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失眠的门诊就诊者主客观评估的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主诉失眠的门诊就诊者主客观评估的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

徐俊

(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医学中心心理门诊江苏盐城224005)

【摘要】目的:探讨对主诉失眠的门诊患者进行主客观评估后,其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之间所存在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间主诉失眠的38例门诊就诊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检查,主观睡眠质量的评估是以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方式进行的,生命质量的评估是以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方式进行的。结果:经研究得出,失眠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是和焦虑、抑郁评分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与SAS及SDS的心理健康总分之间的相关性较弱。结论:在对主诉失眠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着重对其主观的睡眠质量进行改善的治疗,对其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识别并及时处理。

【关键词】主诉失眠;主客观评估;睡眠质量;生命质量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9-0353-02

目前临床上失眠患者的人数在急速增长,大多数人都存在一定的睡眠问题,长时间的失眠会对人体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以及社会功能产生不同程度上的损害,进而使个体的生命质量显著下降。因此,为了探究出影响生命质量的关键因素,本文随机选取在我院主诉失眠的38例门诊就诊患者,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其进行检查,现就研究的主要内容作如下论述: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在我院2016年1月至2016年8月主诉失眠的38例门诊就诊患者,所有入选患者的年龄为18岁~65岁,并且都是以失眠当作主诉的,所有入选患者都不患有发作性睡病以及睡眠呼吸障碍等睡眠疾病。

1.2方法

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主诉失眠患者进行检查,在检查的当天,让其填写基础资料以及自评量表。PSQI是从睡眠时间、入睡时间、催眠药物、睡眠质量以睡眠效率出发对患者进行评判的,每个项目分值为0分~3分,全部相加得到的分值为PSQI总分,分值越高,那么睡眠质量就会越差。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是从心理健康方向出发对患者进行评判的,分值越高,那么患者的问题就越发严重[1]。

1.3统计学分析

借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有关数据进行录入及处理,采用t检验来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perman对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当检验结果显示P<0.05时,即表明组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之上的意义[2]。

2.结果

2.1失眠患者组的主观睡眠质量

经研究得出,主观睡眠质量和催眠药物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患者的PSQI总分、催眠药物、睡眠治疗是和抑郁以及焦虑评分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具体数据见表1。

2.2失眠患者的主客观睡眠评估指标和SAS及SDS之间的相关性

经研究得出,PSQI总分、SAS及SDS的心理健康总分二者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其中r为0.25,催眠药物、SAS及SDS的心理健康总分二者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其中r=0.29。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各项指标是和SAS及SDS的心理健康总分之间有相关关系,但是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3.讨论

临床上常见许多患者经常主诉自己会出现失眠现象,长久性的失眠会使患者的心理功能以及躯体功能等都会受到严重的损害,进而对患者的生命质量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危害。临床上一般将生命质量用作评估治疗手段以及某种疾病对患者的心理功能以及躯体功能是否产生了损坏性的影响。

相关研究显示失眠患者会常伴有抑郁、躯体化以及焦虑等并发症出现,本次研究对主观睡眠质量和抑郁以及焦虑评分进行比对后,研究结果也得出患者的PSQI总分、催眠药物、睡眠治疗是和抑郁以及焦虑评分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这表明了失眠是和患者产生的抑郁以及焦虑情绪之间存有非常密切的相关关系。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如果较差,那么患者出现抑郁以及焦虑情绪的机率会显著升高,与此同时不良情绪又会反过来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从而使患者长期处于失眠--抑郁以及焦虑--失眠的不良循环当中。此外,研究还对于主客观睡眠质量和生命质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生命质量是采用宗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宗氏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进行评估的,研究发现睡眠质量是和生命质量存有非常显著性的相关关系。

经研究得出,失眠患者的主观睡眠质量是和焦虑、抑郁评分有非常显著的相关关系,与SAS及SDS的心理健康总分之间的相关性较弱。由此可见,在对主诉失眠患者进行治疗时,需要着重对其主观的睡眠质量进行改善的治疗,对其出现的不良情绪进行识别并及时处理。

【参考文献】

[1]张春,李惠长,钱本江,薛清平,等.慢性前列腺炎患者SDS、SAS与NIH-CPSI评分的相关性分析及综合治疗评价[J].中国医学创新,2012,9(08):1-3.

[2]王希林,李省会.失眠与抑郁障碍522例主诉失眠患者临床特点及HAMD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9):5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