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监护病房患者心理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9-12-22
/ 1

血液病监护病房患者心理护理

刘永红

刘永红(吉林省吉林市中心医院132011)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31-0175-02

【摘要】对血液病监护病房患者实施正确、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不良心理反应,对疾病的转归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血液病重症监护病房心理护理

血液病监护病房是一个独立的重症监护单位,是收治各类血液系统危重患者的专科,它以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先进的医疗护理技术对患者实施严密的监护和集中的治疗护理。在血液病监护病房,医护人员除对原发病给予良好治疗护理外,及早发现心理上的变化并给予及时的心理疏导、心理护理,对血液病监护病房患者疾病的转归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血液病监护病房从2004年10月~2005年9月间收治的45例患者,其中急性白血病9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3例,淋巴瘤6例,多发性骨髓瘤5例,再生障碍性贫血5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7例。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20~76岁,平均58岁。平均入住监护室时间5天,其中11例患者转入普通病室,34例患者转入无菌仓继续治疗。

1.2方法①通过与病人交谈、提问,了解其心理异常、心理冲突的有关情况。②了解病人的文化程度、年龄、性格、现状等并进行综合分析。

2心理障碍分析及护理

2.1焦虑、恐惧血液病监护病房的设施、陌生的环境,疾病对患者生命的威胁、缺少亲人的陪伴、同室病友的抢救与死亡、仪器设备的连续声响、对监护仪电极的不适,都可以导致大多数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情绪。为克服患者的恐惧心理,护理上应给予正确的引导,对即将入住血液病监护病房的患者,首先将其病情及入住情况简单地向病人及家属介绍,使之尽快消除思想顾虑;反复向患者讲述、解释各种仪器的重要性、必要性,使其了解和熟悉血液病监护病房的各种情况,以尽快适应新环境,保持愉快的心情、稳定的情绪配合治疗及护理。护士要注意仪表,以和蔼、诚恳的态度,同情、关怀的心情,耐心地倾听病人的倾诉,以沉着冷静的气质、熟练的操作、有序的安排给患者安全感。

2.2抑郁悲观血液病病情迁延、预后差,病人多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而导致死亡,对患者是一种负性刺激,容易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导致自控与自我调节能力减弱;由于血液病患者应用化疗、激素等,疗程长、副作用大,给其带来不便;而半数患者由于家庭经济等原因,对所患疾病及恢复前景产生抑郁、悲观。对此,在治疗前向患者说明治疗的必要性、效果及可能发生的反应,使患者有充分的心理准备,耐心地倾听患者的倾诉并做必要的解释和处理,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和治愈病例,鼓励患者只要配合治疗,保持情绪乐观,即能取得满意疗效。

2.3成分输血患者不同的心理障碍成分输血是血液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但由于患者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影响,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成分输血宣教工作,取得患者信任。根据输血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和需求,因人施护,针对每一位患者的心理需要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

2.4睡眠状态紊乱由于新的环境,夜间收治病人、病房的噪声、同室病友的鼾声、呻吟、呼吸机、监护仪等各种机器的噪声,致患者产生睡眠状态紊乱。为此,应合理化布局监护室环境。轻重患者相对分开,患者之间设有幔帘。对于睡眠状态紊乱的患者,应使其尽可能地保持白天清醒、夜间睡眠的习惯,认真做好晚间护理。

2.5心理否认少数患者认识不到自己病情的严重性,否认自己病情与他人相同,轻视自己疾病,擅自自由活动,不注意饮食、休息,拒绝服从监护病房的管理。护理人员应正确对待患者的否认反应。对有明显否认、漠视自身疾病、不配合医疗的病人,要强化心理指导,讲明疾病的危险性及服从医疗的重要性,使其自觉服从治疗和康复的安排。

2.6情感沟通障碍患者在监护病房几乎与外界隔绝,与家人、亲友的交流已减少到了最低限度,由于全身被仪器、导管所包围,甚至受呼吸机鼻面罩的限制,往往无法用言语准确表达自己的要求。这就要求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贯穿健康教育,切忌只注意监护仪上的信息而忽视患者的存在,运用沟通技巧主动与病人进行交流,运用护理程序对危重病人进行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及评价,使护士有更多的时间与病人在一起,通过心理诱导帮助患者减轻或转移对自身疾病的过分关注,鼓励患者按照康复程序,逐渐活动,以使患者获得情感支持,始终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总之,血液病监护病房的治疗、护理有着特殊性。在对患者的疾病采取正确治疗、护理的同时,对患者因疾病及治疗过程中产生的异常心理要及时采取措施,使病人意识到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可以有更多治疗方法和治愈个体,进而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病人、激发病人的主观能动性。另外,加强社会支持力度,减轻病人的应激反应,使病人保持积极、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对患者疾病的转归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袁耿清.医学心理学[M].苏州: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