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术期对外伤性腹部内脏损伤患者的护理干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9-19
/ 2

围术期对外伤性腹部内脏损伤患者的护理干预临床研究

韩丽娜

哈尔滨市南岗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目的:探讨围术期在外伤性腹部损伤患者治疗中的护理干预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外伤性腹部内脏损伤治疗的患者84例,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干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下降;观察组患者在围术期护理后SCL-90因子得分和护理满意度方面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科学、合理的护理能够有效地提高护理的工作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减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围术期;外伤性腹部内脏损伤;干预护理

Clinicalstudyonnursinginterventionofpatientswithtraumaticabdominalvisceralinjuryduringperi-operativeperiod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experienceofnursinginterventioninthetreatmentoftraumaticabdominalinjuryinpatientsundergoingperioperativeperiod.Methods84patientswhounderwenttraumaticabdominalvisceralinjuryinourhospitalinDecember2016toDecember2017werep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and42casesineachgroup.Thetwogroupsofpatientsweretreatedwithdifferentnursingmethodstoobservetheclinicaleffectofthetwogroups.Resultsafterthescientificandeffectivenursingintervention,theincidenceofcomplicationdecreasedobviously,andthepatientsintheobservationgroupwerehigherthanthecontrolgroup(P<0.05)afterperioperativenursingSCL-90factorscoreandnursingsatisfactiondegree.Conclusion:Scientificandreasonablenursingcaneffectivelyimprovetheworkingefficiencyofnursingandreducetheoccurrenceofcomplicationstoacertainextent.

Keywords:perioperativeperiodtraumaticabdominalvisceralinjuryinterventionalnursingclinicalresearch

前言:腹部创伤占各种损伤的0.4%~1.8%。外伤性腹部多脏器损伤分为开放性损伤与闭合性损伤,发病突然、病情发展快.如不及时处理.会因为大量失血导致患者休克死亡。因此,当腹部损伤被确诊为内脏损伤后应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围术期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发生的交通事故也越来越多,这样同时就提高了外伤性腹部内脏损伤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一2017年12月人住本院的84例患有外伤性腹部内脏损伤的患者。本组男50例.女34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8岁,平均年龄(32.5+6.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20例,钝器伤25例,坠落伤15例.刀器伤15例,火器伤9例。其中开放性损伤50例.闭合性损伤34例。合并腹部外伤情况:颅脑外伤17例,胸部外伤16例,骨折14例。84例患者中合并休克50例(占59.52%)。外伤至就诊最短0.5h,最长5d,本组患者治愈75例.死亡9例。

1.2方法

内脏损伤的诊断:患者采取的仰卧位,对其进行全身的麻醉,在脐下做出大约1cm的切口,制造出的气腹压后,置人一个10mm的Trocar,置人腹腔镜根据患者内脏受伤的部位,可选择腋前线与左右肋缘下5cm交界处,做出一个大约5mm的切口,置人5mm的Trocar,并且置入相应的器械。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检查、诊断。围术期的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一系列术前术中、术后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术前、术中、术后的科学、有效的优质护理。术前的护理根据其诊断的情况,一些患者采用的是微创手术,而其余患者则采用的是开腹手术。观察组的患者采用了仰卧位,这种方式有助于该患者血液循环,又能防止休克现象出现。此外,还应将患者胄内所残留的食物进行引流,然后进行合理的胃肠减压。这样不仅使得胃管能够顺利的引流,保证了患者的呼吸顺畅,而且不会发生窒息。一般来讲,患者对手术存在着一定的恐惧害怕的心理,担心害怕手术的失败。对此,在手术前进行心理疏导,简述其手术过程,消除患者的恐惧感以及焦虑的心态。

1.3观察指标

密切关注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情况、血栓发生情况、肺部感染情况等。

2.结果

2.1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在不同护理的方案下,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围术期护理前后的SCL-90因子的得分对比

围术期护理后,恐惧、焦虑、抑郁、敌对等SCL-90因子得分低于围术期护理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分析

观察组非常满意39例(92.86%),满意2例(4.76%),不满意1例(2.38%),满意率达98.0%;对照组非常满意29例(69.1%),满意3例(7.0%),不满意10例(23.9%),满意率达80.0%,观察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本院对于外伤性度部内脏损伤具有一.套针对性治疗方案,手术治疗后有一套科学、合理护理方案,这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在手术治疗过程中,腹部损伤旦确诊有内脏损伤应及早手术治疗,难以确诊而又不能排除内脏损伤者,应进行手术探查。在收治外伤性腹部内脏损伤患者时,应及早地进行明确的诊断,并且要根据患者实际的身体状况来进行合理的治疗。同时,在手术中应时刻注意患者的生命特征,有效地改善外伤性腹部内脏损伤患者的预后。对于术中的抢救,纠正休克需要进行大量的液。在整个手术的过程中护士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并熟悉整个过程的基本过程,具有应付临时状况的能力,积极配合医生完成手术。术后尽量防止患者的伤口感染等情况的发生。在本次研究中,我们分别在术前,术中及术后给予患者整套完全的护理干预,经过系统的护理后我们发现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较常规的护理明显降低,说明在围手术期给于完全细致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外伤性腹部内伤性损伤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经分析与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围手术期整体的护理时于减少外伤性腹部内伤性损伤患者的手术并发在发生率的重要性。

总之。经过本次研究结合文献查询,我们初步认为,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于对外伤性腹部内脏伤围手术期的护理过程中有确切效果,可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郭庆源腹部创伤急救165例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22(32):5063.

[2]刘莹,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抬疗小儿严重外伤创面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0):1894.

[3]陈慧燕.腰椎骨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4,17(35):3842.