时建立患者静脉通道,向医生及时反馈患者病情,由指定护理人员协助患者完成检查,并随时做好急救准备工作。患者评分≥8分,提示患者危险程度很高,应给予高度重视,采取红色标记,给予患者特别护理。每隔5~10分钟对患者病情进行一次评估,护理人员在完成指定护理内容的同时,应做好急救相关物品以及急救仪器的准备工作,随时做好抢救配合,由高年资的护理人员负责患者的检查工作,并做好抢救记录。

1.3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ICU入住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②比较两组患者ICU入住时间以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ICU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期间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ICU入住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者ICU入住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P<0.05),见表2。

3讨论

早期预警评分是一种为了辨别潜在危重症患者病情状况而采取的评估系统,有助于尽早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将患者的病情通过数字量化的形式直接展现出现,从而采取高效合理的干预手段,改善患者预后[4]。国外学者认为[5],意外事件在发生之前都会存在“预警信号”,对于危重症患者而言,大多表现为生理指标的异常变化,主要包括意识改变、呼吸不畅、血压异常、心率失常以及尿量的改变等。ICU入住患者由于病情危重,病情传变快,需要采取有效的评估系统评估患者病情变化,从而为患者的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提供更多的信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根据评分结果确定患者的监护级别,合理分配护理人员,有助于对患者实施针对性、个性化以及符合患者病情的护理干预措施,可预防高危患者监护不充分或低危患者监护滥用现象[6]。

本研究探讨分析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ICU住院期间并发症总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与学者研究报道结果相似[7],早期预警评分可为临床医护工作者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有助于ICU护理人员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从而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治疗预后。观察组患者ICU入住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P<0.05),进一步提示早期预警评分可有助于患者的临床康复。此外,早期预警评分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评价指标包括患者呼吸频率、体温、意识、收缩压以及心率5项指标,可在1分钟内获得评分结果,采用数值的形式将患者病情量化分析,从而有效预测患者疾病危险性,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综上所述,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临床治疗时间,可作为ICU患者风险状况评估的重要指标。

参考文献:

[1]麻春英,卫婷婷,李萍.早期预警评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学报,2014,21(24):23-25.

[2]王鑫琰.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分析[J].心理医生,2016,22(7):185-186.

[3]容英,吴丽,吴珍,等.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7,49(2):243-244.

[4]莫燕兴.早期预警评分在ICU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5,38(5):61-62.

[5]韩芸,項丽敏,卢生芳,等.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护理中的作用[J].医药前沿,2017,7(8):321-322.

[6]张晨,田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状[J].天津护理,2015,23(2):175-176.

[7]刘海燕,周波,郑艳.急诊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基于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护理干预[J].护理学报,2016,23(14):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