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效应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小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效应的影响

王占绅

哈尔滨市呼兰区中医医院150500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诱导与维持效应影响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全麻开胸手术患者1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9例,对照组采用氯化钠注射液,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比较两组对丙泊酚麻醉诱导与维持效应的影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插管、组织切除、关胸、拔管时血浆靶浓度与效应室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胸时,两组血浆靶浓度与效应室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利多卡因能够显著加强丙泊酚麻醉诱导与维持的效应,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丙泊酚;维持效应;麻醉诱导;小剂量利多卡因;临床观察

利多卡因作为中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的一种,可用于静脉全身麻醉。但由于其麻醉剂量与中毒剂量接近,大剂量使用时易导致低心排综合征[1]。随着丙泊酚等新型静脉麻醉药物的出现,临床实践中已逐渐放弃使用大剂量利多卡因。近年研究报道显示,麻醉中小剂量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以起到脑保护、抑制插拔气管导管引发的心血管反应、缓解支气管痉挛、镇痛及抗痛觉敏感化、抗炎性反应及促进术后肠道功能恢复等。笔者通过对该院收治的69例全麻开胸手术患者采用小剂量利多卡因,临床效果较满意,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全麻开胸手术患者138例,其中男性56例,女性82例,年龄20-63岁,平均年龄(34.7±6.6)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术前20min,所有患者均予以0.3mg东莨菪碱静滴,麻醉诱导期,两组患者采取以下方案:0.03mg/kg马来酸咪达唑仑静滴;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1mg/kg利多卡因单次静滴,之后连续滴注33µg/kg•min)。对照组等速等量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ug/kg瑞芬太尼单次静脉滴注,持续给予0.2µg/kg•min)滴注;丙泊酚静滴,血浆靶浓度起始为1mg/L,根据0.3mg/L每次逐步调节,维持脑电双频指数为40-60;意识消失,给予0.6mg/kg罗库溴铵静脉注射。在脑电双频指数达到40-60,行气管插管。术中按照监测肌肉松弛情况采取4个成串刺激,恢复25%肌颤搐,0.15mg/kg罗库溴铵静脉注射。手术结束30min前,罗库溴铵停止。按照靶控输注程序所预测血药浓度降低时间,确定丙泊酚停止时间,丙泊酚血浆靶浓度在皮肤缝合时降低到1.0mg/L水平。皮肤缝合时,观察组停止使用瑞芬太尼、利多卡因,对照组停止使用瑞芬太尼、氯化钠注射液,对于残留

肌肉松弛剂使用阿托品0.25mg、新斯的明0.5mg拮抗。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插管、开胸、组织切除、关胸、拔管时血浆靶浓度与效应室浓度。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如下表所示,观察组患者在插管、组织切除、关胸、拔管时血浆靶浓度与效应室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胸时,两组血浆靶浓度与效应室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观察指标比较(mg/L)

3讨论

丙泊酚靶控输注(TCI)的明显优点是镇静水平稳定,麻醉深度易调控。利多卡因是中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兼具抗心律失常作用,可用于静脉全身麻醉。利多卡因可直接作用于血液或被吸收而引发全身作用,血药浓度到达一定水平时会经过血脑屏障,对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影响,但麻醉诱导期间小剂量预注利多卡因对丙泊酚TCI浓度的影响仍存在争议[2]。在联合诱导时,在一定利多卡因浓度范围内,随着血药浓度升高,患者意识逐渐消失,所需要的丙泊酚血药浓度会下降。利多卡因的作用机制为阻断患者海马椎体神经元的钠通道,对中枢神经动作电位起到抑制作用,阻断神经进一步传导,最终起到麻醉效果。丙泊酚的主要作用靶点在大脑皮层,可增强γ-氨基丁酸(GABA)与A型受体的反应,开启Cl-通道,Cl-内流产生突触后抑制,降低神经元网络的兴奋性。对于利多卡因是否能降低催眠药物剂量仍然有一定争议。目前,脑电双频指数是应用较为广泛无创催眠监测方法,对于丙泊酚麻醉下催眠情况检测尤为适用,避免苏醒延迟。有研究显示[3],静脉滴注小剂量利多卡因利于脑保护、缓解支气管痉挛,对插拔气管导管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具有预防性。本组将脑电双频指数作为监测标准,通过对丙泊酚用量的调整使得脑电双频指数维持理想催眠深度,确保术中两组患者催眠深度一致。本研究也证实,观察组患者在插管、组织切除、关胸、拔管时血浆靶浓度与效应室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胸时,两组血浆靶浓度与效应室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小剂量利多卡因能够显著加强丙泊酚麻醉诱导与维持的效应,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刘芝慧,范婷,田雷.老年阑尾炎伴糖尿病患者手术护理体会[J].静脉预注小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靶控输注效果的影响,中国药业,2015,24(16):30-32.

[2]黄海涛.小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效应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153.

[3]崔伟华,谭红,韩如泉.小剂量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麻醉诱导和维持效应的影响[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