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1

这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王一专

浙江省义乌市北苑学校王一专

在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教师积极的启发引导,让学生阅读钻研教材,提出问题,动手做实验,通过一系列实验、观察、分析、归纳等自学手段,再进行交流与合作来解决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具体应从以下四环节着手:

一、引发兴趣,激发学生自学欲望

教师在引入新课时,要善于采用各种手段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我们可以采用科学故事引入;有时结合课文内在联系承上启下,复习旧课来引入新课;有时则根据重点提出几个引发兴趣和探索的问题;或者做几个有趣的小实验等,通过这些方法,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以期迅速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

例如,在讲“电功率”内容时,教师先提出问题:把“220V,100W”和“220V,15W”的两个小灯泡串联在电路中,哪个灯泡较亮?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会说:“220V,100W”的小灯泡较亮。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怀疑的口气说:“真的吗?请大家好好观察一下。”于是,教师在全班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下动手演示,把两个灯泡串联在电路中,结果“220V,15W”的小灯泡比“220V,100W”小灯泡要亮,有的学生感到很新奇,头脑中产生了许多问号,从而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这时,教师趁机引导学生要自学课文才能解答这一问题。由于学生是带着求知欲望去自学,注意力特别集中,自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

二、自学讨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自学讨论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因为自学能力是其他能力实现的基础,也是前提。一方面,教师要提出自学要求,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如要看懂科学规律、定律是由哪些例子、哪些实验得出来的?科学规律、定律为什么这样提而不是那样提?规律或定律有哪些应用?自已在应用规律或定律时有哪些问题等。另一方面,还要努力创造搞好自学的条件。如开始可指导学生自学,较难课文可带思考题自学,或者有针对性适当讲解以帮助自学,尽量使学生结合自学进行讨论,可让一些浅显问题得以及时解决,为继续自学提供方便,还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矛盾,做到心中有数。学生通过通读、细读、细研、共议的自学讨论,不但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还有利于掌握难点。集思广义,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向上托的力叫浮力。学生还提出:应把“水”改为“任何液体、气体”的新见解。因为教材第二自然段和最后一段提到:不但水有浮力,煤油、酒精、水银等所有液体对浸在里面的物体都有浮力,物体在气体中也受到浮力。这些新见解,都是学生在自学思考中发现的问题,从而得出结论。

三、提问质疑,开拓学生思维,发展智力

提问质疑是自学的延续,是学生自学效果的反馈。它可以纠正死记硬背,可以培养敢于向教材、向教师挑战的胆略。在实际教学中,个别学生还存在着一个普遍的问题,即担心问题提得不好,担心教师、同学会笑话,因而在开始阶段不敢提问。所以,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提问质疑的习惯。教师注意对学生提对的应给予表扬,提错的应给予纠正并鼓励。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应尽量让学生回答,或者启发回答,教师再给予肯定。至于一些漫无边际的“怪题”、“偏题”,教师则要把握时机给予点拨、指导。既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又要循循善诱,把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引导到正路上来。同时鼓励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发现问题。教师可启示大家,其他学生提的问题你有没有想过,提得对不对,回答得好不好,启发学生在提问中积极思考,真正钻进去。对于提出与课文重点有关的问题,则可以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加理解,拓宽知识面,把知识学活。

例如,在做“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内容时,有的学生提出“为什么通过实验得出的电阻比实际的电阻大”的问题。由此引发全班学生讨论,通过讨论,学生都会认识到不是实验误差造成的,而是由于导线的电阻、电流表的内阻不计造成的。这时,大家会感到虽然这些原因在教材上没有说明,但通过自己的分析,便找到了答案。学生会像探险家发现新大陆一样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骄傲,从而使他们的自学劲头倍增。

四、深化练习,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觉的最终目的是能够使学生在自觉过程中获得运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对新知识的消化和运用。为此,教师必须尽量给学生练习、实践的机会。在教学中,教师在学生提问质疑后,应及时安排练习,以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使知识得以巩固。

具体做法有以下三点:

(1)开展专题性的课堂讨论,提出一些有争论质疑或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或分组讨论,从中找出最佳答案。

(2)准备一些能一题多解、一例多用、学生易“失误”的练习,让学生动笔做一做,进一步打开学生思路,举一反三,深化课堂知识。

(3)教师根据课堂上的定义、规律、基本概念对讨论进行归纳总结,使学生把自觉知识变成自己的理论知识。

例如,在学习“电功率”内容中,可给学生这样的练习:两个相同功率的灯泡串联接入电路中不同的位置,试比较它们的实际功率、额定功率的关系。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对实际功率、额定功率等知识的联系与区别进一步系统化,使知识趋于完整,达到自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