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

刘敏

刘敏(河南省永城市中心医院妇产科476600)

【摘要】目的对临床护理路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治疗组采用临床的护理路径,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进行观察。结果照组患者气腹后10min时,平均动脉压、心率、血糖和血浆以及皮质醇比手术前都有增高,但在手术结束时都有所降低;而治疗组患者虽然和对照组有大致相同的变化,但是在变化的幅度上有明显的减少,两组差异有显著的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大大地减少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

【关键词】临床护理子宫肌瘤应激反应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5-0239-01

本文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分别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和临床的护理路径,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的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分别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和临床的护理路径。其中对照组年龄为23.4-55.6岁,平均年龄为(35.6±2.1)岁;治疗组年龄为23.5-55.8岁,平均年龄为(36.1±1.9)岁。两组患者在年龄、症状上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性的护理方法;

治疗组:①手术前:首先在患者住院之日,向患者发放相关的健康手册,带领患者熟悉周围的环境,与患者建立一个良好的医患关系。在患者入院的第2天做好相关的血糖、肝肾功能的检查,并做好患者相关的心理指导,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做好患者术前的饮食护理,对患者进行凌晨禁食、晚餐软食等措施,做好患者的灌肠清洁工作。②手术时:清晨给患者进行一次洗肠,患者手术进行过程中应该要采取正确的体位,在全麻的状态下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手术之后再让患者去枕平卧6小时,再进行半卧,并进行相关的术后评估;同时要保持好各引流管的畅通,对引流物的性状以及使用量进行密切的观察,注意患者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③手术后:在患者手术1-2天后,重点观察患者的阴道出血以及小便情况,对患者穿刺口的渗出物进行及时的处理,并时刻关注患者的精神状态,做好相关的心理护理和疼痛护理;3-5天,注意患者的休息、卫生、活动等全方面的护理,对患者的恢复状况进行详细记录;出院日,对患者进行出院的健康指导,对患者日常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讲解。

最后,选择手术前1天,气腹后10min,以及手术结束时三个时间点来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血糖等指标的反应进行观察。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取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两组间的比较则采用t检验,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两组患者的平均动脉压、心率和血糖、皮质醇比较:对照组在气腹后10min,平均动脉压由手术前的(11.4±0.8)升到(15.6±1.1),心率由(78.5±4.4)升到(86.4±3.7),血糖由(5.3±0.2)升到(5.8±0.2),皮质醇由(104.5±23.0)升到(174.6±18.5),而在手术结束时,则分别降到(13.5±1.0),(82.1±3.9),(5.6±0.1),(132.0±14.6),具有明显的升降;而治疗组的数据变化则是:平均动脉压由手术前的(11.2±1.0)升到(12.5±0.8),心率由(78.2±4.2)升到(79.4±3.5),血糖由(5.3±0.2)升到(5.4±0.2),皮质醇由(105.1±13.7)升到(132.0±12.5),而在手术结束时,则分别降到(11.7±1.2),(78.3±3.9),(5.3±0.1),(112.4±10.9),升降幅度具有很大的平稳性。

由此可见,治疗组患者和对照组有大致相同的变化,但是在变化的幅度上有明显的减少,两组差异有显著的意义(P<0.05)。

3讨论

子宫肌瘤指的是一种容易导致子宫出血异常的妇科多发病,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较之传统的手术来说,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恢复快等优势,值得临床医学的大力推广[1]。临床护理路径指的是根据具体的某种疾病或者手术而专门制定的一种具有高效率、高品质以及低费用等特点的新型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以其住院时间、费用的减少而大大地提高患者住院的满意程度,同样具有很大的临床推广价值[2]。

应激反应指的是在一定的内外损伤的因素作用之下,由交感、肾上腺髓质、垂体以及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增强而引起的一种全身反应[3]。适度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机体抗损伤能力的提高,但过度的反应则属于一种病理反应[4]。本文的结果表明:气腹后10min,患者的机体反应属于一个最为激烈的状态,表现为平均动脉压、心率、血糖和血浆以及皮质醇比的增高,但手术结束后,这些应激反应有所减弱。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作为一种相对新型的手术,其在实行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临床护理路径的干预来缓解患者的恐惧心理,进而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5]。临床护理路径能够大大地减少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激反应,有利于患者安全地度过手术,值得临床医学上的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易利华.腹腔镜妇科手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的探讨[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0(07):15-16.

[2]莫建英.围术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6-17.

[3]陈晓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64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1(26):17-19.

[4]杨炯兰.68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的围术期护理[J].腹腔镜外科杂志,2009(08):19-20.

[5]张冬菊.悬吊式免气腹腹腔镜辅助下胆囊切除术患者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9(06):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