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创建幸福家庭与和谐社会霍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加强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创建幸福家庭与和谐社会霍潜

霍潜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背景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了"要注重发挥家庭功能"的发展理念。与此呼应,国家人口计生委在人口发展和人口计生事业发展两个"十二五"规划草案中也提出了新的工作目标:一是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建设人口均衡型社会;二是强调家庭发展在人口发展中的作用,提出增强家庭发展能力、促进家庭幸福和谐。要提高家庭发展能力,促进家庭幸福和谐,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加强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弘扬家庭美德,建设美满和谐幸福家庭。与此同时,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和国家人口计生委等l3部门对"十二五"期间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提出了"建设以‘婚育文明、性别平等;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家庭幸福'为主要内容的家庭人口文化"。显然,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是"十二五"时期人口计生宣传教育和人口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将成为人口计生宣教工作面临的新要求和新任务,也将成为我们共同奋斗和努力实现的新目标。

一、加强家庭人口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

1、家庭是爱情与婚姻的幸福港湾。家庭是基于婚姻、血缘、领养关系而形成的维系相当稳定的社会基本单元。家庭具有鲜明的两情:爱情与亲情。男女青年因相爱而产生爱情,由爱情发展为婚姻组成家庭。家庭是夫妻尽享甜蜜爱情建筑的爱巢。人生的道路漫长坎坷,家庭成员或许受伤了或许失意了,家中亲人的柔情、慰藉、鼓励,使受伤者、失意者修养生息、重整旗鼓,向新的人生目标起航。人们常常称家庭是爱情与婚姻的幸福港湾。

2、家庭是子女与亲情的起源。婚姻使男女的性行为合法,由此孕育新的生命,产生了血缘关系和亲情。汶川地震中有一幕,母亲躬身保护着婴儿,倒塌的房屋压在母亲的身上,母亲早已停止呼吸,婴儿却安然无恙。父母为了儿女默默地奉献,甚至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父母、子女间的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感天动地之情。这种亲情由家庭孕育起源。

3、家庭是励志与成才的摇篮。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家庭是子女的第一所学校,也是终身学校。家庭教育是最具亲和力、感染力的基础性、先导性教育,是启蒙孩子理想信仰、励志成才的摇篮。家庭教育是在孩子天真的、纯洁的心灵白纸上面的第一笔,将铭刻在孩子的脑子里,渗透到骨子里,将对孩子的一生产生深远影响。如孟母为儿子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而三迁。岳母在儿子背上刺字"精忠报国"等,充分体现家庭文化对子女一生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二、加强家庭人口文化建设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

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优秀家庭文化资源。古人云:夫妻恩爱,白头借老,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子不教,父之过;勤俭持家,节约度曰;家和万事兴等。我国丰富的优秀家庭文化是加强家庭人口文化建设的优势之一。

优势之二,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伟大的实践培育了解放思想、勇于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成就了我国连续30年经济快速发展、社会持续前进的世界奇迹。这些从家庭出发的改革开放的志士勇士,又以其人文精神熏陶着家庭成员共同投身子改革开放大潮,锻造了我国新时期家庭文化的精髓。

优势之三,我国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在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家庭不富裕、社会保障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妇女总和生育率从上世纪70年代的5.8下降到1.8,我国用30年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百年人口自身生产类型转变之路。这是我国亿万夫妻和家庭为中国、为世界人口发展与环境保护作出的巨大贡献!在30年计划生育的伟大实践中,锻造了亿万夫妻和家庭以民族利益为重、甚至牺牲小家利益的高尚情操和新型家庭人口文化。

三、新型家庭人口文化建设的内涵

新型家庭人口文化,是指在继承我国优秀家庭文化的基础上,家庭规模变小,家庭理念更新,家庭内涵发展。

1、夫妻恩爱,比翼双飞,白头偕老。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自由,离婚自由。离婚,是让在死亡或失败婚姻中痛苦不堪的当事人解脱的法律手段。离婚不意味着痛苦永远终止。如果已经结婚又不停地看上新人,结婚、离婚、再结婚、再离婚,痛苦将伴随一生。爱是美丽浪漫的,婚姻是庄严、神圣、有责任的。我们提倡在恋爱时选择你爱的人,在结婚后爱你所选的人,两心相印,营造幸福的家庭。小夫妻在进入婚姻殿堂之际,就应该以真挚的诚心,学习夫妻磨合、增进感情的技巧,处理好夫妻间的误会和矛盾,让爱情充满活力。夫妻应志存高远,终身修养,比翼齐飞。在生育孩子后,夫妻应增强家庭责任感,共同抚育孩子成长。早在2800多年前,《诗经》就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名句。经过性解放、离婚率升高的冲击之后,人们开始深入思考:什么样的婚姻、几次婚姻是幸福的?有歌词说:世上最浪漫的事,就是与相爱的人一起慢慢变老。祝愿天下的夫妻将婚姻进行到底,白头偕老。

2、少生优生,培育子女励志报国。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每个公民应自觉实行计划生育,少生优生。孕育养育教育子女是家庭的重要职责。养育教育孩子,不仅要在物质上供养,更要文化育人,要引导孩子学习知识技术,更要学做一个正派的人、高尚的人,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培养孩子做一个励志报国、造福社会的人。

3、生殖健康,文明性福。近年来,性病、艾滋病发病率呈上开趋势,不仅危害患者的健康,而且殃及配偶甚至殃及未出生的胎儿。因此,要加强生殖健康教育,倡导性文明,弘扬性科学,树立性道德,普及性教育,促进性健康,性福一生。

4、孝敬老人,物质养老,精神慰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年轻人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收益明显好于老年人,尤其在农村,老年人的作用趋小,地位下滑。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养老问题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在我国"未富先老"的大背景下,应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多种方式养老为辅的框架。我们要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优良传统,加大对年轻人的宣传倡导力度,引导年轻人从物质上、精神上全方位养老、慰老。对于不瞻养老人甚至遗弃老人的违法犯罪行为严厉打击,评选孝老明星,宣传孝老典型,形成敬老养老慰老的良好社会风气。

一是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要继续扎实推进和谐家庭创建工作。和谐家庭建设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口计生部门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切入点。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为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大力实施和谐家庭创建行动;进一步深化对和谐家庭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掌握新形势下家庭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大力推动把家庭建设纳入社会发展的政策框架,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家庭政策体系,为家庭的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二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要大力加强家庭美德建设,弘扬文明家风。家庭美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社会公德的弘扬、职业道德的坚守、个人品德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很大变化,也必然影响到家庭成员的恋爱观、婚姻观、生育观、消费观等。各级人口计生部门要自觉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要求贯穿于家庭美德建设的始终,进一步做大做强各类特色家庭创建工作品牌,不断深化活动内涵,拓展工作载体,扩大品牌效应;通过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倡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互助的家庭美德,树立健康向上的家庭价值取向,弘扬文明家风,增强家庭的凝聚力,促进和谐家庭建设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