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手术后肺部并发症23例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7-17
/ 2

胃肠手术后肺部并发症23例临床分析

孙强

黑龙江省宁安市人民医院157000

【摘要】目的:探讨胃肠手术患者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易患因素,使胃肠病患者能够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胃肠手术后肺部并发症患者(并发症组)的有关临床资料,以同期胃肠手术后无肺部并发症作为对照(对照组)。结果:并发症组患者平均年龄、有吸烟史和基础心肺疾病者所占的比例、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术中出血和输血量、术中气管插管时间、术后留置胃管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高龄、有吸烟史和基础心肺疾病、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术中出血量多、气管插管时间长、术后留置胃管及机械通气时间长的胃肠手术患者易发生肺部并发症。

【关键词】胃肠疾病;手术后并发症;肺疾病

前言:循环系统并发症和呼吸系统并发症在手术后内科并发症中较为常见,国际上已有深度对胸部大外科手术和腹部手术的心血管并发症的相关研究,且患者在非心脏手术时发生心血管并发症危险程度已有学者提出采用心脏危险指数进行评价。胃肠手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可造成严重预后。不过当前胃肠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报道差异很大,其中术后肺炎的发生率为15%左右。对于其危险因素的报道比较多,包括高龄,肥胖,吸烟,术前基础肺部疾病,但是不太系统。本研究具体系统调查与分析了胃肠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病因素,指导临床医生进行干预,减少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胃肠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组,共23例,均为2015年6月至7月在我院实施胃肠手术的病例。入选标准:①手术部位为除肛管、阑尾外的胃肠道;②剖腹、非腹腔镜手术;③年龄≥18岁;④胸腹联合切口者除外;⑤术后4周内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19~75岁,平均(65.10±13.95)岁。对照组为同期我院胃肠手术无肺部并发症者共24例。入选标准除无肺部并发症外,其余4项同并发症组。男17例,女7例,年龄18~72岁,平均(54.51±14.95)岁。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一般年龄,性别及手术类型等,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本组23例患者,依据肺部并发症在术后4周有无发生分为PPC组和非PPC组,PPC在胃肠手术后4周无发生设定为因变量Y:Y0;PPC在胃肠手术后4周内发生设定因变量为Y1。PPC包括呼吸衰竭、肺炎、胸腔积液、气管-支气管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不张、气胸、肺栓塞。对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心肺有无基础疾病,有无抽烟史,尿素氮、血清白蛋白、肌酐水平,术前应用抗生素时间,术前化疗时间,术中出血输血量,气管插管在术后的时间及术后机械通气和留置胃管时间等自变量X进行记录。运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将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与统计,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2检验计数资料,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比较,并发症组平均年龄、有吸烟史和基础心肺疾病者所占的比例、血清尿素氮和肌酐水平、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术中气管插管时间、术后停留胃管和机械通气时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组血清白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本研究并发症组平均年龄(64.10±13.95)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4.51±14.95)岁。一些研究报道年龄与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相关。

3.讨论

3.1发病因素分析

对胃肠手术后患者进行详细的调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呼吸疾病"术前血清白蛋白"术中插管时间与术前抗生素使用时间是胃肠手术后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病主要独立危险因素,当前我国老年人数已占总人口的10%,进入老龄化国家行列#有统计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半数以上在死亡以前至少接受过手术治疗,在胃肠外科中60岁以上的老人施行手术者也日趋增多。术前合并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病,而慢性支气管炎是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常见原因,长期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引起支气管和肺泡黏膜受损,呼吸道分泌物不能及时有效地排出,容易造成呼吸道梗阻;呼吸系统疾病多为老年人,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抵抗能力减弱#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的常见原因为单纯性血清白蛋白减低,其他原因有营养不良,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外界因素主要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破坏呼吸道屏障,细菌易侵入呼吸道引发感染,医护人员无菌操作不严格,机械通气时间越长,造成的感染几率越大,均为影响PPC发生的危险因素,可能与老年患者随年龄的增长呼吸系统代偿能力和生理功能下降有关,同时老年患者常伴有慢性和急性呼吸道基础疾病也是原因之一。影响胃肠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因素较多,各因素常同时间内暴露,增加了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危险性,故术前伴有呼吸疾病、高龄、术中插管时间、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术后机械通气时间、留置鼻胃管时间长、术前抗生素使用时间较长的患者需严密观察有无肺部并发症发生。

本研究并发症组术中出血量和输血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失血过多可导致低血压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有研究报道术中失血超过1200ml与术后肺炎明显相关。术中失血过多必然导致大量输血,而同源输血为免疫抑制性。输血的免疫调节作用与肿瘤的生长、复发、器官移植后排斥反应及术后感染等的联系已有报道。Duke等认为输血增加了手术期感染和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并发症组术后留置胃管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留置鼻胃管可导致口咽部分泌物及消化道反流物的误吸,引起吸入性感染,留置时间越长,感染机会越大。Ephgrave也报道留置鼻胃管是发生PPC的危险因素。总之,胃肠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很多,有些因素常同时暴露,使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危险性大大增加。

本研究结果表明高龄,术前伴存呼吸疾病,血清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术前长时间使用抗生素,术中气管插管时间,保留鼻胃管时间,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长的胃肠手术患者应高度警惕其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李志莹,宋冰,陈济明,杜秀芳,陈升汶,黄平.胃肠手术后患者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20:9-11.

[2]何宽.胃癌术后近期并发症的临床分析(附783例临床分析)[D].河北医科大学,2014.

[3]王晶,陈曦,李文兵.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及护理[J].中国临床保健杂志,2012,01:8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